社論專載 2002-05-13

社論:協助專利申請落實研究成果

人類從石器時代開始使用器具到二十一世紀尖端科技產品的發明,文明的發展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極重大的影響,例如:半導體和電腦的發明、快速資訊和交通系統的建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化學合成纖維和塑膠材料等民生相關產品的發明,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新醫藥的發現、醫學知識的進步和醫療器材的發達,增進人體健康,延長人類壽命。改善人類的生活的新發明就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和願望,也是開發腦力資源的原動力。今天我們所享受的文明和科技產品,都是人類腦力激盪的智慧結晶。

科技的新產品或新發明,往往是來自長期經驗和知識的累積,必須靠有心人士不斷的實驗,不畏失敗的嘗試和改進,可見任何一樣新產品或新發明的產生著實不容易。在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就非常積極地鼓勵和保護這些可貴的智慧結晶。近年來,我國也開始重視保護智慧財產權並成立智慧財產局,尤其產業界更是具體獎勵研發新產品,冀望激發腦力資源,以爭取市場競爭的優勢。今日各級教育除繼續傳道、授業及解惑的基本任務外,在大學裡尤其鼓勵師生從事研究和發表論文,其研究成果已然成為評估一所學校辦學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本校在鼓勵教師研究方面向來不遺餘力,實施了二十多年的教師研究獎勵制度,累積豐碩的研究成果,頗受學術界的肯定,此獎勵制度已成為本校辦學特色之一。本學年度開始,學校鑑於取得專利和發表期刊論文同樣被認為是創作研究的成果,也是一種具有實際應用潛力的指標,因此責成研究發展處指派專人負責專利相關事宜,其用意就是要以更積極的方式來鼓勵師生研究,協助其申請具體成果專利,以順利取得智慧財產權,讓師生不必為事務性的手續而分心。當然,任何專利的取得並不是有利可圖的保證,學校也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學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訓練學生,希望他們在學期間,除了能儲備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要具有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創新研究的精神,更要訓練他們如何善用現代化資訊,以利將來進入職場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而專利的申請和維護都是一種投資,因為專利不一定馬上被市場所接受。學校制定研發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的用意,就是在設法替師生分擔申請智慧財產權的負擔和風險。因此,將來若有專利獲得利潤時,學校自然也可以因此而分享部分的回饋利潤,以提供更多的服務,這是合乎情理的。

所有的創新之舉,在研究階段都需要師生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並購置儀器設備。因此,從研究成果從確認到推廣,都是一項大規模的人力與物力的投資。學校願意積極扮演著鼓勵與協助的角色,幫助有心從事研發的師生專心發揮研究發明的金頭腦,激發其腦力資源。更期望能培養出具有潛力的年輕學子,成為社會的生力軍,以更多的創新發明來貢獻社會、服務人群。這也是大學教育最樂於見到的成果。

NO.50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0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