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1-10-01

哲人其萎──悼陳元音老師 �李瑞弘

陳元音赴美留學搭機經過關島上空,飛機發生小故障想要降落修理,它在天空中盤旋良久,在危急的狀態,機上不斷地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時他的心中反而十分的平靜,他想的是古人「原始反終,終而復始」的話.......

與世無爭性本狷介

鍾愛自然游心藝苑

生命之火暖我心田

爝火熄滅羽化登天

沃特 蘭都(1775--1864)

陳元音老師慟於公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八日逝世,典型頓失,曷勝悲痛。他留給我及我的一干朋友家人無限的哀思。憶陳師掌系、掌館、掌院,春風化雨,無不受惠。初識陳師是在朱立民老師升任臺大文學院院長,陳師奉命接任本校外文系系主任之時。陳師甫方上任兩週,三軍大學外語考察團蒞臨訪問本校外文系。我奉陳師之命代表他主持接待會,並解說外文系組織架構,課程簡介與施教重點。陳師也陪同訪客坐在接待會上,這時陳師最在意的是,要借此機會充份瞭解外文系,以便因應他漫長的(事後他才知道的事)教學行政工作。

凡事學習反求諸己

陳師在淡江服務長達卅九年的歲月中,擔任教學行政主管長達二十一年,包括退休前接任本校首任外語學院院長一職。陳師在席間靜靜地聆聽訪客近一小時的熱烈發問及我的回應。事後我的回憶是,陳師凡事都在學習,是一位大智若愚型的學者,也是思想家。凡事他都不冒然去表現,「克己復禮,先求諸己」。這影響我日後的行事,事前多思考,事臨無煩惱的行事經驗。

去除煩惱充滿法喜

在日後漫長的相處與共事,我還發現,陳師不會向任何人說「不」。我的意思是說,陳師行事盡其在我,苦幹實幹,樂觀地本著圓滿達成任務的心情去做事。在這氣氛下,我也耳濡目染,逐漸樹立我的人生態度:眾生平等,去除別人的煩惱,自己也會充滿法喜;想幫助別人,不在言語,重在行動。進而我也養成了「不要輕易答應別人,答應別人了,一定要辦到。」

陳師曾對我陳述一段他赴美留學搭機經過關島上空,飛機發生小故障想要降落修理,它在天空中盤旋良久的事,在危急的狀態,機上不斷地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時他的心中反而十分的平靜,他想的是古人「原始反終,終而復始」的話。

憶及生死泰然處之

一九九二年我隨同趙校長赴美訪問時也有一段空中驚險的際遇,當時我們一行人搭乘芝加哥起飛的八人座小飛機飛往曼卡度小城訪問姊妹校曼卡度州立大學,飛機起飛後,天空中突然下起大雨,雷電交加,我能端詳到的人,個個焦慮。我腦際霎時憶起陳師關島上空之處境,想起「原始反終,終而復始」,口中默念了一聲「南無阿隬陀佛」,就泰然處之。憶及生死,人過不惑之年應是不懼。

陳師早我十一年之前就利用教授休假年應聘曼卡度州立大學人文研究所之邀,赴彼校以交換教授身份講授「禪與文學」和「傳統東方文化」,內容扎實,頗受學生歡迎,在曼卡度大學服務的好友金太平、彭艷艷夫婦最清楚這事。陳師的談吐不疾不徐,有彬彬君子風度。

畢業證書陳列史館

在陳師接任日間部外文系時,我的同事康培莊(Dr. John Coper)就曾在校車上與我談天時表示,陳師的英語比他(美國人)好,甚至他的表達勝過很多的美國人。陳師以在校的優秀校友身份,獲頒「淡江菁英金鷹獎」並被「金鷹們」推舉為菁英聯誼會的會長,這是肯定他的傑出校友身分。

淡江三十年校慶前夕獲張創辦人之推荐,為當時的電視台三台聯播節目「路」,現身宣傳本校創校的理念與其蓽路藍縷的艱辛過程。事實上陳師與淡江的因緣與淡江歷史一樣長,他是第一屆「淡江英專」的畢業生,他那張畢業證書還陳列在校史館裡。

作育英才放棄高薪

他在一九五二年畢業後,分別考取考試院舉辦的高等考試英文甲等特考,與聯勤總部的「翻譯官訓練班」,並完成中英文軍用英語翻譯訓練,服役時被分派到美軍顧問團工作,軍中服役一年,退役後,有三家美商要高薪聘用他,他深覺對教育工作之熱愛勝過金錢,毅然放棄高薪的工作,願意以教育英才為社會盡一己的力量,回應張創辦人之邀請,在一九五六年返校服務,直到三十九年後退休。淡江成了他口中的"Academic home" 這三十九年的歲月他無怨無悔,心中卻存著感恩的心迴向淡江與淡江人,這種執著不是一般常人容易做到的。

陳師的著作等身,晚年注力於禪學之研究。他在病榻上陸續完成的第二本禪學巨著現代美國禪文學 (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在第四頁的英文序文裡標示著: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這是陳師在本校退休後,承華梵大學曉雲法師之囑擔任該校人文課程,所完成之成果之一,陳師仍念念不忘他的淡江。可以想見的事,是陳師與淡江共成長一點也不為過。

鋪學術路不計名位

他是一位學術的舖路工人,不計名位,默默地在工作,他從來不生氣,以悲智之心情看待所有的眾生。請問讀者,這是不是佛心?最後我要用已故本校「美國研究所」毛樹清所長的一句話來彰顯陳師的人格特質。他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陳元音那樣,這世界就沒有戰爭了。」

後記:本人接獲淡江時報緊急通知,要本人短時間內寫一篇紀念或對陳元音老師表達哀思的短文。在冗務中抱著複雜而又哀傷的心情執筆,除了寫出個人所熟悉陳師的周遭事物外,也希望表達陳師的生活哲學。我的目的是希望在哀思之外,也可以啟發年輕的學子。這篇文章裡所提到的一干朋友是:朱景環、楊文彬、伍閏申、周新民與我李瑞弘。我們都未上過陳師的課,但是人人心中尊敬他為「師」,它不僅是指「人師」也是「經師」。每年的農曆新年年初,我們一定相約到陳府向老師與師母拜年,明年可能只有睹物思人了。由於朱哥即將因病住院,楊兄擔任海大總務長異常忙碌,閏申兄人在溫哥華,一時聯絡不易,其實他的文筆最好,也是最適合寫這篇哀思的人,新民兄則日理萬機,忙得像個婦產科醫生,最後這執筆的工作我就義不容辭了。

NO.47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252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3:16:15
  • 線上人數: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