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輔導組提供
一位男大生小明困惑地與他的女朋友小雯說「小華最近好怪喔,都不怎麼理我,好像我做錯了什麼事情一樣」,小雯問了以後才知道,小明一直擔心小華沒有女朋友,一直詢問小華什麼時候要交女朋友,小明還很熱心地介紹女生給小華認識。深諳小華心事,知道小華尚未公開同志身份的小雯就嚴厲地對小明說「你這樣是歧視,拜託你以後不要再這樣說了!」對於小雯的嚴厲,小明覺得很不知所以然,到底他說錯了什麼話?為什麼小雯要說他是歧視?
這樣「說錯話」的情景常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時常會說錯話,並且造成對方的傷害,而傷害別人往往並不是我們的本意,但對於尚未出櫃、或不願表明自己性傾向的同志來說,這樣不舒服的感受其實是常常出現的,這樣的不舒服其實是來自於「異性戀主義(Heterosexism)」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
異性戀主義,是指人有一個自動化的意識形態,認為異性戀是正確、正常的性傾向,並且會假設社會上所有的個體都是異性戀。這樣的意識形態來自於文化當中兩個主要因素:第一、異性戀在社會當中,是以「公開」、「正常」的方式存在,異性戀在社會中也被賦予著生產、孕育下一代的責任與正當性;第二、同性戀在社會當中,是以「秘密」、「異常」的方式存在,異性戀也被社會與媒體冠上了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同性戀與性病、愛滋、性愛淫亂等負面標籤連結在一起,導致同志在「現身」或「出櫃」出現相當程度的困難。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就容易出現因欠缺考慮而產生的否定他人,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微歧視」。
對於同志來說,我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微歧視?長期關注多元族群與多元性傾向心理學研究與實務的「亞美心理聯合會」(Asia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總裁納達爾(Kevin Nadal)建議,微歧視的累積是會壓垮人的,我們可以做的則是正視這些微歧視,並且「友善且正面地」回應他們。例如小華可以直接跟小明說「謝謝你的好意,我現在並不需要交女友喔!但我也認為你這麼說並不對,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想交女朋友喔!」當我們有更多多元性別的知識時,我們更可以告訴他人,性傾向並不只有異性戀,而是有同性戀、雙性戀等等各種不同的可能。
而對於非同志的人來說,我們該如何預防說錯話呢?首先,我們應該先開放我們的心胸,去認識不同性傾向的人們,他們會遇到什麼困境?在社會上,同志們可能遭受什麼不公平的待遇?更進一步,我們更應該知道,不同性傾向之間沒有什麼不同,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歡對象的權利。最後,在了解了這些面向與知識後,我們就比較不會在日常生活的對話中,無意間脫口而出微歧視的語言。
NO.1065
| 更新時間:2018-05-06
| 點閱:1322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