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18-06-19

【教學任意門】運用互動教學技巧提升學習成效

由本校學習與教學中心主辦之「教學系列技巧講座:互動教學技巧運用」於5月25日在淡水校園覺生綜合大樓I501,以及蘭陽校區CL423同步進行。本次研討會邀請教科系教授李世忠分享互動教學經驗,希望藉由此系列研習活動與互動教學經驗傳承,提升教師創新教學之應用和成效。

不同以往「講者在台上演說,觀眾在台下聽講」的形式,李世忠實際以互動教學的方式帶動本次研習。活動一開始,他先將所有參加的教師分成四個區域,讓大家自我介紹、互相討論問題、舉手發表……等,進而與台下多一點互動。

首先,李世忠請老師們思考「大班制會使得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困難」的原因,並舉手發言。發言教師提出的意見,除了有學習者容易分心、班上秩序難以控管,最重要的是教學時間不足以至於沒有太多時間讓學習者之間進行討論。對此,李世忠表示,最理想的師生討論模式應該為「老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寫下答案、互相討論並派代表舉手回答,老師再從同學的解答中進行解說。」但礙於教學時間急迫,教師們可以用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相較純解說的教學,更增添一點互動性。

李世忠也實際示範最理想的討論模式。以教育心理學的行為主義理論作為討論出發點,讓老師們寫下並討論對於學習者如何為好的行為及壞的行為、如何為好的刺激因素及壞的刺激因素,並舉手發言。好的行為如同:考試得高分;壞的行為如同:作弊好的刺激因素如同:讚美;壞的刺激因素如同:罰寫作業。並由此四點解釋「正增強、負增強、呈現型懲罰、撤離型懲罰」,例如:「當學習者表現出好的行為,教學者給予好的刺激」,此行為即為正增強。

至於如何有效的在時間內,讓學習者產出問題的方案。李世忠以腦力激盪的方式作為舉例,首先請老師在時間內列舉出各種教學評鑑的方法,越多種越好;再從中選出五項較可行的方式;最後,由此五項方法排列出優劣順序。爾後,李世忠表示此方法既能有效刺激學習者思考,並能快速地找到最適當的方案。

研習尾聲,李世忠表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以勉勵所有教師、並期勉聽完研習的教師能拓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創新教學。(文/柯家媛)

NO.1069 | 更新時間:2018-06-19 | 點閱:115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7:26:07
  • 線上人數: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