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19-12-08

【教學實踐與研究專題】日文系堀越和男 用影像說故事培養學生多元能力

(文字/吳婕淩,圖/堀越和男提供,責任編輯/郭萱之)

教學現場

日文系副教授堀越和男為了提升學生的日語能力,以日文為工具,用影像記錄生活中的故事,他把這樣創新的想法帶入教學,指導學生以日語來進行紀錄片影像製作,讓學生因為做喜歡做的事而樂於主動學習。在大四「日語會話(四)」的課程中實行,得到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受訪時他強調:「並非只以提升日語能力或學習技能作為學習目標,而是以一個出社會前的準備教育,將基礎性、通用能力作為日語教育學習目的的新嘗試,結合影像製作出畢業專題,來進行日語會話課程的實踐研究。」

計畫動機

堀越和男指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只是具備外語能力,而且另外具備創造力、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懂得隨機應變。」他認為大學應該在這些能力的培育上多下功夫,若大學裡的養成課程無法做到,將面臨被取代的命運。但就現狀來看,現在一般日文系的課程仍以日語的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為焦點,促使他想要在教學中做革新。

在課程中讓學生製作紀錄片從民國93學年開始實行,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專業理論後,實際應用於製作紀錄片,希望過程中的演練,除了學習日語外也培養出協調性、創造力、團隊合作、媒體應用和編輯技術等能力。

計畫主題

堀越和男做出了日語教育中的新嘗試,希望學生們透過製作影片,不僅只是日語能力的學習應用,並包括影像拍攝、編輯等技能。透過採訪、接觸各樣的人事物,再消化後用團隊的角度來加深故事,最終變成一部部有意義的、帶著力量的成品製作為畢業專題,以紀錄片的形式做為學習成果發表。

研究目的

希望能突破傳統日語課程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者實踐在學習中行動,並驗證教學效果,且進行有效的因素分析,最後確立此教學方法論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則透過「語言」這項工具,經由採訪、聽故事和語言轉譯後說故事,打動文化背景不同者的心,和他人產生共鳴;也盼能提供其他教師規劃課程時參考。

研究方法

堀越和男是以「PBL問題導向學習法」為基礎,透過問題或情境誘發學生思考,在過程中設定進度;運用協同教學,進而完成研究。整個研究過程包含了拍攝前準備、教導影像作品製作理論、執行拍攝、成果發表、反思回饋、問卷調查。

在大四會話課結合紀錄片製作,融合會話課程所教授的日語能力及生涯教育理念,應用在畢業專題製作上。除了專題應有的影像作品製作理論,搭配「讀書會」讓學生有開會討論的切磋空間,體會團隊精神、分工合作的重要。在展出成品後,製作團隊要寫一篇心得感想,內容包含作品的製作過程與團隊對拍攝主題的想法,並做問卷調查;以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成果傳承給學弟妹。

教學成果

在10多年前的創新想法,卻遭部分同學質疑,讓堀越和男十分挫折。但隨著教學翻轉的潮流,如今日文系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讓學生自行選擇畢業專題呈現方式,除了紀錄片外,還有雜誌編輯、語言話劇、翻譯等等,藉以確立學生初始便有基本的動機和興趣。

實施至今,過程中他不斷修正,團隊合作免不了成員間的衝突,他採取事前「打預防針」的方式,降低溝通不良;若無法避免,作為輔導者的他直接和學生一對一排解問題,針對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和能力特質給予建議。

即使有挫折,學生的成果和回饋就是支持他持續的動力,藉由拍攝影片這個媒介去學日文,跳出學習框架,邁入社會多元接觸,直接獲得情感反饋,這些都是學生需要去學習的。有個學生在發表榮民之家的作品時,哭得不能自己,原先大家不了解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待紀錄片播放完畢,所有同學不需透過言語也能了解箇中原由。

製作和觀賞影片成為當今趨勢,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和閱聽人,堀越和男鼓勵學生自願去做自己關心的主題,並以日語口白、中文字幕的方式呈現,讓兩方語言如河水般自在流動;在製作過程中,學生能看見自己心智的成長、能力的進步,並了解到團隊的力量,這樣的成就感帶動學習動機,更是他至今不變的初衷。這些年裡他看到:學生在團隊中盡力做好自己的角色、遇事努力去協調溝通、最終創造出感動人心的作品,整個過程,都是培養進入職場後所需具備的能力,而透過這種方式去學習語言更不容易遺忘。堀越和男盼望學生擁有積極力面對人生的課題;用溝通力去協調;協助他人加強貢獻度;凝聚向心力並增溫同儕情感;懷著感謝的心,因為所有人共同努力才造就今天的自己。

持續精進

堀越和男希望看到學生的潛力發揮到極大值,也認為需要跟著時代的腳步,用新的教學方式去帶領學生、因材施教,計畫的發想也是為了學生需要更多元、多面向的學習,創新求變;他勾勒這樣的大學教育,方能讓他們具備面對未來職場所需的各種能力,不忘探索生命的意義。

107學年度畢業生分享

張雅筑回想畢製的過程:「最困難的地方是決定主題,從發想到實際拍出來的成品不一樣,最初是想拍手遊相關議題,但後來在呈現上出現難題,經過討論,組長提出說故事的方式。我們的難題還有選角、拍攝時間的配合等;拍攝持續了一週的時間,後製的問題也要克服,像是字幕翻譯修改了非常多次;影片剪輯和配音也蠻複雜,靠著大家分工合作順利完成,看到影片放映出來的瞬間真的很感動,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黃彰櫻則分享「因為對攝影的憧憬以及想學習影片剪輯,因此選擇了堀越老師指導的畢業專題。這門課不輕鬆,拍片耗時是最大挑戰,為了提高效率,我們盡力做好時間管理和分工,過程中曾發生劇本寫好,卻在開拍前被採訪對象拒絕,只好全部重來的悲慘事件。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我非常喜歡這堂課,因為老師在開始拍攝前,讓我們了解各種拍攝剪輯手法,以及運用該手法後的效果呈現。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想要表達的內容選擇攝影和剪輯的方式。很感謝老師每個禮拜都會檢查各組進度,讓我們一點一滴去累積拍攝、剪輯、翻譯和錄音等元素以完成作品。其中翻譯部分是我認為最辛苦的,因為本組作品是同屆裡旁白最多的,還包含專有名詞,我們千辛萬苦才完成了翻譯部分。在過程中我曾因與組員的溝通不良而導致不愉快,經由老師提點,意識到大家都是求好心切,對作品抱持著熱情才會導致摩擦,反而體認到團隊中溝通的重要性。」

profiles

外國語文學院日本語文學系

堀越和男副教授

大正大學文學研究博士

107學年通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名稱:日文系大四會話課程中學習製作紀錄片

經歷:

東京國際大學付屬日本語學校兼任日本語教師

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文化室《日本語普及專門家》

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文化室《日本語教育專門家》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NO.1098 A | 更新時間:2019-12-09 | 點閱:148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7:26:07
  • 線上人數: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