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0-10-02

2020論壇綜合座談

各位同仁,半天的「2020論壇」,就到此要結束,我再利用幾分鐘時間做幾點說明。在給各位的資料中,有一篇文章「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some possible futures」,這是一個英國的副校長Howard Newby所寫,請大家看看文章,這裡頭談到很多的問題,跟我們今天談得差不多,其中有兩項,剛才談到的financing的問題,技術學院蔡信夫院長管過財務,他當然非常地擔心將來蘭陽校園會不會拖垮我們淡水校園的財務,將來的financing都是盡量地配合mission,也就是說,學校的mission有多少,就分配多少資源去完成,不是說大家平均用多少資源,要知道你的mission是什麼?mission重要的當然就會給很多資源,不重要的,當然就少給一點,一般的費用只是讓你過日子而已;教育部獎助的情形也是一樣,因為教育部是評鑑各校的中程計劃,各校的mission有多少,就獎助多少資源。譬如說教育部現在要培養講阿拉伯文的人才,教育部就問淡江要不要辦阿拉伯文系?我們淡江當然不辦呀!第一,因為師資很少,學生可能也沒有意願來學,老師得請八個十個,教育部若說補助淡江五仟萬一年,那當然我們學校就辦呀!因為是教育部給錢嘛!這是mission導向。例如區域研究,國家要研究西藏,西藏這個地區很重要,教育部說淡江去辦西藏系,補助壹億元,那我們當然辦呀!這也是mission導向。教育部要看國家的需要,而不是說化學系給多少、物理系也給多少,大家平均分一下,要分到大家餓不死,也不會成名,這就是剛才土木系鄭啟明教授所謂的吃「大鍋飯」。不過我們要把吃大鍋飯的情形完全突破也很難,如果土木系聘一位熊貓級老師要給他二十萬一個月薪水,我們學校其他教師七百多人,當然就會哇啦哇啦叫了。唯一可想的辦法,就是用系募捐的錢來補貼,如果系裡募來三佰萬元放在那裡,一個月補貼熊貓級老師五萬元,一年六十萬,給他三萬元,一年三十六萬,學校不限制,只要向學校報備就可以了。募款還可彈性運用,除了補貼熊貓級老師,也可獎助老師、學生舉辦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學術性的活動(academic activities),學校都會支持。

至於系所的發展,淡水校園將來學生的數量是不會再增加的,假如說你們要增辦一個分子材料科學系,招五十名學生,那我們可能要刪減法文系五十名學生,但是問題不在這裡,剛剛法文系的老師講的好,因為法文系不只是要刪減學生,也得要刪減老師,只要你有本事能把法文系的老師減掉,學校一定支持增系的計畫。我記得有一次要會計系減班,吵得天翻地覆,還吵到我辦公室來,我就說那是校長的事情,要他們去找校長。所以學校要增辦新系,就要自己去協調,到底要減哪一系的班?然後陳送校長經校務會議後再送董事會。

剛才有同仁提到校風是否優良可從小事情看出來,我覺得這個看法是正確的。台東校友會會長,在台東師範學院教書,他當時在淡江就是靠獎學金的幫忙完成學業。大概是在二十幾年前,本校有一位清華的交換教授到淡江來授課,爬克難坡時,爬得差一點發心臟病,本校的女同學去扶他上來,讓他休息,還給他準備茶水,他永遠記得淡江。他之所以記得淡江,是因為那幾個女同學的優良表現,熱心為他服務。所以他每次碰到我就要提,「你們的學生教育得真好!能夠這麼為我服務,還讓我休息,幫我倒茶水。」所以從這種小地方,只是幾個學生良好的表現,就可以顯示淳厚的淡江校風。可知小問題常常就會影響到學校的校譽,學生表現不好,大家就拼命講學校不好,學生表現好,大家就拚命稱讚學校有優良的校風。

剛剛也提到大三留學學生在國外的獨立性,他們除了去學語文外,也培養了獨立精神和認識留學國的文化。記得大概是十幾年前,李總統登輝先生還擔任副總統的時候,我與他聊天,談到義大利之行,到威尼斯去參加一個會議,那次董事會周主秘也陪我一起去。威尼斯是個水城,所有的房子格式似乎都一樣,我們在那裡迷路了,後來遇到一個日本女學生,就向她問路,她就告訴我該怎麼走,我又問她:「妳只有十幾歲,沒有參加團體旅遊呀?」她說她是一個人自助旅行,我就覺得,一個十幾歲的女中學生,英文講得不錯,又很老練獨立。因此,我就對當時的李副總統說,我們中國人跟日本人競爭了幾十年,二十年前我們當然不如日本人,現在我們也還沒有贏他們。不但我們這一代輸給日本人了,下一代也輸了。副總統當時好奇地問,為什麼連下一代也輸了?我就把這個威尼斯的日本女中學生的故事講出來。日本人不再是以往一群一群拿著小旗子到處鞠躬的觀光客,而是獨立自主的中學生到處去看世界。台灣的學生什麼時候能夠獨立的到世界各國去旅遊,去學習,我們中國人才有希望贏過日本的第二代。當時李副總統表示一定要儘量協助,從政策上尋求解決之道。但是,一說好幾年過去了,直到七、八年前,教育部才准許我們的學生出國遊學,可見政策上要突破這一關是多困難呀!因此,我拜託各位同仁,如果有機會到德國、法國、西班牙、日本及美國等地出席國際會議時,順便去看看那邊我們的大三留學學生,他們看到你們一定很高興。本校的歐洲、美國、日本研究所畢業的同學很多,在國外負責外交、文化的工作,可以跟他們聯繫,他們可以協助安排,讓大家聚一聚,交換旅遊經驗和學習心得,促進師生感情交流,這是我希望大家能夠做到的。

最後一件事情,就是今年校慶的時候,我們要請姊妹校的校長來開會,會議名稱也叫作「2020論壇」,今天的會議教育發展中心的教育學程組和未來研究組辦得很好,將要請他們再辦一次。由於校慶邀請的都是國外大學的校長,請教育學院與教育發展中心再努力。今天教育發展中心主辦這次會議非常辛苦,我們謝謝他們。最後,請各位同仁把你們個人的意見及感想寫好後,交給周主任秘書彙集再送給我參閱。我們現在散會,謝謝各位。

NO.444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00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