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4-11-29

「奔向2005年」 ──迎接淡江第四波系列對談(三)

編者按:「奔向二○○五年」第三場對談,由行政副校長高柏園主持,邀請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與本校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共同探討「大學與市場問題」,本刊特刊載這次對談內容以饗讀者,同時由蝙蝠廣播電台全場錄音並收錄於該電台網站(http://spcedu.tkblind.tku.edu.tw/)。

主 辦:淡江時報社

主持人:行政副校長高柏園

對談人:陳伯璋(前花蓮師範學院校長現任本校教育學院院長)

黃文樞(東華大學校長本校化學系校友)

時 間:十一月二十二日(週一)上午10:00~12:00

地 點: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

引言(主持人高柏園):二十一世紀之後,整個教育不再受到政府、教會控制,與整個市場機制的關係愈來愈密切,面對這個挑戰,我們到底要維持教育的尊嚴?還是參與市場的競爭?基本上形成兩股拉鋸的勢力,如何獲得平衡?

●大學核心價值在那裡?

陳伯璋(以下簡稱陳):高等教育已進入一個新的世代,我引用張創辦人的分析:在西方大學的發展來看,早期其實類似公會的組織,是一群愛好知識與真理追求的老師學生組成的學習社群,而這群無寸鐵、無經費來源的一群,如何能延續到今天,成為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社群?可理解大學在人類的發展中,確實是時代的先鋒,尤其表現時代的使命。發展過程中,大學的勢力一直都與外面的勢力在拉扯,早期受宗教的影響非常大,十七、十八世紀受國家政治的因素影響,宗教力量退居幕後,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今,整個人類發展過程中可看出,大學如何在外在不同勢力的發展下能保有核心價值?所謂學術自由、大學自主不應有所動搖。但大學要接受市場機伶(marketsmart)的考驗、又要把歷史傳承下來,且能存活發展得很好不容易。

黃文樞(以下簡稱黃):市場機制所牽引的大學核心價值何在?追求卓越?但卓越是什麼?高科技發展、突破才叫卓越?其實必須重新定位與思考。老師在大學中做好最基本的教學與研究,善盡本份,追求止於至善就是一種卓越。

固然,因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面對國際化的挑戰,必須有重新的思維,大學不再等同於十八世紀的考量,納稅人要問,大學能為社會造就什麼?所以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要隨著社會變化而調整。其中有幾個部份要堅守的:校園民主、學術自由、追求卓越,並與社會、社區結合,因應市場需求,作功能性調整,讓大學更活絡,也因為這方面的調整與活絡,來支應大學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虞匱乏,這是大學要重新定位、思考的基本架構。

●市場化迫使大學改變

陳:市場化對於高等教育的影響有四:

一、經費大幅刪減,迫使大學尋求經費來源,從市場、企業、慈善單位獲得補充。二、學費受到影響。來自政府公部門的經費減少,必須提高學費,去年加州大學提高30%,英國提高了近兩倍,大學生沒有辦法在這一波經濟挑戰下支付高額學費,這對於來接受大學教育的年輕世代挑戰非常大。三、關於管理部份,市場化的影響如何走向效率?如何以企業化管理,落實大學資源的有效利用,也在改變。四、人事部份,長期聘任制在市場機制中,比率將愈來愈低,對教師影響深遠,在市場化中,不得不作此調適。

黃: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公私立大學好像是很鮮明的兩個群體,公立大學以前由政府編列預算,依預算辦事,品質、效率都有待商榷,目前須自籌50%的經費,這樣的轉折是非常好的鞭策。而私大在發展上,有長足的進步,因為效率比較高。

但國內高等教育在七十五年之後大鬆綁,從「菁英式」的教育進入到「大眾式」,到「普及化」,嚴重的稀釋了既有高等教育經費。從亞洲來看,香港和台灣的高等教育經費都在四百至五百億左右,但香港只支應八所大學,台灣有一百多所,可看出台灣高教經費的拮据。而高等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是未來國家發展最大的隱憂,有錢不一定做得好事情,但沒錢絕對做不好事。

●評鑑是必走的路

高柏園(以下簡稱高):台大在亞洲大學排名十七,前面有東京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也有兩所: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此外,新加坡也有兩所,還有印度大學、馬大……等,以我們對台大的了解,應該可以更好。

陳:市場機制要求提供大學完全透明的訊息,給所有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家長及學生,去年教育部公布SCI、EI、SSCI的論文篇數,天下雜誌、大陸交大也都有作大學排行榜,市場化機制衝擊大學可說是相當大。

到底在大學春秋戰國時代如何追求卓越?應該成為研究型?世界性大學?還是多層次、多樣態的方式?為什麼那麼多人對教育部卓越計畫有那麼多意見?要有新思維。從學校到社會層面對品質、卓越的要求,有不同的意涵,如何拔尖保底,也產生調整機制。

大學不可能只作一個改進的內在評鑑,評鑑結果的解釋和運用,是社會非常關心的,聲譽、排行種種問題考驗大學,沒有一個大學希望被排在後面。那麼誰來評鑑?用什麼指標?今年教育部正式委任台灣評鑑協會,在三到六月之間,到各大學訪評,進行綜合校務及學門的兩方面評鑑,每一個評鑑都有許多指標,也有爭議性。如:系所歸屬,社會學門非常龐雜,從軍事政治外交教育管理商學,用齊一標準來衡量有問題。但任何一個評鑑都有先天上的限制,這次是個開始,慢慢改進,可建立指標、工具、程序,提供未來持續追蹤考核的基礎。我們支持評鑑,但也戒慎恐懼,如何把問題合理解決?如SSCI該不該是評斷學術的唯一指標?在國外爭議滿大的,國內引用也要小心。

黃:政府能不管就不要管,好好建立國內的認證制度、系所、學程、課程綱要,使其有比較完整一致的結構,放手讓大學重新思考定位,發展自己的特色,由獨立的評鑑機制來做好評鑑。

國內的評鑑機制沒有建立起來,是國內高等教育的悲哀,如果二十多年來多用點心,我相信早就建立起來。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提出:其一,國內市場太小,中間總是會引發疑義,到底有沒有球員兼裁判的情形?評鑑準則合不合理等等,不過,我們還是要走下去,還是要試,總得慢慢建立起來。利用大學評鑑,可以引導大學發展,如果把卓越定位在真正的學術領域發展上,至少要讓每個大學知道自己的優點與劣勢在那裡,評鑑中的自我評量、外部審視都可作為學校檢討工具,更深一層檢討自己的優劣,才能各展所長。

●招生策略

陳:大學生的身分、性質是否應隨社會變遷、終身學習的概念而改變?所謂大學生,是18~24歲之間?或者是已離開學校投身職場的人士?抑或包括像我這樣準備退休的人?這三類是否都是我們招生的對象?

從克拉克柯爾(Clark Kerr)的理論來看,招生市場從marketⅠ到marketⅢ都是對象。台灣少子化,各大學都卯足勁招生,南部有大學的學生人數超過萬人,其中marketⅡ到marketⅢ就超過八千人,從傳統角度來看,似乎像個補習班,但未來學校、補習班之間,是否會如傳統一般區隔那麼清楚?我們的招生是否仍只侷限在就讀本校人數最多的前四十所高中而已?

大學生的結構,國立與私立大學有差異,根據台大駱明慶教授的調查,台大的學生多來自中高階層,尤其北部特別多,顯現城鄉落差。所以獎學金制度在私校,還有存在的必要。

高:哈佛調查學生來源,以往18%來自較低階的家庭,後來只有4%,現在慢慢提昇也只有14%。獎助學金不夠,不只是大學資源失衡,而且是教育資源分配上的嚴重失衡。

●大學教授需要再教育

黃:大學教授幾千年來保有士大夫的觀念,堅持己見,也不像中小學老師,有嚴謹的師資養成教育,在專業上說精很精,卻一點都不廣,以狹隘的思考方式,只專注在自己的研究,對其他事漠不關心,在很多教育改革的過程,大學教授是應該再教育的對象。如果大學教授無法接受再教育,要談大學改革其實可能只侷限在非常狹隘的研究表現上,這是我憂心的部份。

教育只能evolution不能是revolution,教育改革要因勢漸進,老師、家長、學生的心態,必須以平和心態,慢慢轉變,如果各方面無法配合,談教改只是緣木求魚。

陳:大學教授再教育不應以上課方式,應以潛在課程為之,以團隊進行社會服務,就是一種再教育。利用teamwork的方式,給他們帶來品質不錯的學習與能力再充實,學校也可考慮給予團隊相當比例的獎勵,在集體部分強化,無形中是很好的學習。

NO.591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24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3:16:15
  • 線上人數: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