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4-12-06

《社論》心正則萬事吉

如果要找一個最近幾年大家耳熟能詳、最熱門的字,大概非「拚」這個充滿戰鬥力量的字莫屬。

從高唱「愛拚才會贏」,到「拚經濟」、「拚外交」、「拚選舉」、「拚政治」、「拚真相」……,小小的台灣島上,瀰漫濃厚拚鬥的氣息。每個人設定不同的目標,努力向前衝,照理島上擁有如此眾多愛拚之輩,我們的社會應更成熟進步、繁榮安康,但事實卻不然,拚鬥的結果,帶來的不是向上提升,而是令人憂心的沉淪。

為什麼大家努力了半天,未見結出美好的果實?

這個疑問或許從五虎崗上挺立的大樹,和看看每天在校園裡辛勤照顧花草樹木的園丁身上可以找到答案,他們灌溉施肥為的是拚根基的穩固茁壯,因為外在的枝繁葉茂來自地下樹根的健康。

國家社會的情形也一樣,永續經營需長期大格局的無私耕耘,安和樂利來自人心求真向善。用這個角度審視我們生活的島嶼,淳樸善良之風不存,真誠忍讓美德喪失,功利權術盛行,人心、人性失去溫柔敦厚的面貌,而這卻是一個社會穩定安詳、美好和諧的必要條件。人心美醜不僅深深影響社會風氣,更決定國家的光明和黑暗,對個人而言也一樣,內心的善惡引導人生的方向和途徑,君子走正道,小人偏愛旁門。因此我們看到同樣的從政者,有人無私無我拚國家的永續發展,追求全民福祉;有人泯滅良心拚個人權位,只圖謀一時的勝利。放眼芸芸眾生立身處世,有人心地光明,高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有人胸懷污穢,自甘沉淪墮落。不同的心態和價值觀,活出了天壤之別的境界,而人生最後的成敗,就取決於凡事起心動念時的正與邪。

所以期待生命結善果,就要在心靈深處重德積善,提升人品。生活在大千世界裡,不忘將別人放大一些,把自我縮小一點,以慈悲心對待人我,人生的道路才能愈走愈寬廣。因為對別人好,就是給自己留餘地,國人常將「福德」兩字相連運用,其中蘊涵一番哲理,啟示著福份來自德行,欲求幸福圓滿,不需向外求,心正則萬事吉,有恆的播種善因,機緣成熟時,成功的果實必然無求而自得。

所以生活在台灣這個充滿拚鬥的環境裡,同學對「拚」要有深刻正確的認識和體悟。因為不是努力拚,就一定會贏,如果拚的方向不正、目標不對、動機有問題、手段不高明,其結果帶來的往往是損人害己的災禍。如何避免這種負面情況發生,凡事遵從天理良知就是。不管國家或個人,欲不斷的成長進步、提升競爭力,必需努力向前拚,這種積極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在拚看得見的繁榮興盛、功名富貴之前,先要拚好看不見的道德根基,因為福自德中來,世上一切有形的瑰麗都是短暫的,唯有道德永恆。

NO.59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9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