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6-10-30

新世紀養士風

時代需要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人類文明的寫真。青年之所以成為時代與社會的希望,並不只是青年的青春熱情,而更在其強烈的理想性與充沛的活動力。經由理想性,青年批判社會,嚮往公平正義的文化環境;通過活動力,青年真正創造了新社會與新世界的面貌。這樣的信念是淡江大學一貫的堅持,而如何幫助青年善盡其時代責任與社會義務,也正是淡江大學的教育目標,而即將推動的樸毅青年養成計畫,就是本校具體的努力所在。

中國人向來以孟子的性善論做為待人處世的基本信念,準此,我們也對淡江青年有著積極而正面的肯定。然而,即使我們肯定性善論,也不表示修養的努力是不重要的。反之,人之所以為人不僅是因為我們有善良的本性,而且更因為人會自我修正、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同時,這樣的修養也不必只是個人的努力,它也可以是群體的集體成果。易言之,我們不應該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的世界中,而應該與所有人融為一體,共同努力。果如此,則通過群體的努力而強化個人的善性,便成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重點所在。淡江大學樸毅青年養成計畫,不是在人性之上有所增益,而只是協助同學發揮自己原有的理想性與行動力罷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性與行動力只是基礎,當我們一旦踏入各種客觀環境的同時,我們就必須對環境及其一切有客觀的理解力與掌握力,其中包括了自我管理、領導能力、人際溝通協調、客觀環境掌握等,皆是成功優游於環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這些也正是樸毅青年養成計畫的重要內容。

經由這樣的養成,我們希望培養出具眼界、器度、心胸與服務精神的青年。「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之所以更上一層樓,是因為我們要培養更高遠的眼界與心胸,並以此回報社會。能力愈強,職位愈高,就代表服務愈廣,責任愈重。切記,當我們忘我地服務他人,與他人同甘共苦之際,也正是自我不斷破除小我的封閉而不斷開擴的契機。一如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其最深沈的安慰與喜悅,不是來自個人的獲得與享受,而是一種無私的分享,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感動與和諧。我們希望樸毅青年都能秉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心胸,熱情擁抱淡江的一切、社會的一切,以誠懇、關懷、愛心,守護淡江之愛、社會之愛、人類之愛。

不信東風喚不回,我們不必斤斤計較他人對淡江青年的看法,因為淡江青年即將以樸實剛毅的精神,創造出21世紀的青年典範,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NO.658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7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