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計畫 2008-09-15

淡江大學97學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案未獲補助聲明

淡江大學是台灣最早由私人創辦的高等教育學府。自民國39年創立淡江英專開始,張建邦創辦人殫精竭慮,精心擘劃,慘淡經營,始有淡江大學今日的規模,為國家培育了20萬人才。58年來學校推動「國際化」、「資訊化」和「未來化」,所堅持重視的經營理念就是追求學術卓越,使淡江成為一所培育心靈卓越人才的優質綜合大學。因此,歷任校長在張創辦人建邦博士的指導下,每年舉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針對當前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以及問題設定議題,集合全校教學與行政主管以及眾多學識經驗豐富的學者專家,共同討論,並將會議結論集結成冊,以為教學與行政革新的依據。這是淡江有別他校之處,也是淡江突破創新,保持與世界同步的一貫思維與作法。民國55年張創辦人時為淡江文理學院院長,已規劃試辦教師教學評鑑,並參訪美國各知名大學,攜回各校教師教學評鑑量表,參酌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問卷,編製「私立淡江文理學院改進教學意見調查表」於民國64年率先正式實施教學評鑑,其目的也是在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成效,進而達到教學卓越的目標。30餘年來,定期實施此項評鑑從未中輟,對改進教學助益匪淺。這是淡江早在教育部對各校實施評鑑提供補助之前,就已在校內實施的自我評鑑。換言之,無論教育部是否提供補助,淡江追求教學卓越的本心,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中斷。

此次,淡江未獲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對淡江整個團隊及全校師生、校友確實是一個很沈重的打擊。不只是在資源經費的挹注方面缺少了幫助,更有甚者,是學校的名譽聲望受到重大的傷害,我們痛定思痛,檢討再檢討,對於教育部的審查委員諸公的審查意見不盡茍同,對審查結果更難以接受,對於教育部獎勵預算的分配措施也深覺有欠公允,特提出以下四點聲明,以正視聽,以維校譽。

一、請不要忽視淡江建校58年發展歷程,曲解本校教學卓越計畫整體規劃,否定本校固有自我定位與發展特色,抹煞本校教學進步的事實。

淡江為順應世界潮流,早在教育部推動教學卓越計畫20年之前,就已研訂「世學一、二號計畫」以為學校發展之指南。率先於民國84年成立教育發展中心,下置:通識與核心課程教學、未來學研究、教學科技、遠距教學與教育品質管理等五組,兼具教學與支援兩項功能,並執行教學與學習等各項相關之評鑑與品質管制,迄今也有10餘年。94學年度所擬「教學卓越計畫」乃經過各學院系學有專精之教師,整合全校既有的相關資源,針對本校自我的定位與特色,共同集思廣益而提出具有教學卓越特色與創意的五項計畫:1.強化學習與教學中心功能,2.形塑『共好』校園文化,3.提升國際競爭力,4.活化通識教育與專業課程,5.深化數位教育的網路校園。該五項子計畫均係依遵教育部規定的四年時程進行推動與執行;各項計畫彼此連結呼應,全校師生、教學與行政單位全員參與,教學行政各個單位間彼此相輔相成,且隨時依照全面品質管理Plan-Do-Check-Act (PDCA)的循環精神進行檢核與改進,其成效雖不能馬上立竿見影,但是明顯逐年提升,此乃有目共睹的事實。

二、請正視並了解淡江推行40餘年的「國際化」、「資訊化」和「未來化」三化策略及其豐碩的成果。「英文檢測」定為學生畢業門檻,並非「國際化」唯一的標竿。

三化是淡江創校作為永續經營與發展的策略,「國際化」是未來空間的格局,建構淡江人具有國際觀的思考模式。「資訊化」是未來生活的模式,培育淡江人具有「資訊人性化」的「人文關懷」素養。「未來化」是未來時間的架構,認識未來、適應未來,進而創造最好的未來,以建構淡江未來的願景。三化是時空整合的淡江生態體系,故全校教學、行政與學生學習各方面均須將三化的理念融入其中,此策略應是獨步全國且卓然有成:

1.國際化:淡江大學前身為英語專科學校,升格學院後,即積極推動「國際化」,自民國57年起陸續與國外各大學簽訂學術合作協議,正名大學後於民國88年率先各大學設置國際交流暨國際教育處為一級單位;於民國96年,為更積極推展國際交流之業務並加速本校國際化之腳步,特增設國際事務副校長專責督導之。淡江現有102所國際姐妹校分佈全球27國,目前正極力推動與國際姊妹校的遠距教學與雙聯學制。民國83年首創實施「大三出國研習」,至96年參加大三出國留學一年的學生已達2,004名。蘭陽校園的兩個學院90%的課程必須以英文講授,且規定所有大三學生均須出國留學一年,目前已有400名大三學生即將陸續從國外進修一年學成返校。至於來淡江就讀的外籍生方面,則於民國75年首先開辦日本麗澤大學留學生來校研習;96學年度在淡江就讀的來自各國的外籍生亦達200名左右。

2.資訊化:淡江於民國57年創設資訊中心,將電腦科技應用於教育行政、教學、研究、服務工作上,為國內大學資訊化的先驅。在資訊教育教學方面,不僅擴充硬體設備,設置電腦專用教室,並在普通教室增設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全校計有242間多媒體教室;16間電腦實習室提供約1,100台電腦供全校學生使用;另外,全校777間教師研究室亦配備電腦供每位教師使用,旨在全面提升教學與教師研究能量與品質。在教學課程方面,淡江早在民國67年即已規定資訊概論為全校大一必修課程,列為畢業門檻;另由資工系教授共同編輯,逐年更新資訊概論教材。此外,校內各項行政系統亦已資訊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教務系統,舉凡選課、加退選、成績單等,均採網路資訊處理,資訊中心並於91學年度建置教學支援平台,提供師生線上互動教與學;96學年度專任教師上線使用的人數與使用率為531位/71%,專任教師的授課科目數與使用率為1,655科/64%。淡江的網路校園,係以電子科技和資訊網路,創造無遠弗屆的學習環境。目前,網路校園設有教育科技學系及全球華商經營管理 2個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並與英國牛津大學、美國 Regent University、 UC Berkeley、法國里昂第三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外語大學進行學術研討及課程交流;開設同步主播、非同步及收播課程計 305門、選課人數達 25,419人。2008年7月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公佈的最新世界大學暨研究機構的網路排名淡江蟬聯全台私校第一名。

3.未來化:淡江從60年代即開始積極推動未來學,出版〈明日世界〉專刊,鼓吹未來學研究,邀聘國際知名的未來學者專家蒞校講座;自88學年度起於核心課程開設社會(Society)、科技(Sci-ence & Technology)、經濟(Economy)、環境(En-vironment)與政治(Politics)等,簡稱為STEEP五大未來課程學群,並將“未來全球科技革命”列為全校必選學分;另由本校未來學研究所教授共同研發編輯教材:《科技未來》、《三大科技與時空宇宙》與《廿一世紀全球化科技革命之衝突》等三套書及光碟,且逐年更新教材內容,以提供學生因應多元化社會之快速變遷,培養批判反省、多角度思考問題、創新以及未來導向分析等能力。目前正著手規劃未來學研究學程。隨著網路校園的創新開發,則落實虛擬校園與國際認證學位。淡江在民國88年即已獲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評選為全球最佳未來學研究機構。

三、請正確認識淡江實施教學評鑑之歷程與評鑑結果之處理。

如前所述,淡江為提升教學成效,早在民國64年起就正式定期進行教學評鑑,30多年來從未間斷,評鑑項目包括:教師教學評鑑、校務自我評鑑、教學單位評鑑、教師自我評鑑、行政單位評鑑以及依遵教育部定期舉辦的大學校務評鑑等。

1.教學評鑑制度方面—對於教學評量不佳教師之輔導與追蹤的機制具有強制性。

對於教學評量不佳之專任教師請院系所主管督導,並行文諭知於限期內參加「學教中心」舉辦之教師專業發展研習,並減少其授課時數或調整授課科目;而教師本人則需填送「教學檢討改善報告」並交由單位主管與院長。後續輔導結果將於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中列案討論審議。至於兼任教師不佳者則不予續聘。

自96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更將教學評量欠佳教師之標準由原3分提高至3.5分,旨在提高「欠佳課程」之標準,並強制老師需提出說明原因報告,期使校內教師提高警覺,精益求精改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能。

2.教師評鑑方面—淡江早在民國86年就開始實施「專任教師績效評量」做為教師聘任的依據,其實施要點條列於本校《教師聘任待遇服務辦法》中。其評量項目包括: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等四項目,以院之專任教師績效評量表為依據原則,各項目評分內容及標準由各系所績效評量規則定之。

民國95年重新訂定「教師績效評量」辦法。重點內容如下:「教師評鑑項目分為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三項目總和滿分為一百分,受評教師除第二學期新聘者外,應於聘期屆滿前六個月,依:『教學不得低於10%。研究不得低於10%,輔導與服務不得低於10%』的原則自選各項目配分比例,送所屬教學一、二級單位教師評審委員會辦理。」聘期屆滿之專任教師均須接受評鑑,為使教師能及早適應此制度,且由老師自訂教學、研究與服務的比例核算,旨在避免教師過劇反彈。

民國97年6月1日成立之專案小組,是淡江第三度為提升教師績效持續改進的方案,業經修訂完成,預訂在97年11月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修訂重點為:「設定教師評鑑中配分比例為教學50%、研究25%、輔導及服務25%,全校一致,不再由教師自選配分比例。」「評鑑結果由評分制改為依各教學一級單位評鑑結果比例計算。列為優等者不得高於接受評鑑人數10%,列為不通過者不得低於5%。」此改進歷程係運用PDCA的精神,持續檢討與改善本校既有之教師評鑑制度,而朝向全校統一評分比例及評分準則之方向研修相關規定,而本專案小組並非是今年僅為推動教卓計畫時才成立的任務單位。

四、請尊重淡江27,000學子享用國家教育經費的權利與20萬校友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不要誤解淡江為最大私校,資源豐富,不需要教育部的補助。

教育部自93學年度開始推動教學卓越四年一期的獎補助計畫,這的確是立意甚佳的好政策。但是在計畫評審的方法與指標上確有許多爭議之處,評審委員主觀意識和本位主義太強太重也是為人詬病原因之一,而獎助預算的運用與分配,也有失其連貫性和公平原則。

大凡一個計畫的推動都有預定的時程與時限,成效也才能顯現。淡江94年申請通過的教學卓越計畫才剛邁入第三年,整體計畫尚在推動中,獎助卻遭到全面封殺,對計畫的是否繼續推動與學校的經營造成很大的衝擊和困擾,這絕非教育當局原來獎助學校提升教學的本意。「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前面所補助的預算也白白浪費。有人說淡江很大,有如大象,行動緩慢。但卻忘記了,淡江之所以成為今日之「大」,是張建邦先生和歷任校長經過58年時間的辛苦經營而來的,不像近年來教育鬆綁後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的大學,僅利用公共關係和置入性行銷就可得獎。大象行動也許緩慢,但堂堂正正不失穩重,經過長期的教導訓練,大象也會跳舞,美國IBM前執行長葛斯納(Lou Gerstner)所著《誰說大象不會跳舞》一書可資證明。淡江有27,000學生,都是國家的一份子,應更有權享用國家教育經費,所培養20萬散居社會各階層的校友,連續11年獲企業最愛私校第一名,幾十年來對台灣的貢獻又有那幾個私校可以比擬?但袞袞諸公,管窺全貌,瞎子摸象,全盤否定淡江之成就,教育部取消全部補助,剝奪了27,000學子獲得更佳受教育的權利,徒使私人興學者感到無奈,誠是全體淡江人的一大憾事。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良心事業,在淡江大學建校60年一甲子的前夕,張創辦人和全體淡江教、職、員、生仍秉持辦理教育初衷,自立自強,絕不鬆懈,為建立淡江成為一所教學卓越的世界一流綜合大學繼續努力。

淡江大學校長

張家宜 敬啟

97年8月28日

NO.72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63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