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9-01-05

外卡效應在淡江--大陸所:學術實務兼修 成就中國事務人才庫

大陸所國內外優秀系友請點選右下角"檔案下載"處

文�張家綺、翁浩原、林芳如

引言

本校大陸所是國內唯一連續4年獲得陸委會頒發「獎勵兩岸交流活動績優團體--學術類:特優獎」的大陸研究所;並於86、88學年度連續兩次獲得大陸委員會從事兩岸文教交流績優民間團體評定為學術類「優良績效獎」。

所長張五岳

大陸所旨在培養大陸事務的專才,掌握時代趨勢,發展藍海策略,同時也是台灣僅存的三個大陸研究所。本校大陸所優勢在於,唯一專業的學籍分組,分為經貿、文教以及在職專班;課程的安排以大陸事務專業為主,學術為輔,最重要的是理論和實務的相結合,教師和本校所提倡的資訊化、國際化、未來化三化密切相連,而本所專任教師7人,都是學術與實務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教師。

在畢業生就業方面根據陸研所統計顯示,百分之30的畢業校友進入政府部門、法人團體工作;百分之13投入教育工作; 百分之34選擇進到企業界;另外百分之23則從事其他工作。未來大陸所將秉持三化之目標,積極研究、創新、活化使本所成為具有特色的中國大陸研究所。自81年9月成立至今,目前畢業總人數達522人。其中,陸研所校友何卓飛,為現任教育部高教司長;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陳學聖等,分別考取本校92學年度陸研所碩士在職專班,使陸研所學生人才濟濟。未來擬計劃成立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以期擁有完整結構之大陸研究課程。

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課程滿足學生需求

為培育從事大陸及兩岸文教、經貿事務的專業人才,將課程分為「經濟貿易組」與「文化教育組」,文教組以研究大陸暨兩岸教育、文化、傳播之理論與實務為主,以培養從事大陸及兩岸文教事務之專業人才;而法政類課程主要為文化教育組的課程,以研究大陸暨兩岸之法制現況、政治情勢、國際關係、台美中三邊關係及法制之理論與實務為主;經貿組以研究大陸暨兩岸經濟貿易之理論與實務為主,以培養專業素質之大陸經貿人才。畢業時,依照所選組別,頒發兩種學位,一是文化教育教組,畢業時獲頒文碩士或法碩士(Master of Arts, MA);經濟貿易組則是頒發商學碩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另外於民國88年成立在職進修專班,是台灣唯一的在職專班大陸研究所,而在職專班的課程可和一般生課程互選6學分,使課程選擇更加多元,以培養更多元化的專業與專長。而教師不僅深入鑽研相關領域理論,也從事產、官、學界的社會服務,因此課程內容強調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並隨政經情勢轉變,改變其授課內容。此外,英文學習也為課程中的一大重點。目前每學期有一至兩門英語授課的選修課程,如副教授郭建中的「經貿論文方法論分析」、楊景堯的「世界教育與中國問題」與教授蘇起的「國際政治專題研究」。大陸所也規定97學年度入學的新生,須通過全民英檢中級初試才能畢業。此外,課程也定期透過問卷進行學生意見反映調查,重視學生的意見回饋。根據95年畢業生及96年在校生對所上各項事務的「滿意度調查」,八成畢業生及學生認為:「開設的課程能夠滿足學習上的需求。」

師資陣容跨足理論實務

大陸所專兼任教師共有13位,其中7位專任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並在產、官、學界進行社會服務(如下表),並受邀擔任政府機關部會之諮詢委員,也經常參加國外的學術研討會,帶回新知識,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能更加豐富多元,理論與實務也能相互結合,貼近實際的政經發展。如教授蘇起現任國安會秘書長,曾任陸委會主委,對兩岸關係的看法與見解,在社會及媒體深具影響力並為國外學者重視。所長張五岳曾擔任陸委會諮詢委員,在兩岸關係上所闡述的意見對社會及政府皆有相當影響力,並任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教授趙春山曾任陸委會諮詢委員,副教授潘錫堂曾任港澳之友協會理事,兩人常就兩岸議題的研究結果發表於報章雜誌,對社會輿論深具影響。

副教授楊景堯現任兩岸文教學會理事長,除對大陸高等教育長期深入研究外,更積極與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國合作進行比較教育研究,深受國際肯定支持。副教授郭建中曾任海基會諮詢委員和港澳之友協會常務理事,今年受海基會邀請在12月8日於圓山飯店發表總結兩岸經貿交流20年的學術報告,供學術及社會專家參考。由於陸研所強調與師生間的學習互動與意見交流,教師會提供固定「OFFICE HOUR」,提供學生學習輔導、生活輔導與生涯輔導,使老師不僅在課業上能幫助同學,也能協助同學在生活、生涯規劃上有所方向,並建立師生深厚情感。

大陸所另一項特色是,97學年度入學的新生,還可透過新生問卷,填入未來的研究方向內容,並可依意願選擇「諮詢教授」。諮詢教授不一定是學生的指導教授,卻能讓學生剛入學時,有課業、生涯規劃等問題有諮詢的對象。

兩岸學術交流頻繁

為強化課程學習、國際化與國際交流,自民國83年始,每年固定赴上海及北京等地進行為期3週至1個月的實習課程,內容包含上課、參訪、論文資料收集、觀察大陸當地情形,並透過田野調查,以親身體驗方式,培養研究生獨立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之能力;此外,也會與當地師生互動,找尋論文研究之材料。

而大陸所也要求學生畢業前,至少參加4次以上的學術研討會;今年,陸研所已邀請39位大陸學者至所上參加演講、講座、研討會等活動,如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台灣研究所朱衛東等、天津大學社會科學與外國語學院教授才家瑞、天津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都曾為台海情勢與兩岸經貿往來演講。

校友憶當年

跨系選課融合不同實務

台北大學研究發展處秘書林佑亮

在淡江學習的日子,因能跨科系選課,故所上與他系修課都獲益良多。由於了解中國共產黨是研究中國的必備知識,而大陸所教授蔡國裕,總是鉅細靡遺解釋中共黨史,使我在往後更加深入研究中國大陸時,能擁有更全面的思維。現任所長張五岳對學生非常用心,當時他帶領全班前往中國大陸參與實習課程,他根據每位學生的畢業論文主題,到人民大學為學生找尋適當的課程及師資,收集論文寫作資料,使我對中國大陸有更深刻的了解。

所上的「大陸及兩岸傳播研究方法論」是由當時的大傳系系主任張煦華指導,上課方式是由座談的方式進行。由於他是個嚴謹、認真的老師,因此課前我必須事先預習上課內容及課堂上可能會使用到的資料,不然完全無法參與課堂討論。因為他的認真、嚴謹,讓我對傳播研究這塊領域學出心得。當時由於選課自由,故修習歐研所教授賴金男的課程,在課堂口譯法文所撰述的法國福利制度文章,不僅讓我了解法國與中國福利制度的差異,由於文章是老師親自翻譯,所以文章融進許多他自己詮釋與見解,更覺受益匪淺。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的「全面品質管理在教育之應用」是由教授張家宜所指導。她所教授的內容與我現在的工作內容緊密結合,使我現在能將理論轉為實務,十分受用。

經常與教師會面關係亦師亦友

桃園縣文化局局長陳學聖

選擇到淡江陸研所修習碩士,是由於兩岸關係密切為未來必然趨勢,而在接觸兩岸政經文化的交流過程中,亦可使自己的進步,體會到不能僅侷限於自有的框架,並要具備國際視野。而所上安排理論兼具實務的課程,也使後來進行兩岸大三通與高雄港的規劃時,讓所學派上用場。在淡江學習的日子裡,很感謝所長張五岳,因為當時擔任內政委員,著手進行兩岸關係條例的審查,所長提供我不少學理的加工分析,使我獲益良多。此外平常所上也會安排與教師們會面,經常的接觸使我們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

建議學弟妹選讀研究所時應該要選擇專精及真正想學的。兩岸實務方面,淡江陸研所在這部份的基礎是厚實的,而我也是在明確的目標下,直接報考淡江陸研所。淡江是傳統悠久的學校,求學時期可以跟著老師的腳步,在課堂上學習專業及實務的知識;出社會後仍要持續學習,不能進入職場後就忘記增進自身的涵養。出社會多年的我,深覺處事態度一定要謙虛,並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也不吝於佩服別人,才能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淡江陸研所讓我有繼續深造的動力

退役陸軍少將劉以善

陸軍少將退休前一年考上淡江大陸所,一方面為了延續對大陸方面專業的研究,也完成年輕時對讀書的夢想。在求學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阮銘,由於他來自大陸,因此可以從大陸學者的角度,了解大陸共產黨的歷史軌跡,這和一般教授十分不同。阮銘也鼓勵我在大陸所畢業後繼續深造,並在我選擇報考學校時給予建議。教授蘇起對於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課堂講解,讓我對中國有全貌性的認識。目前我是南京大學歷史系博五生,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歷史一直是我的興趣,後來遇到蘇起老師,讓我擁有繼續深造的動力,而我在大陸所的所學,與對歷史研究的熱愛,讓我在南京攻讀博士更加順利。近幾年,「中國評論新聞網」也邀請我擔任他們的專欄作家,希望我多寫一些文章,這對我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追求學問這麼多年,建議學弟妹,最重要的是常保好奇心與主動學習,並將思考過程邏輯化,成為一種有條理、效率的思維,對學習很有幫助。

前往大陸壯遊累積人生歷練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國貿系助理教授兼公關室發言人彭思舟

畢業於大陸所第三屆,離當時已10多年前,當時剛從法律系畢業,正好是大陸熱的開端,為找尋不一樣的路,因此選擇大陸研究所文教組。畢業論文是全台灣第一篇有關於大陸房地產的學術研究,探討大陸土地問題。大陸所的歲月,在老師的潛移默化教導下,讓我領略到這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處事練達皆文章」待人處事都相當重要,而張五岳老師就像是我的師父,而我是他的徒弟,張五岳不但有學問,教學又生動活潑。當年生意失敗,他介紹我到中央社任上海特派記者,給我很大的幫助。此外,當時在淡江大陸所剛好第一屆學生到大陸實習,田野調查結束後,還到長江三峽進行「壯遊」,在當時兩岸互動不像現在這麼頻繁,可以前往體驗機會真的很難得!此外,在淡江學習的學生,在獨特的自由學風培養下,靈活肯努力,同時也耐操有獨特的性格,因此在企業界也相當受歡迎。

以不同面向認識中國大陸

行政院內政部參事兼訴願審議會執行秘書 黃松棋

回憶大陸所的老師如張五岳、郭建中、許惠祐和蘇起等,術業各有專攻,學經歷十分豐富。其中,對蘇起老師印象較深刻,他將中國大陸,從土地、軍隊、人民等加以綜合分析,教導我們如何應用在國家安全上,其教學方式讓人易於理解其中的意義。碩二時,所上帶領我們至大陸北京、成都、武漢、重慶及深圳等大陸重要文教經濟都市,也同時和當地大學的師生進行學術研討,拜訪台商,讓書本的理論,活生生的進入現實世界中,深刻體會到理論真的可以和實際相結合。建議學弟妹在研究大陸學問前,必須先了解兩岸的環境不同,如此才能深入探討,同時也須評估自己優劣,以便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經貿上和平的競爭。淡江大陸所讓我對大陸的理解,得以不同面向認識。

資訊化國際化的洗禮下學生具前瞻視野

警政署副署長 劉勤章

中央警察大學畢業後,即投入警界服務,直到89年才有機會進修,因在警大所學的課程相關公共安全,故想攻讀相關課程,同時很幸運的考上淡江大陸研究所。研究兩岸議題,是時代的趨勢。當時同時工作和讀書,在台北縣擔任警察局長,雖辛苦但很珍惜上課的時光。記得當時每堂課都保持高度的興趣,所上的老師如張五岳、潘錫堂和趙春山等,在大陸事務實務及理論方面都經驗十足,在學術或政治上可見其身影。以致在大陸所期間,對大陸事務多所涉足。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博士班,繼續研究大陸相關法規,探討如何跨境建構司法合作或協助。回憶在淡江的學生生涯,感受到淡江在資訊化及國際化的素質上,都是台灣最前瞻具遠見的,並且在學界及業界深受好評,學弟妹若能就讀淡江大陸所,除了用心研讀,加上大陸所的專業訓練,將會為自己加分不少。未來我將回校兼授課程回饋母校,並將所學貢獻學校。

參訪及教師學養豐富深化對大陸的了解

關稅總局首席副總局長 李茂

回憶起學生時代,郭建中老師在WTO在這個領域,專精專業,上課時需專心聽講,課堂上不時會要求學生心得報告;張五岳老師的兩岸關係課程,學養豐富,教法讓學生容易吸收。此外,去大陸畢業實習,也是課程之一,大多參訪大陸台商,足跡遍至蘇州、崑山等地,讓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並實際了解台商在大陸運作的情形。

目前任關稅總局首席副總局長一職,深覺兩岸隨著時代風氣的改變,從以前的開放探親,讓老兵得以解思鄉之苦,到大、小三通,甚至現在的直航,都和我所執掌的業務息息相關。而兩岸關係在國際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倘若兩岸關係穩定,其他地區也能更趨穩定。對我而言,就讀淡江大陸所,讓我對大陸事務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故所學得以應證在工作上。

"附加檔案:"

NO.73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93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