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2-11-25

全人教育模式為主的蘭陽校園

編者按:本文為曾振遠主任於91年10月19日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上的專題報告,本報特此摘要刊出,以饗讀者。

緒言

創辦人說:「未來蘭陽校園面向太平洋,俯瞰龜山島,在山上可以欣賞到聞名「龜山日出」,風景媲美淡水校園的「淡江夕照」,兩景皆為台灣八景之一。蘭陽校園建校完竣,開始招生,屆時從「日出到日落」,太陽永遠照到淡江的校旗和美麗的校園。」蘭陽校園的設置,肯定是淡江大學未來發展「如虎添翼」的希望工程,對明日淡江注入一股新的動力。

創辦人精研各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發現美國大學採用德國式理念,侷限在「創造與超越知識」,造成教授群均以研究為導向,對於「大學教育及心靈培養」變為次要,因此特別提出未來蘭陽校園採用英國牛津劍橋(Oxbridge)的駐校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教學模式,是精緻的菁英教育,培育學生既有專業知識,又具有社會需求的教養,建立蘭陽校園為「智慧花園」(Garden of Wisdom)。

在「永遠的克難坡」(1997)序言中,張創辦人首先指出「德國哲學家康德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有四:一、學會遵守秩序,二、養成勤勞的習慣,三、學習做人處世,四、成為有道德的人。」進一步指出「代表社會良心的大學,理當不能自外於社會責任,令學生在豷為學豶與豷做人豶的雙軌上齊頭並進,追求做個身心平衡的人」,充分表達英式教育的真諦,注重學生智慧與心靈培養的教育理念。

其他校園已有五十多年的發展基礎掌握新的航向,而蘭陽校園是以嶄新的風貌,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因此今天這個專題不是學術研究,而是務實規劃的探討。

蘭陽校園建校現況

一、蘭陽校園現況

1.地理位置:校地坐落宜蘭縣礁溪鄉林美山,校地距礁溪火車站6.5公里。

2.校地面積:依據地政事務所衛星定位測量鑑界,面積400182m2,周界2928.5m。

3.無架空線校園構想:因宜蘭區颱風頻繁,架空線易遭破壞維護困難,電信、電力、弱電及自來水等管線均以共同管溝觀念構建,維護與擴充方便。

4.造林與植生美化計劃:校園係山坡地開發,配合宜蘭縣政府美化及造林計劃,雜項工程完工後積極造林。未來建築係逐年分期分區建設,建築之平台空地以有計劃性植生,增進美化。與淡水校園相同建設花園化蘭陽校園。

5.自來水管線:配合自來水公司為供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之自來水,三單位(自來水公司、佛光、淡江)共同完成自員山至第一、第二加壓站之給水工程,佛光已完成自第二加壓站至校區給水工程(3月份起供水),本校已埋設第二加壓站沿德佑大道至宜六線出口止,尚需爭取設置第三第四加壓站之土地。未來加壓站設置完成,申請配電及供水,購置馬達即可供水。目前設計單位正構想如何自宜六線入口至校園內之供水系統。

6.校地使用分區(略)

7.雜項工程平面圖

二、蘭陽校園建校時間表:91年8月6日縣府核定雜項工程變更執照,9月份起全面動工。雜項工程預計92年12月完工,地目變更預定93年1月完成,購買土地預定93年1月完成,建築執照預定93年2月核定,建築工程自93年3月至94年2月完成,蘭陽分部設置院系(93年1月前校務會議通過)93年2月報教育部,教育部校地建築審查94年2月,正式招生94年9月。

蘭陽校園英式教學規劃構想

一、蘭陽校園建校理念

1.完成淡江大學新世紀發展藍圖(張創辦人1998年5月18日淡江時報發表):淡水校園以學術研究為主,維持德國式(亦美式)教學模式;台北校園以社會服務為主,採社區大學與終身教育教學模式;蘭陽校園以全人教育為主,採英國式(牛津劍橋)教學模式。

2.創立國內第一所英式教學環境:未來蘭陽校園採菁英養成之教育,創建精緻之英式智慧大學城;師生全程住校,構建良好的教學與學習互動環境,優質的導師制度;培育具有專業技術與道德修養之二十一世紀標準公民。

3.以永續理念建設整體校園:校地坐落於宜蘭礁溪林美山保育林區,係嶄新的未開發地,校園整體建設不僅配合宏觀及美崙美奐之建校觀念,更將以保持原有保育林區之功能,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及永續經營觀念,建設完美校園為目標。

4.實踐促進地區發展之目標:淡江大學創辦人張建邦博士以五十多年辦理高等教育經驗設置蘭陽校園回饋家鄉,特別指示未來蘭陽校園教育活動必須與社區結合,另設置「社區學院」,並研擬最優惠的就學方案,使地方人士子弟有優先就讀的機會,並期能促進蘭陽地區發展。

二、蘭陽校園發展模式(摘錄自「2001年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張校長紘炬專題報告中「未來三個校園的第二曲線」指示蘭陽校園發展模式)

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有別於美國大學系統,建立了典型的英國大學代表系統。不論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最特別的是個別教學的導師制(Tutorial System of indi-vidual instruction)。蘭陽校園的地理位置獨立於山腰,進出不方便,因此,將建置教師和所有外地學生都有宿舍的校園,因此有條件仿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建置個別教學的導師制,唯每一位導師輔導的學生人數,相對於目前的導師對學生人數,將降低很多,而相對於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的一對三,會增加幾位,介於兩者之間。

發展方向預定如下:

1.2010年以前完成三個學院、學生以五千名為目標。新設大學校院或分校,教育部於九十年三月發文的「大學增設、調整系所班組及招生名額採總量發展方式審查作業要點」中,明文規定:「各校每年增加學生總數除自然增班學生數外,日間學制以三百人為限,日、夜間學制合計不得超過四百五十人;設立未滿五年之新設或整併之學校,以及新核准成立之分校(分部),每年增加學生總數除自然增班學生數外,日間學制以五百人為限,日、夜間學制合計不得超過六百五十人」。如果每年以此額度增加招生人數,從2005年開始招生,至2010年的下半年之日間學制學生總數最高可至8,800位,日、夜間學制合計學生總數最高可至11,650位。唯增加學生人數需依校舍面積及生師比之規範,預訂蘭陽校園完成三個學院且學生達5,000人之目標。

2.2020年以前完成五個學院、學生以一萬名為目標。設立五年之後,教育部不再視之為新學校,而實施總量審核制,因此,2009年以後每年可增加招生人數將會趨緩。若以總量審核規定:「各校每年增加學生總數除自然增班學生數外,日間學制以三百人為限,日、夜間學制合計不得超過四百五十人」,2020年的下半年之日間學制可增加學生總數最高可達10,200位,日、夜間學制合計可增加學生總數最高可達15,300位。唯增加學生人數需依校舍面積及生師比之規範,預訂蘭陽校園完成五個學院且學生達10,000人之目標。

3.2010年以前以發展大學部的系為主,暫不設研究所。

4.大學部前兩年不分系,三年級始分系。

5.一年分四個學期,每個學期為八個星期。

6.每星期考試一次,並做學期讀書報告。

7.聘請教師以專任為主。

8.聘請教師以具熱心教學為主要考量,並需經過一年試教期。

9.設立五個學院的考量,以完整本校學域和本校三化為基礎,配合蘭陽地區特色與發展需求,可由下列學域或學院為思考方向:人文學院(包括音樂、美術、哲學、宗教、文學等);資訊與傳播學院(包括電腦、電視、報紙、電訊等);外國語文與全球化學院(落實本校國際化未來化);生命科學院(包括生物、農業、醫學、醫藥、食品等);社會科學院(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法律等);事業經營與旅遊管理學院(包括事業經營、金融、貿易、旅遊、旅館管理等);社區學院與推廣教育,提供蘭陽地區再進修及終身學習的機會。

三、蘭陽校園未來規模:2005年成立兩個學院,2006年成立一個學院,2010年以前完成五個學院。至於學生人數成長計劃,最高規模每學院以4學系,學生人數1600人,2013年五個學院共8000人。第一期土地40公頃,預計五個學院最高人數8000人,在協議書中第二期土地20公頃,預計2010年購置,60公頃校地計畫最高規模10000人。

四、蘭陽校園建築形態

建築是達成英式教學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預計建設的建築物如下:1.行政大樓:蘭陽校園行政人員辦公室及初期圖書館、資訊中心、視聽中心。2.國際會議中心:全校三個校園未來大型短期國際會議舉辦使用。3.接待所:教學所需教師使用。4.學院建築:五個學院各自獨立,每個學院應有院系辦公室、教學教室、活動空間(包括休閒活動)、學生宿舍、餐廳、自習圖書館、導師室(兼教師研究室)(第一年完成兩學院建築其餘依整體發展逐年完成)。5.運動場。6.教職員有眷宿舍。7.社區學院大樓。8.國際智慧公園:五十週年校慶姊妹校校長植樹保證實踐。

五、教學制度:仍依據學年制度,每學年分兩期註冊,選課及成績處理,每期分成兩學期,學生每學期修讀3至4學科。每學期註冊時指定導師,負責其學習及生活輔導,課程部分由各授課教授負責指導。第一年30%課程採英語授課,第二年60%課程採英語授課。積極規劃大三學生赴牛津或劍橋就讀學習。核心通識課程以遠距教學方式。各學院制定學則,培育學術專業及全人教育,以學院間競爭方式增進品質及教學成果。生活教育部分是否可仿英式每月至少舉辦一次師生正式餐會。

六、招生制度:第一年完全依照學校招生方式採丙案辦理,第二年在學校招生辦法下朝全部申請制為目標。轉系、轉學辦法之制定。

七、繳費原則:學費依現行規定辦理,宿舍費是否可仿照英式另繳學院費(包括導師、住宿、課外活動等費用)。

結論

Oxbridge教學歷經數世紀發展,又有其歷史背景,因此蘭陽校園採用的英式教學模式尚須經小心求證,探討出適合於我國教育環境的「英式教學改良模式」。

有關應突破的項目,前面僅列舉數項,實質上應分成制度面、法規面、人性面、環境面、成本面等再深入探討,使面面俱到,方能使蘭陽校園創新採用英式?學模式更完備且永續發揮成效。

蘭陽校園94年9月即將正式招生,未來蘭陽校園設置學院學系應儘早決定,以便籌設學系者妥善規劃師資、課程、招生策略、組織架構等以英式教學形態切入設計,同時得以模擬考量其成果。

對於各國採用英式教學的大學,值得加以深入探討研究其成效,方能使規劃蘭陽校園之英式教學模式更臻理想。蘭陽校園採英式教學模式,目前尚在觀念設計階段,即將步入規劃執行評估階段,希望深一層探討一舉成功。

雖然曾經訪問牛津、劍橋之五位院長,每位院長雖很高興本校蘭陽校園將採英式教學模式,但均給予警語:「不相信再有大學完全copy牛津與劍橋模式」因此特別訪問英美之五所仿Oxbridge之大學,美國之Santa Cruz及英國之Durhram、 Lancaster、Kent及Bath等大學。發現英國之Durhram已仿照約300年,目前排名始終在第十名左右,1965年成立之Lancaster大學自1998起排名在第15 名左右,1965年成立之Bath大學係羅馬噴泉勝地之大學,與蘭陽校園之地理環境非常相似,1998年排名20,2002年已躍居排名第10。而美國Santa Cruz及Kent兩所大學非常失敗,Kent目前排名第56,Santa Cruz改成區域及終身學習的大學。探討其失敗原因,依據觀察建築配置不符英式教學所需是主因之一,執行人員未確實遵照英式教學制度規劃是主因之二等等。總之,確實拮取Oxbridge細心照顧學生及優異教學之精髓,小心翼翼的執行均將受社會及學生肯定,邁向成功之路。

NO.51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5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