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2-03-26

媽啊!我的心理為何會有病(文/諮商輔導組提供)

如果想要知道什麼是心理疾病?那就得先從什麼是心理健康開始談起。早在1946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下定義:「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均衡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生病。」清楚的肯定健康是一種正向的狀態,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3個方面,不只是沒有生病,還應致力於增加整體幸福的活動。倘若個人的想法、行為、情緒無法符合其所處的環境要求,進而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時,我們可以說是存在心理困擾;如果心理困擾一直持續,無法獲得緩解,而產生生活適應的問題,那麼他就可能罹患心理疾病。人為何會有心理疾病?研究多年的精神醫學仍無法明確的解釋心理疾病發生的真正原因,但漸漸在臨床實務與學術研究上達成一些共識;心理疾病與生物、心理、社會之間的交互影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所以心理疾病的發生非以單一原因解釋。透過以下介紹常見的心理疾病,希望大家能夠有更多的了解:

一、焦慮性疾患:

(1)廣泛性焦慮症:焦慮是面對壓力的基本反應,長期處於焦慮的人,剛開始焦躁,精神旺盛,做事情一刻也不能等,精力因而很快地就消耗掉,並產生倦怠感,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理解力也隨之下降。(2)恐慌症:患者會在突然間無故產生莫名的恐懼、緊張、甚至有瀕臨死亡的感覺,在生理上;會心跳劇烈、胸口悶、呼吸困難、頭暈、盜汗。而當患者到醫院檢查時,診斷結果多半是功能性的交感神經系統過分亢奮,透過藥物即可改善。(3)畏懼症:患者的特徵是過度而不合理的懼怕某些事物,程度可能達到類似恐慌發作,患者可能想盡辦法逃避,一旦遠離,焦慮和害怕的程度會快速下降;但只要再次接觸該事物,恐懼的程度會立刻再度升高。(4)強迫症:是一種高焦慮的症狀,患者通常做事求完美或是缺乏自信,所以必須反覆思考或一再確定自己是否作對了。其中,強迫思考型的患者,無法控制某些意念或衝動反覆地闖入腦海而導致失眠;強迫行為的患者則是必須一再確定自己擔心的事,重複無聊的動作,即使理智上知道這樣做很愚蠢,但卻無法控制檢查的衝動。

二、憂鬱症:稱為「心的感冒」,常因自己忽略、不敢承認,而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憂鬱症不是由單一原因所引起,發生的原因可能經由遺傳或是心理調適不良或是社會壓力交互而成,也和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有關。患者時常出現憂鬱情緒,對於事物失去興趣與快樂的感受,伴隨睡眠障礙,並經常有罪惡感或自卑感產生,對於事物的注意力或記憶力減低,食慾改變。

三、躁鬱症:躁鬱症與憂鬱症都是以情緒為主的精神病,但躁鬱症的整個病程上,至少有持續一星期異常的情緒高昂易怒、自我膨脹、不能克制地多話、意念飛躍、亂花錢,喜歡從事有目的取向的活動,睡眠需求少等情形。躁鬱症發病的原因是生物、心理、社會交互影響,不過許多研究都指出,其好發於中上階層,而且是所有精神病中,遺傳相關因素比例較重的疾病。

四、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以思考為主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行為有時會受症狀影響而變得怪異,主要症狀是妄想,像有些狀況明顯與事實不符,但是病患卻深信不移,無法以語言改變,或是覺得有人用科學的方法控制他的腦波,擔心自己的思想會傳播出去,有被害、被跟蹤的想法。另外,病患也多有知覺異常的問題,最常出現的是幻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如機器聲、歌聲、陌生人跟他說話等。通常病患相信妄想和幻聽的內容,而使其生活與現實脫節。

人有時遇到難關一時無法調整,難免有適應上的問題,這時家人、老師及朋友都是協助的角色,情緒支持是患者最基本的需求;但是站在預防的立場,建議若自覺問題發生而無法因應時,請不要忘記商管大樓B413室諮商輔導組,我們有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可提供心理諮商輔導;有專業的臨床心理師,可提供認知和行為的治療協助,以期改變負面的想法,由其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而重新建立自我肯定和價值。

NO.854 | 更新時間:2012-03-26 | 點閱:127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