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讀書人 2015-05-04

鄭東光VS.池秉聰 解構財富分配

文字/姜智越整理、攝影/盧逸峰、張令宜

貧富不均是當前熱議話題,尤其次貸風暴以來讓所得分配惡化問題更備受矚目。法國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彙整2百多年以來的相關數據資料,從中提出實證見解,說明富者愈富且占掉社會大部分的所得與財富份額。

本書從資訊本質中分析巨量資料所帶來的影響,提供我們在資訊化過程中的新見解。

因此,本刊特邀經濟系系主任鄭東光、產經系助理教授池秉聰,針對本書所提到的財富分配不均的理論觀點進行對談,不僅探討書中的理論發展,兩人更以自身學術專長解構的關鍵內容,前瞻對財富分配現象的深刻了解,並提及在此討論熱議中,提出未來的因應方法。

經濟系系主任鄭東光 VS. 產經系助理教授池秉聰 解構財富分配

書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托瑪.皮凱提、譯者:詹文碩、陳以禮、出版:衛城出版、發行:遠足文化、索書號:550.187/8757

本書簡介

作者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蒐集整理橫跨二十幾個國家、長達二百多年的數據資料,藉此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動態,從中提出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解釋。過去主流意見認為,貧富差距拉大只是經濟發展的初期現象,到了成熟階段,分配不均會逐漸降低。然而皮凱提指出,上述只是剛好看到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的發展所導致的誤會,主因是兩次世界大戰和大蕭條摧毀原本的財富積累,以及當時的高累進稅政策。因此他提出,各國政府應積極改革稅制,減低財富過度集中趨勢。

記者:作者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提到,資本主義將不可避免地帶來貧富差距,並提出可透過社會國家形式來減緩貧富差距。請教兩位教授的看法如何?

經濟系系主任鄭東光(以下簡稱鄭):我同意作者所述,以社會國家形式來減緩貧富差距,也因此稅制的改善勢在必行。以北歐國家為例,其社會福利是世界之最,因稅負也相對提高讓實質的貧富差距沒有那麼大。典型強調資本主義的國家確實忽略了社會福利,從作者的研究來看,貧富差距似乎已趨近史上最高峰,並擔心未來會持續惡化。從書中的觀點來看,我認為,作者想提出貧富差距不可能消失的想法,因此可從教育、醫療、退休等社會福利制度著手,以期能改善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現象。

產經系助理教授池秉聰(以下簡稱池):資本主義主要是有利於個體自由發展的制度,這可讓大家有動機為自己奮鬥,因此趨異化是難以避免的,所以貧富差距現象仍會持續擴大。本書從歷史角度分析並歸納自工業革命發生以來、世界大戰發生和戰後重建等導致相關產業崛起,反而打破過去階級制度而縮小貧富差距;1970年代時,經濟學者傅利曼提倡市場應恢復市場自由機制,如讓政府解除管制、國營企業民營化等,讓貧富差距又開始惡化,這些都是從歷史數據中得知的。所以,作者提出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尤其是教育,因為教育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新的知識跟技術,唯有這些才能增加社會流動的機會。

記者:書中提到,知識技能的傳播將為趨同化(縮小貧富差距)主要力量,但也是讓薪資差距擴大的原因之一,在現今臺灣的人力市場中,對於知識技能的傳播該如何做更有效率的執行?

池:我想,政府應從更高的角度替人民規劃和培育,並思考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經濟的發展讓勞力產業逐漸被資本產業取代,因此有些產業會被取而代之。目前臺灣的教育環境仍以評量方式為主,基礎科目佔了學生很多時間。我認為,教育可以多元發展,如提供藝術、音樂、文化等相關課程,讓孩子可在基礎科目上累積更多視野,也才能幫助他們發展多種技能專長,以因應社會的快速變遷,同時還有要保持開闊的胸襟,以因應國際化的巨大變革。

鄭:由於現今社會重視知識技能,倘若對於學校課程沒有興趣的話,應從自身興趣發展,找出你喜歡且願意投入的事情,並長期花時間關注並深入,以創造自己的價值。作者研究發現,知識技能傳播在縮小薪資差距的成效上並不顯著,教育程度反而讓薪資級距增加,似乎未能明顯改善薪資差距。我認為,現在臺灣也面臨這樣的情況,正面來看教育有其成效之處,反之顯示教育程度的普及和知識技能的擴張對薪資差距的縮小並沒有明顯改善。所以政府在帶往人民追求知識技能升級發展的同時,應該要建立起平等的機制,讓大家都能享有教育、醫療、文化等完善的社會福利,以減少貧富差距的現象。

記者:由於本書的主旨是分析貧富差距,作者仔細分析前10%、1%甚至0.1%的「最富有群體」在這些年的變動趨勢,並有「超級經理人」的崛起,讓薪資結構產生極大的變化。關於金字塔階級這種常見的社會形勢,我們有辦法改善嗎?

鄭:我認為這樣的金字塔結構是很難打破的,因為市場的競爭就是有輸贏勝負,除非大家的所得和財富都完全一樣,所以我們應該致力於金字塔內部的流動,以班級排名為例,假使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是30分時,這樣的情況就會有問題,老師就該介入了解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減少其中間的差距,而不是僅排名次而已。所以,政府應該要極力避免財富階級間的差距過大,書中特地將財富比例分為1%至0.1%,這是作者想對讀者說明的是,若是單從財富金字塔來看,原則上其階層應是10%、40%、50%,但是在上層的10%中,仍存在著極大的財富差距,前1%財富者居然擁有10%的3到4成,而40%、50%的群體間的差距反而更小。這樣的現象,其實就是和「超級經理人」有關,他們是領天價薪酬的企業高階主管,尤其美國是鼓勵這樣經理人制度,這些都會讓金字塔頂端的財富分配差異越大。這應該可透過徵收比較高的累進所得稅改善,以避免財富過度集中於特定人身上。

池:剛剛提到的財富前10%的群體中,除了1%的極富者外,其餘的大多是透過繼承遺產或土地的「收租者」,而超級經理人的出現是因為人力市場的供需所決定,當然不能否定有不良經理人,無視工作績效的好壞自肥薪資,這樣的陋習可以透明化的方式來解決。過去指出「富不過三代」是要讓階級的流動有其自然運作方式,但現今貧富情形已打破這樣的現象,所以從中可看到作者的擔心,因社會的不平等更難以扭轉貧富不均,所以他主張以財富稅等稅制限制財富過度集中,更鼓勵透過教育方式,促進社會之間的流動性。

記者:作者提出的資本主義三定律:α=rxβ、β=s/g以及r>g。就其中的資本所得佔國民所得分額(α)受到資本/所得比(β)與資本報酬率(r)的影響,而資本/所得比(β)和儲蓄率(s)與經濟成長率(g)有關,而r>g則為貧富差距的主因等。作者利用數據導出這些公式,請教兩位教授這是合適的嗎?

池:我認為,作者是經過嚴密的推導這三個式子。特別要指出,作者歸納出r>g是造成貧富差距的主因,資本報酬率(r)根據資料估計約有4~5%,而經濟成長率(g)卻只有1%,這個差異造成資本家與市井小民命運上的不同,就像兩隻腳的人永遠追不上四隻腳的錢;另外,資本報酬率(r)並非是固定利率,而是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但資本家能夠以龐大的資金來分散風險,否則少數的資金投進去容易血本無歸,這也是差距拉大原因之一。

鄭:作者從龐大的歷史數據中,化繁為簡的找出了契合事實的這三個公式。根據研究,可以將r>g當作一歷史事實,作者認為約從2012年開始,經濟成長率(g)可能落入長期的低成長時代,因此,r>g會對資本累積和財富分配不均的惡化造成影響;另一個式子α=rxβ為一恆等式,而資本/所得比(β)代表的是這個國家的資本總量等於一年國民所得的倍數;在長期穩定下的情況下,與儲蓄率除以成長率相等(β=s/g)。

記者:作者提出,應從各個角度來重新審視經濟學,如導入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請問兩位教授的看法以及對學生的期許?

鄭:我非常贊同,在這本書中,這個概念是我最為肯定的:第一點是說,作者重新調整經濟學所選擇的問題。作者認為,經濟學這個學科應該思考什麼樣的政策能夠讓一個社會更好,挑一個重要的問題去設法解決它。我認為經濟學固然是研究經濟問題,但問題會從各個角度被影響,而不單單只是經濟學,解決問題當然會跟市場、經濟有關,但也需要與政治、歷史和文化等領域配合,如課稅、政府介入、凍漲租金、勞資交涉的能力、對基本工資的標準,這些都跟社會文化有關係。

第二點則是跟工具有關,不要侷限在工具的使用,數學的結論不等於現實的答案,不要只在數學模型裡打轉,這樣的努力才會有成果。作者有提到,他的成就來自於資料檔案的蒐集,本書的資料量恐怕得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蒐集,對社會科學來說,資料庫的驗證與建立是不容易的,但我想資料的完善與否並不重要,而是在研究社會流動、政治互動時,你必須要去參考實際現象,不管是不是經濟學家,這本書都能開闊你的視野。

池:從各個角度來看,社會行為者、政治行為者、經濟學家的互動影響了時代的趨勢。比如說兩次世界大戰過後,政治學家崛起主導經濟局勢;到了1970年代,各行各業均重建後,他們也開始思考是否應回歸市場機制,所以大家以經濟學家的研究為指標,經過一段時間後,產生現今貧富差距的問題擴大,又會回到社會學學者的建議,重新審視和評估社會正義的問題。因此,從上述的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角度來看,過去的歷史可以讓我們學到經驗,然而這些經驗並非完美;而經濟學中的數學假設可以摒除外在因素,來告訴我們相關的因果關係,但這些因果關係也無法明確的告訴我們真實世界的答案。所以本書盡量的綜整各種角度思考貧富差距的問題,也是其珍貴之處。

記者:本書是以英法兩國作為研究對象,兩位老師認為這樣的研究結果是否能作為臺灣借鏡?為什麼?

鄭:對經濟學者而言,可更重視資料庫建立的價值,如WTID資料庫等,應發展屬於臺灣的所得和稅負資料庫等,雖然無法完整蒐羅但對研究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現今總希望能多做些事,但卻又不想調高稅金,這會自相矛盾,所以我想稅制的改革是必須的。

池:臺灣的租稅記錄是由主計處負責,以所得稅來看卻簡化成五等分,幾乎沒有甚麼參考價值。因此我們要向外學習如何再建立有效資料。另外,從臺灣租稅環境來看,其中資本利得稅、累進所得稅等,應參考先進國家的作法。目前臺灣的實質稅制很低,應該是政治經濟學下的結果,常常政客為了選票,做出許多不合常理的決策,這是我們應該要反思的。

對談人響應書中話語

鄭東光與池秉聰建議,若想要快速了解本書,可從本書的〈引論〉和〈結論〉中著手。

‧引論摘要如下:

作者依靠兩種主要資料來源:一是透過30餘位世界各地學者所建構的「全球高所得資料庫」(WTID),研究財富分配的動態演變;二是關於財富、財富的分配,以及財富和所得之間關係資料。因此主要研究成果有兩項:一是財富分配歷史演變始終深具政治性,無法歸結到單純經濟機制;二為財富分配的演變動態,是由於幾種力量強大的機制,各自將之推往趨同(縮小貧富差距)或趨異(擴大貧富差距)的方向。

‧結論摘要如下:

以私有財產權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本身具有強大趨同化力量,特別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播;但市場經濟也具有趨異化力量,為資本主義的核心矛盾。這樣的不均可能對民主社會和它的社會正義價值基礎造成威脅。作者提出以累進式的年度資本稅為解決方案,認為此舉才可能避免無止境的分配不均螺旋,又保留競爭和促進資本原始發展誘因。他還指出,經濟學領域尚未跳脫理論與概念框架,帶有高度意識形態而缺乏歷史研究,當務之急應是讓財富重分配議題回到經濟學核心,也就是「政治經濟學」:什麼樣的公共政策和制度,會帶領我們接近理想社會?

皮凱提理論與限制:r為資本報酬率>g為經濟成長率

P.556、557中:皮凱提認為,r>g的這項不均等意味著過去所累積的財富,其增生速度高於產出和工資的成長速度。這項不均等展現出一種根本的邏輯矛盾。企業家不可避免具有轉變成收租者的傾向,並對一無所有、只能靠勞動過活的人,擁有愈來愈大的宰制力量。資本一旦形成,自我複製的速度就快過產出增加的速度。過去吞噬了未來。

財富分配的問題長期動態可能形成令人害怕的後果,尤其若再加上期初資本的規模大小所導致的報酬不均等,以及財富分配不均的趨異化過程正在全球各地發生。

皮凱斯提到,已經針對18世紀以來財富與所得分配動態的歷史知識現況提出說明,也試圖從中汲取可供當前這個世紀參考的教訓。

NO.964 | 更新時間:2015-05-04 | 點閱:124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