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2-10-07

讓淡江藝起來

由淡水鎮公所與本校聯合推動、籌備達九個月之久的「2002淡水藝術節」已正式開鑼。相關藝文展演有:美展、彩繪、藝術家工作坊參訪、戶外表演藝術等等。還有一艘由校友鎮長郭哲道捐贈的漁船,並由本校文錙藝術中心設計製作成藝術節地標,已矗立在鎮上老街的入口處。相信在為期一個月的展演期間,必定會帶給如湧的人潮及本校師生一場賞心悅目且難忘的藝術饗宴。

淡水,舊名滬尾,曾是台灣北部歷史名埠、重要經濟文化中心。是北部唐山閩客先民移入的最大港口,也是早期國際貿易的通商大埠。此外,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早已名聞遐邇。一九五悾年代初本校創辦先賢即著眼於此,特別選中五虎崗設立本校,亦為彼時台灣民間興學專科以上第一所。半世紀以來,我們與淡水一起成長,小鎮成了遠近馳名的觀光重鎮,淡江也成了辦學績效最優的私立綜合大學。此回兩者合辦藝術節活動,迸出藝術火花,自是再自然不過之事。

事實上,本校一直熱心參與地方諸多學術研究工作,如滬尾文史工作、大淡水都市規劃等等。近十年來台灣的蛻變,最大的象徵莫過於地方意識的抬頭。從先前的「地區總體文化」到「一鄉一文化」,皆是此一訴求的具體政策與呈現。從童玩節到媽祖出巡,更可窺見民間文化力、厚實商機及經濟開發潛力。是以,「文化產業」已成了當前政府重要施政優先項目。而更有許多前瞻人士預言:如果十九世紀是軍事爭奪的世紀,廿世紀是經濟競爭的時代,那麼廿一世紀便是文化較勁的新世代。因此,文化經濟學是當今攸關全球發展的最熱門的項目!過去,我們過度追求經濟與發展,過度強調文化認同與區隔,而忽略了藝術的潛移默化。

我們要強調的是,藝術雖是文化諸多內涵的一項,但藝術不等同於文化。藝術不擴張狹義的認同,藝術不主張功利的交易;藝術呼籲一種宏觀的人文視野、一種心靈的沉澱、一種開敞的胸襟、一種對異己的關懷、一種自我的提昇 …。總之,就是一份真實的感動!唯有透過藝術,我們才得以確定自我的主體性,進而提昇生活內涵,擴大文化視野。至少,處在當今之世,才不致於在漫天叫囂的「全球化」中迷失了自己,更不會在五花八門的「國際化」中迷失了方向。

我們經常仿若淡水鎮的「過客」般匆匆來去,不知有多久沒被感動過?身為淡江人應知淡水事!今後,當你我穿梭於五虎崗優美雅致的校園與教室間,可別忘了暫且停步,或靜觀、或冥思、或直接踏進呈現在眼前的藝文展演,且讓淡江藝起來吧。

NO.51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97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09:28:06
  • 線上人數:2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