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讀書人 2015-06-05

金鷹獎校友陳定川VS.國企系副教授賈昭南 經濟倫理影響力

文字/呂柏賢整理、攝影/張令宜、黃國恩、鄭雅文

2011年5月26日,國企系與臺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1經濟倫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以個人與家庭倫理、企業倫理、政府政策倫理為題進行研討後,開展本校對經濟倫理的探討,並於商管學院開設經濟倫理課程。持續至今,已舉辦多場研討會、座談會、演講等,更發行4冊論文集。

因此,本刊特邀國貿系(現為國企系)校友陳定川、國企系副教授賈昭南,針對這系列經濟倫理發展為我們說明,讓我們了解在臺灣經濟發展下探索經濟倫理的重要性之外,並提及這四本系列書籍中,傳達幸福經濟學的意涵。

記者:是什麼樣的契機下,規劃出版系列經濟倫理書籍?

國企系副教授賈昭南(以下簡稱賈):主要是於2009年參與永光榮譽董事長、國貿系校友陳定川《往高處行》的新書發表會後,從中了解陳校友在化工界的成就,更感佩他在倫理管理的堅持與實踐,將永光化學擘劃成永續經營和有愛心的企業。在此機緣下,獲得陳校友的贊助,以及行政副校長、時任商學院院長胡宜仁的支持,共同從事有益社會服務並兼顧學校發展的經濟倫理研究與推廣事宜,因此組成研究團隊,分別以個人與家庭、企業、政府政策三個領域開展經濟倫理議題研究工作,2011年舉辦經濟倫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成效良好,因而延續至今。

國貿系校友陳定川(以下簡稱陳):目前社會是越來越重視企業倫理,可惜的是都沒有相關課程。有次受邀參加香港的華人福音聚會,當時是以經濟倫理為主軸討論社會亂象,因此回國後成立經濟倫理基金會,並以「禧年」為命名。我是基督徒,在基督教的理念中,禧年為豁免年並宣告自由的意念,是以聖經中預表休耕年,隔年便是新的開始, 所以該基金會以推動經濟倫理,建立正確財富觀、倡導樸實為三大主軸,至今已持續15年,每年皆舉辦研討會,針對當今時事議題研究,並將討論內容集結成冊出書,這樣的推動方式,不但能替教友們解決相關疑惑,還結合母校經濟方面的學者專家,讓我們把這經濟倫理的概念更加擴大,逐年發展成立論壇、舉辦座談、出版刊物等,這使淡江在經濟倫理的議題上成為權威,往後對於國家經濟政策就能提出寶貴的建言。

我認為,一句建言可攸關國家的未來發展成敗,因此,現行推動的經濟倫理目前是以國際間採行的經濟政策理論為發展基礎,再來對照臺灣的經濟政策,從中探究臺灣的真正需要。舉例來講,美、德、法皆有好的經濟發展,但因為各國歷史背景、人文環境不同,就會有不同經濟策略。

所以,目前出版的四本書中,第一本以歷史背景為出發,了解經濟倫理內涵、現象、架構、企業和政府角色等,以經濟倫理相關文獻回顧為主題;第二本即以國富論為主軸,探討臺灣的經濟問題研討所得分配惡化現象、價值共享與企業倫理、建構和諧公義社會的困難與挑戰;第三本除了總覽臺灣經濟現況並提出未來發展建言外,還討論國土保護、企業倫理、綠色企業等概念,另外提出幸福指數實證研究結果與建立;第四本則是結合國企系建系50年慶祝活動,思索幸福經濟學議題,如解決國族認同問題、教育發展、休閒遊憩與環境等,來探究人民的快樂指數。

從新聞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到,現在年輕人感嘆景氣不好、所得分配惡化、薪資低落等,對於未來沒有信心,造成快樂指數降低,因此賈昭南教授等人提出,「追求快樂是人類生命的最終目的。這種快樂是一種持續的快樂,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快樂,而以表現優異為實現快樂的手段,也是倫理真諦所在。」我想,大家對國家沒有信心是值得研究的,從國際角度來看臺灣時,有令人稱羨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良好的治安環境等等,但大家仍是對政府不滿意,所以可以藉由《快樂與閒暇經濟》書中內容,來突破思考盲點。

記者:本系列除談及倫理外,也提出個人家庭、企業廠商、政府政策三大領域,請教其規劃重點為何?

賈:坦白說,起初對經濟倫理概念是非常陌生的,但在經濟學研究裡多從「家庭」、「企業」、「政府」這三大方向指標來做探討。早在1990年時,哈佛大學商學院就提出應開設「企業倫理」相關課程,因為他們發現,雖培育出高學歷人生勝利組的學生,但他們卻未具備良好的倫理態度,讓各國企業醜聞不斷發生。這樣的現象讓我思考到,企業倫理教育扎根的重要性,這也將促使企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根本作法,畢竟這些學生都是企業未來的領導人。

除了教育外,我想,也可讓社會中的各個成員一同投入參與,小至家庭、中至企業、大至政府,每個環節都有應負的責任,於是便想從這三個主軸探討,我們邀請了本校專精家庭倫理、勞工經濟、產業經濟、企管領域的菁英教授們加入團隊,共同努力運作,更在100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商管學院共同科學分開設「經濟倫理課程」,至今已經邁入第三年,由這些教授指導,力求精進課程內容。

這三年課程安排中,第一年我們以「倫理」這個字彙意涵帶領大家能具體言表並深入了解其意;第二年,我們便著眼於世界經濟體問題,討論在資本主義下,所得分配失衡的議題,是否能有更佳的解決之道;到了第三年,則以探討臺灣當前經濟問題為課程核心,讓學生能反思臺灣現況與經濟倫理發展。讓我們很欣慰的是,是學生對經濟倫理的課程反應都很好,修課的人數幾乎達修課人數上限,學生的反應與回饋成為我們前進動力。

從倫理的本質來看,其實就是追求幸福與快樂,對於課程即將邁入第四年,因此我們將規劃「幸福經濟」主題。直到現在,除了每年在校舉辦的座談會,我們希望更能將此活動擴及校外、甚至是企業界,以能吸引更多人才一同研究討論。

陳:對於課程能夠受到如此熱烈的迴響,我深感喜樂,這也表示母校的優良學風,讓學生能夠以開拓視野的心態學習,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當然更希望我們能再走出校園。我認為,經濟倫理中所提到的家庭、企業、政府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政府,尤其是政府政策更是至關重要。放眼其他各國的經濟政策,仍有其優劣及適當性,目前臺灣也面臨這樣的考驗,面對好的政策應給予鼓勵和支持,不好的政策更要從中檢討改進,我想,若只是謾罵和批評是不會有幫助的。

記者:我們可以看見永光化學對於企業責任的重視與行動,甚至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另有「品格終身學習」章節,顯示對永光化學對企業倫理的重視。請教永光化學是如何落實對於員工的品德培育,進而實踐企業倫理?

陳:我認為企業的經營和運作最重要的有投資人、員工、顧客、供應商、研發這5個部分,在我們起步的那年代,沒有所謂的全自動技術,這讓我們了解「技士」的重要性,這也代表員工是企業的資產。所以,我們本著「愛心管理」的理念,除了重視個人的能力以外,更看重團隊的合作,內部推廣上會有主題品格讀書會,由各單位共同研習和輪流導讀,每月取一個品格主題,並製作生動的品格短片在月會中發表,並舉辦品格表揚、訓練交流、書面宣導、品格管理等活動,並在本公司週年慶、家庭日等活動,也將「品格第一」設計成體驗式遊戲,讓同仁、眷屬及來賓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展現品格教育的成效。此外,我們還致力於回饋鄉里,也將品格教育推廣到桃園縣大園鄉與觀音鄉10餘所小學,2005 年起,更為廠區附近的多家小學舉辦「暑期兒童品格營」等活動。永光化學在創始之初就開始進行「品格倫理」的養成,除將員工送去增能專業訓練外,還讓他們參加強化內在價值的課程,這樣不僅在技術面提升,更加強個人品格特質,這樣才能凝聚向心力團結前進。

談到永光如何實踐在企業中的品格培養之要領,首先我認為鼓勵是很重要的,會以鼓勵三步驟肯定員工:第一步先去找出員工的優點、第二步是給予正面的肯定以增添信心、第三步是鼓勵他們改善不足處。這是有效使員工發揮長處,且願意改進缺失的最佳途徑。再者,就是培養員工內在承擔力,這才能留住員工,讓企業與員工逐步成長。

記者:想請教賈老師,就您以經濟學的角度,與我們分享永光化學如何形塑企業倫理?

賈:對於永光化學公司的營運與管理方面,可說是外行人。但我可以分享的是,之前參與陳校友的生日晚宴上,現場充分感受到這間企業有一家人的感覺,你可以了解這間企業員工向心力是多麼樣的強而有力。因此,我藉由這套書的出版,讓我也感受到倫理運行的重要性,因為社會中都存在著倫理觀念:老闆與員工,父子、師生等人際關係,所以我們看見違背倫理就會不快樂,若人人皆各司其職守本盡責就能感到快樂,這也回到我們先前提到的,倫理的簡單意思乃是快樂。

記者:想請教陳校友,以領導人來談品德教育,要以何種方式去形塑企業倫理,帶領員工成長?

陳:對於如何塑造企業的品德倫理,我認為一個企業的運作,就要從上到下都有共識,如何制定秩序與制度,使公司各階層都能夠共同遵守,就會是成功的關鍵。另外,只要制度公平合理,就能使員工產生認同感。雖說永光的規定看起來很多且需要員工遵守,但這些規定是連我也要一起遵守的,所以大家遵守律法,就會讓人人有秩序並利於管理。

身為領導人的內心特質很重要,因為他的內心特質會影響團隊的運作和氣氛。曾有人提到,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只需要2年至3年時間,但培養一個專有素養且有品德精神的員工是需要10年的時間。我個人是以耶穌基督的眼光去看信念的建立,信仰耶穌基督讓我的生命更加寬廣,心理上不會只為了自己,是為每一個人、為公司所有事情著想;教會中的企業家分享也會孕育我的內在成長。

如果要讓我用一句話去帶過,我會說:「領導者品格是以自己為利益考量,那就不能成就什麼;若你的信念是堅定持續地為著大家的良善利益去著想行事時,一定能邁向成功。」所以在這裡,看出永光的文化,這樣的信念與素質孕育崇高理念,才有機會塑造獨特企業文化,吸引高階人才的進入,並透過企業品德訓練,成為頂尖經營團隊。

記者:未來品格計畫的方向?

賈:2015年,我們將以國家政策議題做為主軸。日前美國《時代雜誌》曾做過30年前後系列對比報導,因此將以「30年來臺灣發展的滄桑」背影前進,以這樣的歷史角度,從各領域的角度去切入探討,包含教育、經濟、語言、就業、服兵役等狀況,去解析和對比30年前與30年後的臺灣情形,同時探討這些改變背後的意義。希望明年可以邀請校外的專家來參與研究討論,組織論壇並研討。

經濟倫理課程回饋

自2012年2月,即100學年第二學期起至今,商管學院每學年開設「經濟倫理」之院共同必修課,至今共700人次選課。

在滿意度調查中,同學回饋方向如下:

‧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有提供解惑的功能

‧比較了解經濟倫理的內涵,引導出正確的

人生價值觀

‧會引發正面的人生觀

‧投入志工服務的意願變高

‧了解自我價值與意義

何謂禧年:

基督教的信仰中,相信每個7年的第7年就是安息年,第7個安息年(第49年)的隔年就是禧年,在安息年期間,土地需要休養,所有農業活動被禁止,在安息年所長出果實被視作無主,任何人都可拾取。安息年中的個人債務被視作無效及被豁免。在連續7個安息年之後,要守特別的禧年時,即連續休耕兩個安息年,預表人和土地得到釋放與救贖。這象徵自由與重新分配的意涵。

永光化學的品格推廣

賈昭南認為:

我認為員工對於老闆的信任非常重要,能獲得信任實屬不易。下屬對上司的信任,陳校友做了最好的示範,這是陳校友做事態度的累積,企業領導的以身作則,能以最高的品德標準,上行下效,帶領員工前進,也讓員工心服口服的跟隨。

陳定川說明:

對每個同仁品格的培養,我們從日常做起,我們提倡分部門閱讀不同的品德文章,每月全體員工會一起分享閱讀心得,彼此供應品格養分。品格營則是我們對於在地的回饋,對於當地的學童與孩子品德教育推廣與教導。另外還有地方回饋,我認為基督徒就是分享祝福。在加拉太書第3章8節中:並且聖經既然預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稱義,就早已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所以,我要將上帝給我的福氣將自己成為管道,將祝福傳給他人,就像我們在桃園大園鄉實行的地方關懷。我們也成立知心會,推廣品格教育。

※相關影音紀錄,詳見淡江時報網站。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31874

NO.969 | 更新時間:2015-06-08 | 點閱:116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6 16:09:41
  • 線上人數:1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