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16-05-26

【卓爾不群】立法委員柯志恩 國會新面孔 教育專業問政

【記者盧逸峰專訪】今年2月新國會開張,她帶著10位淡江學生走紅毯而掀起話題,無論是面對鏡頭或是上台質詢,秉持「沒有顏色,只有角色」的立場問政,將早年在媒體界的經驗及教育領域累積的專業帶進立法院,讓教育議題在國會殿堂發酵,鄉民更紛紛留下好評。她,就是新任第九屆立法委員、本校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

「我對政治不陌生,因為從前我父親就是(屏東)縣長。」但柯志恩過去從沒考慮經營政治,她認為看法案、制定政策,不大有趣;倒是教師工作、培育英才,對於社會有所貢獻。自嘲個性「不安於室」的柯志恩喜歡面對挑戰,遇到機會時會先思考、評估「會不會讓人生更豐富?」再做出決定。因此,她的職涯中有許多轉換跑道的經歷,像是曾獲電視金鐘獎肯定後放下《世界真奇妙》主持工作,遠赴美國南加大取得教育心理學博士後又投入學術界,從媒體到校園、再轉換到國會。「30年的工作累積許多經歷,能對國家做出貢獻、回饋,也算是對過去的努力有了交代。」立委職務對她人生是項新挑戰,也是將職場經驗所累積的能量,回饋予社會的機會。

從小對教職有特別憧憬的柯志恩,已教了19年的書,春風化雨無數,擔任學務長6年半的她認為,「帶領出淡江至今最好的學務處團隊,多次獲教育部列為北一區學務中心工作小組委員之一,已成為高教學務工作的領頭羊。如今轉戰政壇,這份改變的勇氣,更盼給學生一些啟發。」

談及初入立委職場,柯志恩每天接觸立委、政府官員等各領域人才,討論範圍也拓展到民生、國防及外交等議題,過去僅是透過新聞了解「國家大事」,如今得親自面對、研究,且決策牽涉太多領域的問題、影響面向更是深遠,因此目前還在持續學習與進步。

柯志恩身為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一員,她將自己定位為專精教育領域的立委,並表示,會持續監督政府在不同教育階段的資源分配,例如緊盯「五年千億」高教經費、12年國教資源分配,以及整合資源投注偏鄉等。此外,技職學校發展、產學合作的法規鬆綁及活化教學,也是她未來關注的焦點。柯志恩體認到,「一位影響政策的人,每一次發言都要對議題研讀更加透徹、清楚自己的論點。」

她打算運用媒體經驗結合教育領域專業,讓法規上的艱深用詞經過整理,成為白話易懂的文字,並運用臉書把這資訊、知識傳遞給更多人,進而協助大家了解政策內容。柯志恩也認為,現階段有些法規或政策,與實際情形有落差,盼未來能透過立法、修法回饋教育領域。

現於柯志恩國會辦公室擔任工讀助理的林蕙君說,委員研究法案時,會保持專注、要求旁人勿擾,她形容「在我眼中的委員,做事態度如學務長時一樣疾如風、追求效率與準確,也會帶領團隊使氣氛和樂、彼此感情都很好!」

目前親子關係、偏鄉孩童是柯志恩關注的議題,除了積極赴偏鄉小學考察,也曾向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請益,最近則力推「國民心理健康法草案」,柯志恩在臉書粉絲團說明,當各種社會事件發生後,受傷者雖得到相關醫療措施,卻沒有關切事件造成的心理衝擊,現存法案常在事後補救,缺乏預防的機制,政府應從前端介入,讓人民免於恐懼,掌握更多正向因子。

回憶首次立院質詢,柯志恩雖然上台時會緊張,「但身為媒體人,看到麥克風就是我表現的機會!」並進一步說明,「當時許多網友一面倒的批評國民黨,但在聽完我質詢後,許多網友回應『還好國民黨有這個委員!』這些關注也代表了我的努力頗獲年輕人肯定。」

柯志恩也觀察到,每個立委有不同的發展策略,自己的優勢在於清新面孔和不分區立委的身分,不同於其他區域立委想擠進交通、經濟委員會,為地方選民謀取福利,少了選區壓力,讓她更可以在專業領域上做更好的發揮。柯志恩體認到,許多政策有待推動,為顧及財政跟民眾需求,並從中取得平衡和雙贏的局面,才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對於求學中的莘莘學子,柯志恩建議「首先要能專心上課,你得在課堂中有自己的看法並反駁老師論點,才能培養為想法辯護的勇氣。」她期勉同學多看新聞、了解發言者論述,進而訓練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

NO.1004 | 更新時間:2018-03-30 | 點閱:105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8 20:16:20
  • 線上人數: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