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16-12-22

【卓爾不群】國藝獎19屆得主 吳瑪悧 從社會雕塑探索藝術實踐

【記者廖吟萱專訪】「我想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做出不一樣的改變。」這是本校德文系校友吳瑪悧近十年來從事社會藝術的動力之一。日前榮獲第19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獎項的她,也是首位女性獲得藝術類得主,她以「社會雕塑」概念,成功地「讓藝術走入社區」,帶領一群藝術家致力於社區藝術、社會議題與環境生態等文化理念。

吳瑪悧的大學生活非常精采,參與《淡江青年》校刊的採編工作、投稿《淡江週刊》(《淡江時報》前身)、參加過各種文藝營及創作比賽、曾獲得五虎崗文學獎的肯定,她笑著說:「當時,每天與同學坐火車、從克難坡上下學,雖已畢業35年,同學間仍保持聯繫,多虧了那段時光。」她自認不是認真的學生,「當時臺灣政治環境風聲鶴唳,但是淡江仍然保有自由奔放的校園風氣,尤其是王津平、李元貞、梁景峰這3位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多,大三時還受到李元貞老師的鼓勵參與劇本寫作、戲劇演出,延伸出對美學藝術的探索,因而修習建築系的雕塑課程,開啟我的藝術創作之路。」

1979年自德文系畢業後,隨即遠赴奧地利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雕塑系留學,但因難以適應生活環境及教學模式,轉往德國杜賽道夫藝術學院並於1985年取得專業文憑。留學生涯中,吳瑪悧深受德國知名雕塑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的「社會雕塑」概念影響,她說明,社會雕塑有別於傳統藝術作品的概念,跨越材質、形構等,「這對我影響很大,我們可以把社會當作『雕塑』來進行,這讓藝術表現形式變得更沒有局限;舉例來說,我們談話時讓你有收穫,進而被啟發,接著影響行為擴大到整個社會,這就是『社會雕塑』的概念,是透過言語來雕塑。」

身軀嬌小談話溫文,內心卻蘊含著巨大的創作能量的吳瑪悧以探索知識為本,突破限制,掌握結構並層層理解問題背後意涵;她以「社會雕塑」進行跨媒材對話、跨領域藝術、影像藝術與女性藝術等多元藝術創作。早期以「紙」作為雕塑材質來創作視覺美感作品;自2000年開始進行社群藝術計畫,如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共推「玩布工作坊」、在嘉義縣策劃「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和淡水竹圍工作室交流中心辦理「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等,她從過去批判的角色慢慢轉變為關懷社會的實踐者,讓藝術介入改變環境,探討社區聯結與群眾在地意識,以環境探索的藝術行動,發展當地的特色。她分享,這些都是社會雕塑的延伸,「透過社會批判讓我了解,藝術本身是無法反映的社會現況,雖然揭露本身是一種批判,但是長期下來又覺得力不從心,我希望更能實際去做、去改變。每個行動本身都是在進行探索,行動可以創造契機或因子,讓更多人加入,讓『問題』被發現和理解,透過參與而帶來改變。至今都還在探索和嘗試中!」

在「玩布工作坊」的藝術行動中,她帶領著社區媽媽們,透過布藝的創作,一同探索女性的心靈世界與生命的歷程。吳瑪悧引導大家整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心靈被單》的作品;《裙子底下的劇場》則透過製作內衣褲,探討女性的身體與情慾,甚至親密關係;《皇后的新衣》是從衣服去探討女性的自我認同,在紀錄影片中,可以看見學員從分享對衣服的喜好、結婚照開始,敘述穿禮服拍結婚照當時的感覺,讓這些媽媽們表達出自身內心的渴望,並親手設計縫製一件快樂的新衣。在成果發表時,媽媽們穿上自己的作品,勇敢地展現自我,分享創作的心得與喜悅。

除了藝術實踐者的身分,現任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的吳瑪悧,更是教育者,帶領學生進行「舌尖上的旗津」藝術創作計畫,透過了解旗津在地人文的歷史演變及生活沿革,先從食物為出發點,打造一處實體「旗津造咖」場地,將以藝術展演等形式,希望讓高雄最早發展的地方再度活絡起來,讓人們更深入認識旗津。

問及獲得第19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的得獎心情,她自謙:「成就從來都不是僅限於個人,是走在前人的努力中,我只是幸運地被發現而已。」

她想分享給學弟妹的經驗是,不管想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就要多嘗試,知識不應該有界限,要不停突破限制,去發掘不一樣的可能性,也不用怕未來與現在所學的有所不同,她原以為當年的自己會走上戲劇領域,但現在的「藝術行動」也讓她以整個社會當作劇場,成為不受局限的藝術天地。何況學習藝術,作品並非只是唯一的表現,自身的行為也是藝術的展現。

NO.1023 | 更新時間:2018-04-19 | 點閱:143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3:17:34
  • 線上人數: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