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代誌 2017-01-05

【校園話題人物】建築五陳彥詮 田野調查 記錄淡水變化進行式

【記者劉必允專訪】「身在淡水,我想找出、寫出在地人想知道的故事。」目前擔任《淡淡》半年刊總編輯的建築五陳彥銓這麼說。

5年前,陳彥銓剛升上大二,在參加一場建築相關的工作坊後,「我很想找回對生活、對土地的感覺。」此時,恰巧看到中文系田野調查研究室的招生資訊,他便加入了。

「田調室的研究,強調走出校園,走入在地文化。」陳彥銓從此一頭栽進,「我喜歡與團隊一起深入淡水,由於採學長制,是中文系林哲謙學長帶領我入門,透過學長姐的指導與田調紀錄片的拍攝,對淡水、對田調,從模糊的認知,逐漸加深輪廓,變成具體形象。」他說著自己在田調室的成長,「從鏡頭下,我看見地方百態,清水市場的肉販、自來水廠附近的仁愛街等等,很喜歡這樣用影像記錄在地文化。」除了影片,他們更希望有完整的文字記錄,「我們開始在成果展中加入手冊的製作。」

未料,這本起初只是附屬於紀錄片的手冊,卻發展得越來越獨立,陳彥銓笑說,「透過紀錄片的經驗,我開始分析刊物該如何定位、定題。」他接著說,「我覺得辛苦努力的成果不應該像煙火般短暫綻放」,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淡水,「便開始思索刊物的發行,也許是傳遞內容的切入點。」《淡淡》的雛型便創生了,目前更成為田調室的成果展現。

陳彥銓提到完成一本刊物的辛苦,「剛開始,我以為製作門檻不高,殊不知要考慮的層面很多啊。」但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學長姐們知道我要摔倒了,他們著急地提醒、忍住不插手,只為讓我學習更周延的思考,也學習帶領團隊。」

他感恩地分享,「整個編製《淡淡》的過程中,獲得的幫助遠比遇到的困難還多。」陳彥銓在第二期的刊物中放置回函卡,回收張數令他感動,「其中最多的是感謝我們能將淡水記錄下來,也有些讀者建議內容應更深刻且正面思考。」正因為這些意見,讓他與團隊理性地去思考這本田調刊物的走向與定位,「不然田野調查與刊物,都很容易淪落為只屬於我們自己的熱情。」

對於《淡淡》未來規劃,陳彥銓表示,「前發行人周彥文老師十分關注淡水水文志的主題,所以下學期的成果展中,田調室將會展示水文志的計畫。」透過水文資料來研究淡水的農業發展,藉此讓大家認識淡水市郊。

陳彥銓笑說,「建築系與田野調查的專業訓練,讓我學習到不同面向的知識。在田調的這幾年,那個寡言的我,已被訓練成能對學弟妹講課兩小時,也訓練我對發現事件並加以整合的能力,以及對架構的掌握及分配,更有助於我在建築系的學習。」他希望有更多同學加入,讓田野調查研究室更茁壯。

NO.1025 | 更新時間:2018-05-03 | 點閱:104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