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 2017-05-18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三】第三波提升 建立學術聲望

■文/趙世勳 整理報導;資料、圖片來源/《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淡江影像60》、校園素材庫、總務處、本報資料與照片

第三波提升時期(1996-2005年)係指本校46週年校慶,覺生紀念圖書館啟用日起,提升國際學術聲望,與國際學術接軌的時代。本校在校務規劃面臨轉型提升,積極推動各地區成立校友會、凝聚校友向心力,並在臺北成立校友總會,團結校友力量回饋母校;設計多元核心課程,培養學生具有未來前瞻的觀念;整合跨領域資源,創設學術研究中心。

因應國際化潮流,大力推動大三出國留學;辦理華語班、遊學團及舉辦學術演講活動;積極推動兩岸的學術交流,成立大陸研究所與大陸重點大學聯合在大陸和臺灣輪流舉辦兩岸高等教育會議、管理科學會議等,促使本校邁向國際化、資訊化和未來化的新紀元。

覺生紀念圖書館啟用 資訊化新紀元

1996年,覺生紀念圖書館落成,前棟9層樓高,作為圖書館使用,以全日開放成為引領大學圖書館的新趨勢;後棟11層樓高,提供教室、教育發展中心使用,10樓則為覺生國際會議廳。圖書館規劃以「資訊化」為目標,網際網路之設置可供1,400位使用者同時上線,為全國首創,當年啟鑰典禮邀請到前副總統連戰蒞校,並與創辦人張建邦伉儷一同合影。

圖書館的啟用象徵本校邁入第三波資訊時代新的啟航站與里程碑,當年適逢46週年校慶,張創辦人提出淡江第三波的理念與發展架構,並在本報第307期以「淡江第三波」為題,說明實施理念:「在二十一世紀來臨的前夕,我們面對變化迅速的多元世界,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不能不有所警惕而有所行動。我們深覺慶幸能站在這跨世紀的轉捩點上,迎接挑戰,為歷史作見證,為未來創新局。」

另一表現第三波積極效應則是教育市場上的「馬太效應」(Mathew-Effect)理論,旨在使高等教育領域中,辦學越好的院、系、所獲得更多的獎助,以帶動學校院、系、所之間的良性互動與競爭,進而提升學校的學術聲望,以爭取政府及社會各界更多的肯定與資源,促使學校辦學更具特色。

鏈結校友資源 創設學術研究中心

1997年9月,時任校長林雲山與兩位副校長張紘炬、張家宜等師長,帶領新生爬上克難坡,為接續之「開學典禮暨入學講習」暖身。克難坡是本校初創時進入校園的必經要道,此項巡禮也是考驗同學克服困難,期許大學新鮮人秉持校訓「樸實剛毅」的精神求學,自此更成為淡江新生特有的開學經驗。

1998年,本校全國校友總會在臺北校園成立,為第一個向內政部登記有案的全國性大專校友會,張創辦人於成立大會致詞,期許校友會能凝聚校友向心力,未來在社會上更具有影響和競爭力。

本校為加強爭取校外合作計畫案,鼓勵老師積極參與研究計畫,正式成立大氣環境及風力工程研究中心、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國際問題暨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建邦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等12個學術研究中心,藉此整合跨學術領域之研究,更盼能提升學術能量和國際能見度。

科學館、化學館整新啟用 館舍更加完善

1999年,順應理學年,騮先紀念科學館完成了內部整修工程,鍾靈化學館也在經歷五年的規劃、設計和施工,終於在同年年底整新啟用。當年適逢本校49週年校慶,舉行鍾靈化學新館落成典禮時,由前副總統李元簇、時任校長張紘炬共同剪綵,李元簇推崇本校為因應教學與研究需求的貢獻。

化學館於1957年開始興建,其後歷經數次擴建,目前有地下一層、地上6層,主要用途作為教室、化學實驗室、研究室、圖書館使用,除了配備有精密儀器,2、3樓設有化學專業電子化圖書館及化學教學實驗室,新館的落成促使理學院之教學研究邁入新紀元,亦為本校學術聲望開創卓越的領先地位。

館內的兩株大榕樹默默地陪伴各項擴建工程順利進行,成為化學館的特色景致之一。隨著化學新館落成啟用,原由書法家于右任親書的「鍾靈化學館」大理石門匾被重新鑲金、安置在新館正門;前校長張驚聲的畫像也重新鑲裱、嵌入大廳牆上,融合了新舊元素,彷彿一同見證了學習環境與空間的蛻變。

紹謨游泳館、文錙藝術中心啟用 體育美學大躍進

2000年,文錙藝術中心落成、啟用,象徵本校藝術教育在此扎根,由前總統陳水扁與創辦人張建邦共同贈與藝術中心的匾額題字「育才弘藝」揭幕。除了眾多嘉賓蒞臨,本次藝術中心特別舉辦「千禧年新紀藝術首展」,展出一百多位藝術家捐贈的藝術品,知名藝術家顧重光、李錫奇、周澄等人皆受邀出席典禮。文錙藝術中心的設立,讓優美校園增添人文藝術氣息,更盼培育全校師生文學藝術創作和美學鑑賞的能力。

2002年,為慶祝52週年校慶,紹謨紀念游泳館、文錙中心音樂廳相繼落成,為本校體育和藝術教學,樹立一新里程碑。當年兩館舍之落成典禮由前副總統李元簇主持,聚集創辦人張建邦、董事長張姜文錙、校長張紘炬、學術副校長馮朝綱、行政副校長張家宜共同剪綵,並揭開一連串精彩的表演活動。同日,三化藝術牆在驚聲廣場入口處完工,其設計理念不僅讓本校師生體會國際化、資訊化與未來化寓意深遠,三化更是淡江永續經營與發展的根基。

紹謨紀念游泳館6層樓高,聳立於克難坡之巔,正面為玻璃帷幕,可遠眺淡海晨曦,晚照盡入眼底。泳池設於4樓,池長50公尺、寬18公尺、8水道,設備現代化、擁有殘障入水之斜坡設計,就體育教學環境而言,當年為國內各大學所罕見。

文錙音樂廳觀眾席可容納252個座位,作為室內樂、獨奏會、樂團、小型舞台劇、演講、電影放映等多元用途,全廳以高標準室內聲學材料設計,擁有專業舞台燈光、錄音、錄影、廣播及視訊系統,不僅是絕佳的表演場地,更是設備完善的錄音室。

治校成績卓越 屢獲外界肯定

本校治校成效斐然卓越,由國內到國際認證、獎勵事蹟不間斷。2003年,本校通過環境管理系統ISO14001認證,稽核員除讚許本校擁有美麗環境良好基礎,也期望本校維持對環境管理的高標準。2004年,本校因校務資訊系統推行e化有成,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的「BS7799國際資訊安全稽核規範」,並獲頒BS7799資訊安全證書,由該協會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高毅民授證時表示,「淡江確定為臺灣第一、全球前三名獲頒證書的學術研究機構。」

除上述校內環境管理和資訊安全完善,亦積極推動國際化成果。2003年,本校參加行政院研考會主辦92年度優質英語生活環境評審獎勵實施計畫,獲得特優獎,委員評審團針對校內各樓館和路牌標示、資訊網路、導覽、服務及諮詢等雙語化程度進行瞭解,並參觀圖書館歐盟文獻中心、海博館及國交處等單位,與交換生座談、了解本校對其照顧情形後,皆給予相當肯定。2004年,獲得92學年度私立大學校院整體校務發展獎補助計畫審查一億五千五百萬餘元獎補助經費,居35所私立大學校院之冠。

奠定成功基礎的保證年 迎向第四波

在第三波提升館舍、軟硬體建設的同時,也著手規劃健全的三環五育;其中,三環綜合了專業、通識核心及課外輔導活動3項課程,五育則是集合德、智、體、群、美5項教育。

2004年,欣逢本校54週年校慶,本校創辦人張建邦定調為「奠定成功基礎的保證年」,為即將邁進第四波,奠定了紹謨紀念體育館、外語大樓與蘭陽校舍等基礎重大工程。張創辦人更以「邁進淡江第四波」為題,在本報第561期專文中表示,「2005年蘭陽校園開始招生為淡江重新定位的第四波新起點,也是淡江重新開闢第二條S形曲線(The Sigmoid Curve)的開始。淡江應智慧的運用現有的人力、物力並爆發潛力,以及發揮淡江的歷史傳承與文化特性,加四倍努力拓展優勢,使淡江早日成為國內外的學術重鎮之一。」

NO.1038 | 更新時間:2018-05-31 | 點閱:88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7:26:07
  • 線上人數: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