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慈勵專訪\攝影】十年前曾到師大語言中心學習中文,台灣是趙黃德第一次旅行的國家,幾年前本校中文系曾到韓國舉辦研討會,當時擔任助教的趙黃德第一次接觸了許多來自淡江的師長,對於台灣,對於淡江,這樣熟悉與親切的感覺,使得他在申請國外學校攻讀博士學位時,美國、大陸、日本、台灣,他第一個就選擇了淡江大學中文系。
與他相約在咖啡館裡,趙黃德點了一杯卡布奇諾咖啡,喝了一半,我發覺他始終像是忘記要加奶油球,「這裡有奶油球可以加喔。」我這樣的提醒他,他笑著說:「在韓國我們都習慣喝黑咖啡。」果然飲食文化的不同由此可見,他覺得台灣的咖啡太貴了,味道也比較濃,「在韓國,只要台幣兩塊半就可以享受到一杯香濃的咖啡了。」
說到吃,韓國人多半愛吃辣,趙黃德也不例外,不過他也開心的說:「珍珠奶茶、牛肉湯麵、臭豆腐都是韓國沒有的。」第一次吃到這些異國小吃的他,更覺得那是人間美味。吃的文化畢竟不同,他舉泡菜為例說:「韓國是大白菜做的,可是台灣多半吃到的是高麗菜。」一般人的印象中,韓國的男人多半是大男人主義,但趙黃德卻是一個現代「新好男人」,平常只要有空,他都會親自下廚,邀請隔壁學妹們到他窩裡,吃上幾樣道地的韓國菜。
來自異國的遊子多半是會容易想家的吧?趙黃德回想起自己剛到台灣的第一天,心中除了興奮外,想家好像是不能發生的事,但畢竟離鄉在外久了,想家總會難免,趙黃德說:「父親最近的身體比較不好,我一直很擔心,晚上都睡不著。」
在這個哈日、崇美的年代,生長在韓國的趙黃德卻對中文十分感興趣,曾經重考過一次的他說:「那時候我都一直跟自己說非上中文系不可。」碩士班選擇研究宋詞的他,更加喜愛中國文化。為何會如此喜歡中文?趙黃德笑著說:「姊姊的好朋友是華僑,常聽她講中文,那時我便對中文很好奇也感興趣。」
在韓國時,因為家裡有安裝小耳朵,隨時都可以接收到中文的資訊,加上平常他十分喜愛中文流行音樂,這讓趙黃德在語言學習上進步很快。現在到了淡江,常常與學弟妹聊天的時候,趙黃德都會隨身準備一本筆記本,記下他所聽不懂的生澀詞彙,「像什麼他很機車、很炫,這些詞我還真的是第一次聽到。」趙黃德指著筆記本不解的說著,在密密麻麻的字跡下,我卻見到趙黃德努力與用功的精神。
來到淡江,沒有太多的不適應,找房子也因為有好心的學弟妹幫忙,一切都算是相當順利,不過唯一把趙黃德嚇著的是本校龐大的學生數,「韓國的學校學生都不多,剛到淡江覺得人好多、好可怕!」第一次走在圖書館前的趙黃德,對於每一棵高大的椰子樹都讓他感到興奮無比,「因為這又是韓國所沒有的。」他開心的笑著說。宮燈教室的古色古香、圖書館的透明電梯裡可以看見淡水的落日餘暉,這都讓他深深覺得淡江是求學的快樂天堂。
對於課業,其實還有許多聽不懂的地方,趙黃德卻一點也不灰心,就像當初對於熱愛中文的堅持一樣,他說:「我想聽不懂可以慢慢來,不急著一步登天,能夠腳踏實地的耕耘才是最重要的。」能夠在淡江求學,趙黃德認為這就是他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