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17-12-18

教學研究升等停聽看

過去教師升等以專業學術性研究為主,導致教師可能為拚升等而相對輕忽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效方面的研究。為協助教師適性職涯及多元專業發展,同時確保教師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並重視教學及技術應用實務之相關研究,提升本校競爭力,本校自104學年度起實施多元升等制度,引導教師專長分流,鼓勵教師投入教學及技術應用實務場域,透過專業教學與技術性產學合作相輔相成,期待提升教師學術研究,也幫助學生學習,俾利學校多元人才培育與學用合一奠定扎實基礎。

師資培育培中心主任陳劍涵於105學年度第2學期升等為副教授,為本校以教學研究升等副教授第一人,曾任國中老師的他教學經驗豐富,秉持著對教育的熱忱,加上在師培中心任教,在教學環境的引領下選擇教學研究型升等,本期將透過他的經驗分享,介紹如何進行教學研究升等。(文/廖吟萱,圖/教師教學發展組提供)

陳劍涵副教授升等經驗分享

日前,學習與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安排陳劍涵向校內教師分享教學研究升等相關準備經驗,他先拋出一個問題,「喜不喜歡教學?」他以自己為例,如果明天有課要上,同時有一份研究報告要交,他會選擇先備課。因為他覺得上課的時間是非常珍貴的,所以一定按時上課,而且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正因如此,他特別重視課堂上的時間安排,儘管現在已經稍有經驗,但還是免不了在上課前一兩天進行相關的課程內容檢視,務必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當然研究還是很重要,只是在當下,他的選擇是教學優先。

他認為考慮朝教學研究方式升等時,需先檢視自我特質與自身教學經驗,是否對於教學有足夠的熱忱與興趣。他也提到大學教師並非只能透過發表傳統學術研究論文,升等需要朝多元面向發展,因此教學研究型升等計畫,可以為擁有教學與服務熱忱的老師,提供一個更合適的管道。

陳劍涵分享自身任教科目中,在強調「國際化」的「全球化課程與教學專題」課程,帶領班上學生,透過國際組織媒合與巴勒斯坦的教師,進行線上國際交流,彼此討論國家教育型態、國際政治情勢等等的跨文化議題。陳劍涵認為透過此類方法能帶給學生有特色且創新的教育方式,能豐富學生的國際視野。後來也將此經驗撰寫成相關報告,變成創新教學的主要著作。

因此,他認為教學研究型升等是將課程教學成效轉變成有系統之報告發表,針對有興趣的問題著手,例如:課堂上之教學方法、教學教材或者教學應用的相關程式,需要有具體面向發展,並隨時配合記錄與調整。

針對教學研究升等,陳劍涵也針對幾個重要問題提出說明:

Q:「教學研究」,顧名思義要同時兼顧「教學」及「研究」?跟「教學實務」有什麼不同?

A:「教學實務」通常指透過公開授課或上課錄影接受評審,是屬於非常實務的層面,本校的「教學研究」還是屬於以研究著作升等的方式,要提出升等就需要有以「教學實務的改進」為目標的研究著作產出,作為代表著作和參考著作。但參考著作可以加入包含教學績效等的教學檔案,兼顧教學實務面。

Q:要拿甚麼作為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

A:教育學院的教師大多出書,也可以用1-2篇有份量的期刊論文作為代表,可參考各學院及人資處規則。以自己為例,升等資料開頭會附上整體資料說明,說明代表著作與參考著作是如何鋪陳,闡釋為何提出這些成果並陳述其背景原因,當然這些著作全部跟所教授的課程有關,強調教學實務的改進。內容則說明教授的課程與著作的連結,例如進行課堂的行動研究、教材教法的開發與評估、科技工具的運用、新教學觀念的引進與介紹,或與指導的研究生合作,研究生成為課堂中的TA或RA,與教師共同進行課堂研究來撰寫論文等,皆為可行的方向。

Q:教學研究著作與一般學術研究著作有何不同?要如何呈現教學的其他面向部分?例如學生教學評量、教學特優獎勵等。

A教學研究著作內容相對於一般學術研究,重點在於特別突顯教學應用與價值,通常可表明與哪一門任教科目有直接連結,並附上教學評量做為參考指標。若有相關的得獎紀錄,可透過教師發展組的心得分享、撰寫教育家電子報、淡江時報的專訪(後來彙整出版成為宮燈講堂)等;另外教學評量、教材研發報告、教學平台的資料、甚至校內外以教學為目的的專業服務紀錄、擔任研究生論文指導教授等,均可列出當成佐證資料,提供成為升等依據。

Q:假如有技術相關的報告,如國教院、科技部計畫,如何呈現?

A:如果委託單位沒有將該報告公開供閱覽,想辦法找到有出版論文集的學術研討會或學術期刊,進行投稿發表。

教發組協助精進教學結合行動研究

學習與教學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主要協助校內教師精進教學,以及提升教學品質。近年來教育部提倡多元升等,希望教師們可以透過教學的成果來進行升等,對此教發組開始思考教師在精進教學之餘,是否也能將教學成果變成研究,將之以教學研究的成果進行升等,所以自104年度開始,透過「教學實務研究補助實施要點」,補助本校教師於任教學科中進行教學實務研究,進行教學創新、研發教材及教具、投入教學研究,以增進教學品質及提升學習效益,迄今已提供30件補助案;在提供補助之餘,教發組也會安排受補助的教師進行分享,同時安排具相關經驗的教授予以協助。組長李麗君說明:「我們在分享教學新知與技巧給老師之餘,也鼓勵老師能將教學經驗,透過研究報告或成果報告的呈現,對於有志於教學的教師而言,可透過此種方式慢慢累積成為升等的資源,同時也可以將教學實務研究跟『行動研究』結合。」

所謂「行動研究」,是將「行動」和「研究」加以結合,讓實務工作者針對自己的工作提出問題並進行研究,從而改善工作狀況。這種行動研究,主要是在引導改善實務工作,解決實際問題,並增進實務工作者本身對工作的進一步理解。將之應用在教學實務研究上,則是教師將課堂作為實踐場域,先釐清課程問題及改革或創新需求,從而擬定改善方案並加以執行,透過評估實施成效,提出反思與修正,最終完成研究或成果報告。如果教師想升等時,這些除可成為自身代表作,也可記錄教學歷程。

李麗君更提醒,「教發組除了不定期舉辦教師研習、工作坊等相關課程外,針對教學研究升等,也特別安排『駐點計畫』,邀請在教學實務研究方面具豐富經驗的教師包括教政所所長薛雅慈、師培中心主任陳劍涵、課程所教授陳麗華與張雅芳,提供本校有心精進教學或想申請教學研究升等之教師相關經驗分享及諮詢服務,協助教師們的目標更加順利達成。」

NO.1055 | 更新時間:2018-04-22 | 點閱:117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