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17-11-27

【產學合作圈】陳麗華 學術協作實務共好提升

文/張洋、攝影/陸瑩

研究緣起

一個完善的教育,若能自基礎穩固札根,對於整體教學效果提升自是事半功倍。重要的一環,便是優化學習環境。透過研究與在地學校協作的經驗,課程所教授陳麗華希望能夠在學術與實務結合下,慢慢改善在地學習環境,提升教學品質。「我們應該將所學的東西協助現場,真正的去實踐出來。因為我們知道太多理念、理論,但是需要有實踐的場域,所以這種合作其實是非常符合學術發展的一種趨勢。」

陳麗華長於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長期關注社會議題,認為學校教育應該與社會連結,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是實踐社會的基礎,社會參與和實踐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強調研究得發揮實質的效用,所以幾乎每一個計畫案都會與學校合作,將研究的內容與想法,透過課程的設計加以實施。然後將成果製作成教學影片並予以推廣,讓更多的學校可以採用、吸收,因為要做出一些成果通常需要一些時間來驗證,所以計畫案通常都是三年期,因為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出一些成果,並逐步了解成長的地方在哪裡。在計畫案的內容方面,陳麗華覺得教育是環環相扣,國中小的學習會直接影響到高中,甚至大學,所以她設計的教科書大多針對國中小的學生為主。

除了增進學校教學成果,陳麗華也十分關注協作學校的教學資源。因為地域關係,她的研究案通常選擇與淡水地區學校進行協作,然而相較其他地區來說,淡水資源相對有限,所以在她擔任課程所所長時,都會儘可能的將自己掌握的資源轉介給這些伙伴學校,例如有外國學者來訪,她會將這些學者引薦至這些學校,透過淡江的國際化資源分享,讓這些學校的學生們透過交流拓展國際拓展視野,當然也有機會反饋回來,對淡江招生有所幫助,一起共好提升。她覺得如果能透過分享,讓學生變乖了,學習能力變強了,自我認知和自我檢討的能力提升了,等到他們上了高中、大學,就能有更好的表現。

研究領域

陳麗華的研究領域涉及廣泛,從一開始的「精熟學習」、「批判思考」、「反省性教學」、「社會科教學推理」、「族群關係課程」,到近年的「公民行動課程」、「全球觀課程」、「社會設計」、「企業的社會責任」等,其實是來自於性格使然。她覺得做研究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因為好奇,遇到問題時會動腦思考、聯想,進而一頭栽進研究的天地。「好奇、學習、吸收對我來說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塊,好像只有在做研究時才會發現自己好像擺對位置,整個人都活起來了的感覺。」這是她對研究的註解。只是在該研究告一段落之後,陳麗華就會被另一個主題所吸引,「我不喜歡因循常規,對於問題我把它視為挑戰,視為探險活動,並且樂在其中。我認為自己是開創者,能廣納多元的思維,但是不擅長守成。」儘管研究的主題不同,但其實每個研究對陳麗華來說都是一種螺旋累進的概念,因為累積了許多的研究經驗,才有辦法在發現新的主題時投入進行研究。

參與活動並從其中發現研究問題也是陳麗華的研究風格之一,她曾經因為大學時期參加山地服務隊而開始探討「族群教育關係」,國際志工及移地學習的經驗也可以發展成「本土與全球課程」的系列研究,甚至因為學生無法完整地向外國人介紹臺灣,讓她做了一個「臺灣意象」研究,希望協助國高中生進行國際交流時能清楚地介紹臺灣。近年來跟著本校未來學所參加未來學年會及工作坊,讓她思考想要以未來學觀點,規劃一個從小學到高中的一貫課程,讓學生從小就開始培養未來的視野,強化他們對未來規劃的想像與能力。陳麗華覺得淡江的未來化是三化之一,也有很好的底蘊,透過專長來規劃似乎是她應該盡到的責任,也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除此之外,她也可以藉由一個反思的視角,透過檢視自己的工作來轉化成研究主題,她稱之為「雙頭鳥」的角度。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也要思考自己在工作職位上是否有需要精進的地方,必須將研究成果和實質效益做整合規劃,這樣才能將自己所學,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陳麗華覺得自己是個很正向的人,遇到困難時就努力突破或是轉個彎,所以研究過程中,其實不容易遇到瓶頸,唯一比較難忘的是在寫博士論文時,資料蒐集完成後的一年半間寫不出相關的內容,因為儘管資料很多,卻理不出一個頭緒,無法用一個完整的體系來呈現。後來她到花蓮參加國際研討會,剛好遇到一個剛從英國回來的年輕學者提出一個社會結構的想法,這個想法幫助她理出一個非常棒的角度順利完成論文。後來她會在沒有申請計畫案時出國進修或放鬆,給自己沉澱的機會,然後思考出新的主題。陳麗華也說,這和宗教信仰多少有些關聯在,接觸宗教之後,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在反思,強調人生有很多是需要學習的地方,然而這些學習的地方,都需要去沉澱,去靜思,才能悟出其中的知識和道理,也說明遇到問題之時,有時候要換個角度換個思維去想,可以發現很多不同的新東西,而如果只是在同一個地方鑽牛角尖,根本於事無補,不過是鬼打牆罷了。

研究展望

陳麗華非常感恩前人走過的痕跡。博士論文口試當天的早上,剛好得知六張犁無主公墓所埋葬的多是因為白色恐怖而亡的知識分子。社會科有很多是屬於意識型態的東西,老師如何要衝破這些禁忌去教導學生其實很困難,但那時的她竟然能夠放膽的用一個社會學的批判理論去詮釋自己的想法。她歸功於許多前人的犧牲,讓臺灣能夠民主自由到能讓一個博士生放肆的去討論一件事情。所以,陳麗華希望透過研究結果發揮實質的影響力,來成就周邊所屬的環境,讓這個環境能夠變得更好。她談到最新的研究主題「全球化與企業責任」,企業是社會生活當中,頗為重要的一環,社會長久的穩定,與企業密不可分,台灣前幾年爆發的食安問題,讓自己身為台灣人有些蒙愧,同時她也開始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之重要,公民可以不用是企業的一份子,但必須時刻監督企業。所以她希望能設計一個教材,能夠讓老師有系統的教學並提供學生思考一些新觀念,希望透過這個方式引導大眾能從學生時期就培養並懂得如何監督企業。「人應該是要去參與社會生活,而不是適應社會生活。」陳麗華期許同學,每個人應該盡到自己最大的社會責任,應該盡自己所能,去做好每件事情,讓自己所處的組織、機構、環境甚至社會變得更好。

合作單位回饋

淡水區忠山國小/校長彭增龍

陳麗華老師長期關注社會議題,並積極投入社會公民研究,本校與陳老師合作「社會設計」與「孩子公民行動」的課程,幫助學生在社會理解上更進一步,也讓孩子理解其實校園就是個小型的社會,讓孩子透過參與公民行動明白社會公民的重要性與社會責任。期待之後能夠再次與陳麗華老師合作。

時任淡水區坪頂國小/校長蘇穎群

陳麗華老師深耕於課程規劃與研究,講求實務與學術結合,必須學以致用,更強調導師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在校園生活如何與人溝通並學習做人處世之道,非常感謝陳麗華老師的專業教導,期望日後能有機會再次攜手合作,共創雙贏。

透過雙頭鳥模式反思 同步提升工作與研究

我自己定位是課程與教學的專家,特別是我體認到課程領域的研究,必須跟現場的實務結合,所以我的計畫案通常都跟課程的規劃與實踐有關,只是有時是全球教育,有時是公民行動或企業社會責任等不同主題。我認為將所學的專業協助現場並真正的去實踐出來,才有意義。學校老師們的工作其實也很忙碌,如果有大學的教授跟他們一起合作,對大學教授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學習。因為我們知道很多理念、理論,但是需要有實踐的場域。所以這種合作其實是非常符合學術發展的趨勢。

我自許是社會重建主義的信徒,或許想要帶給教育現場的改變,在短時間不可能立竿見影,但就長時間來說,可以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我有個毛病,就是我容易喜新厭舊,一個主題研究到了一定的階段,腦袋就會不斷構思翻轉,然後自然而然轉換到另一個研究主題。不過主題通常都會圍繞著課程教學做思考,希望可以帶給國內教育界更多的協助。就另一個角度來看,喜新厭舊有助於我開創研究場域而言,因為我發現一些新的主題,就投入研究,完成一定的結果後,再朝發現另一個新的目標前進。每個研究其實也不是憑空掉下來,而是一種螺旋累進的概念,因為累積了許多的研究經驗,才能信手拈來做一些連結與想像,從而建構出新的主題,持續投入研究。

儘管我常常申請研究計畫,但偶而也會想讓自己休息一次;通常沒有申請計畫案時,我會出國去進修、放鬆一下,或做些跟自己專業無關的新奇探索活動,讓自己沈澱一下,做些思考,然後發現一些新的、有趣的研究主題。我的社會性很強,也會去參加一些社會服務活動,例如,帶學生出國做志工或移地學習等,而且我參與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試著把它變成一個小型研究,原因無他,就是當自己參與的活動可以轉化成研究時,自然會更認真的思考、規劃與執行,而獲得更好的成效。當你在參與一項工作時,如果能另外以一個研究者的視角來檢視,就可以藉由研究者的思維,不斷修正自己的工作。我喜歡用「雙頭鳥」的隱喻來說明這種心智模式,就是做研究或工作時,確保自己既有工作者的頭腦,同時也有研究者的視角,一邊埋首工作,一邊要時時跳出來觀看和反思自己的作為。

1993年我博士論文口試當天的早上,剛好報紙揭露六張犁無主墳墓是許多白色恐怖受難者埋身處所,我不禁放聲大哭。我體悟到:我所專研的社會科教育涉及很多意識型態及禁忌,老師要衝破這些禁忌去教導學生甚麼是真實,其實是很困難的。而我竟然能夠用批判理論去詮釋我的論文。我想到自己能夠如此放肆的用社會學的角度去批判一些教育現象,不是因為我很厲害、我很勇敢,而是許多前輩前仆後繼的反抗與犧牲,讓臺灣的民主自由逐漸發展成熟到一個地步,讓一個博士生如此毫無顧忌地討論一些在過去是要殺頭的禁忌。這也是後來我為什麼樂於跟人分享研究經驗及想法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永遠紀念我們是活在前輩的恩澤中,你能做的回報就是無私的傳承。

每一個人被安排到一個位置,絕非偶然,一定有它的意義,你就是要去成全那個意義,去發揮該有的影響力。這不是適應,而是要參與其中,這樣就能讓我所處的組織、機構、環境,甚至社會變得更好。

NO.1052 | 更新時間:2018-04-23 | 點閱:102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