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的學習環境無拘無束,只要該修習的學分都拿到了,其餘時間我就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大學時期對臺灣史和儒家典籍很有興趣,也從中國哲學思想了解五四運動後的世代變化,我認為中文系學生應該要理解發展脈絡,為學習文學扎下基礎。
記得大學時期,曾在校園演唱會聽到歌手林強在學生活動中心高唱「向前走」一曲,歌詞直率又貼切,對於鮮少聽到自創臺語歌曲的年代,我的內心受到鼓舞,因此萌生臺語歌曲寫作的念頭,當時與林生祥、鍾成虎攜手以「阿爸彼兩甲地」獲得全國大專創作歌謠青音獎第四名。我當時使用臺語漢字和羅馬字創作,就是參加「台語文社」和在中文系陳恆嘉老師「台語概論」課堂上學習的知識。
我很感謝大學時期的基礎課程,為我建立起深厚的文學基礎,且淡江自由學風給予學生獨立自主的空間,讓我能盡情探索課堂以外的知識。如今倘佯在文學領域,慶幸當年遇上臺灣解嚴與本土化浪潮,讓我們有機會共組讀書會,閱讀到魯迅著作、民間信仰及原住民史籍等讀物。如今踏入社會,我比起一般人更具有視野與觸角去了解臺灣民間傳統文化,因此我更希望語言能平權,而我也經常以臺語漢字在社群網站發表隨筆、分享時事及生活經驗,自覺應該要發揮影響力、為母語戰鬥。
鼓勵學弟妹學習專業,更要培養思考邏輯和問題意識,相信在校循序漸近有系統的學習,會讓路途走得順遂。年輕人不要害怕繞遠路,像我小時候學鋼琴,雖然沒有成績斐然,但我依然要求自己規律地練習琴藝,這是一種自我鍛鍊,對我作詞也有相當助益。我到各地演講常以《論語》中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句來勉勵後輩實事求是,誠實不虛假,更期許大家以此為「中心德目」,仔細思索未來並付諸實行,這才是「誠實」的對自己負責。(文/丁孟暄整理、攝影/丁孟暄)
此文源自第1070期,網址:http://tkutimes.tku.edu.tw/dtl.aspx?no=49048 。
NO.1090
| 更新時間:2019-08-13
| 點閱:1223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