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之窗 2024-08-22

涼秋未至 暑韻猶存 賽博頻道帶你感受處暑面貌
湖水秋聲輕淺似夢,秋韻如酒醉人,青蘿白石可臥枕,時序近「處暑」。晨起沐浴秋光,一抹新涼瀲艷入眸,教人略感夏衣單薄。這時節反映著氣温起承轉合的變化,曉山翠蔓如畫,是時空裡的清喜。
儘管暑氣漸散,但秋老虎威力猶在臺灣領空盤旋,「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8月未央,熱氣餘威不亞於酷夏,高溫還將蒸騰一段時日。俗諺生動地總結:「秋老虎,毒過虎」、「處暑猶然似當夏」與「處暑,會曝死老鼠」等等。
節氣是凝聚先民智慧的時空座標,二十四節氣中排行十四的處暑為秋天第二個節氣,約在8月22日至24日間交節。2024年8月耿皎月華熒爍、松桂飄搖蕭瑟,湧溢著清冽縹緲香息,「處暑」於22日亥時薰馥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本義是止息,斯時三伏天已過或近尾聲,難熬的酷暑將逐步退伏潛處,轉為涼爽季節。「處暑寒來」氣溫趨降,微弱冷空氣漸進影響臺灣。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小暑、大暑、處暑。三暑與三伏均標誌著高温炙熱,時間軸和温度軸的曲線一致:暑天來,伏天到;伏天消,暑將盡。暑熱緩慢消退,浮生渾不覺的涼氣正似一縷風無聲穿過,又像絲絲流水無息浸透。
似夏非夏,已秋不秋的處暑,三候分別是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這11字是先民觀察心得:小暑時節振翅長空練習搏擊的鷹鷲,此時正為過冬而大量捕獵,鷹鷲似乎將獵物陳列,未即食,宛若人們供奉祭祀神靈先祖般,敬畏天地生命。人生何短幾多秋?熾熱陽氣催熟萬物後收斂,蕭索之氣伊始縱深瀰漫。但也正是農作物黃熟的收穫季,曾經的翠綠轉幻一色黃澄,飽滿的稻穗斂首面向自己的根。秋之飭肅乃為冬之休養,生息蓄銳中更新萌生。元稹《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詮釋著節氣物候的稱意舒心:
#### 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 #### 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 #### 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 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
這調變季節,嫋嫋涼風生,雲捲雲舒草蟲低唱,滿眼都是熟稔莊稼,秋風中生機勃勃。元稹自若斟酒淺酌撫弄琴弦。怎一個秋字深邃難解?!處暑來,日子舒徐了,慢活出醇香真滋味。
空山新雨帶嵐,雨聲如歌涼秋。歷代士人不僅重視節氣,且深諳季節轉換間氣溫升降、物候代謝、天地運行道理。人間迎新涼,怎一個秋字魅力繚惹?!不妨看看與處暑同行的詩人帶著時光記憶,以詩的語言,營造獨屬處暑的安然……
晚唐文人中有兩位彼此引為契友的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時稱「皮陸」,其唱和許多詩作。皮襲美曾寫10首詩贈陸龜蒙,《襲美見題郊居十首,因次韻酬之以伸榮謝・其八》即陸龜蒙回贈之一,筆墨疏淡,用典自然,處暑天讀此詩尤感閑淡隨意:
#### 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 #### 上階來鬥雀,移樹去驚蟬。 #### 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 #### 黃金如可化,相近買雲泉。
陸龜蒙飲譽文壇,卻終身以農為業,雖以隱士自詡,卻懷儒家之志。處暑日身體不適,勉強披衣坐起,散步間感受節氣變化。看雀鳥輕靈鬥嘴、樹蟬朗聲鳴噪,這無限活力一掃甫里先生身心疲憊。世間多不平,與其悲懷不如笑看。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詩人感悟著人生樸素哲理。
經歷漫漫苦夏,鵠望秋雨滋潤滌淨,那是暑旱焦躁後的喜悅,是塵埃落定的靜好。秋雨紛揚,沒有春雨的旖旎嫵媚,沒有夏雨的磅礴淋漓,卻有獨特的沁清幽美。宋代王之道《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寫夜晚聽到簷滴聲,一場及時秋雨解除旱情,帶來秋收在望的喜悅:
####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 #### 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最教我艷羨的莫過明代文人張穆,縱覽其《處暑》一詩,閒適的山居處暑天躍然紙上,讀來靜氣安心:田間少了勞役之累和公職之擾,鄰家藏書可借閱,山中集市可打酒。無聊時便恣意安眠,夢遠情更長。怎一個秋字自在難罷?!張穆年八十餘仍健步如飛,聽秋雨慵懶入眠,應是最愜意的渡秋方式: #### 一歲頻過處暑天,單衣林麓勝情偏。 #### 田無負郭供公役,鄰有藏書借為編。 ####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種桃先。 #### 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床恣意眠。
處暑若再逢七夕,那就愈發教人感慨,雍正帝按捺不住詩情,寫下《七夕處暑》。七夕圓滿多少相思相聚夙願,處暑也渲染幾分繾綣。胤禛下筆氣魄壯闊,著眼天上人間,差人擺下「瓜葉宴」,象徵瓜瓞延綿、帝業永傳: ####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夏盡有秋,經歷時光淘漂沉澱後,喧囂盛夏終化作恬靜初秋,是繁華盡處的殷實坦然。處暑,終止亦真亦幻的追逐,所有苦熱顛簸都至此而止。舉杯敬時光!我欲如鷹般俯視所有的迷蹤叉路,鳥瞰魂魄懸浮盤結的盲點,縱目千折百轉膠著的困境,看清經緯與方向。
芳汀阡陌秋韻輕酣踱步,誠願您用蘊蓄一夏的熱情,開啟深隱在季節裡的奇麗,奔赴光華和暢的秋日:仰望是天朗氣清的蒼穹,俯首是夢縈旖旎的思念,迎面是可遇可及的溫慰,放眼是福糧豐碩的恩典……一切長寧無恙。(文/楊靜宜)

NO.1187 | 更新時間:2024-09-09 | 點閱:954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0-05 12:31:52
  • 線上人數: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