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新視界 2025-11-28

FedGPT認證課程吸引跨域碩博生 投入臺灣AI發展先鋒

【賴映秀淡水校園報導】本校AI 創智學院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合作,推出「FedGPT認證課程」,結合線上微學分課程及實作工作坊,計畫培訓 100 位不同專長領域的學生,成為具有實作經驗的「AI種子」。校長葛煥昭表示,FedGPT課程強調跨部門協作與工作流設計,正是培養學生系統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的最佳場域。這次合作是本校實踐「AI+SDGs=∞」與「ESG+AI=∞」校務發展願景的具體行動,並期待學生不只學會使用AI工具,更懂得在專業領域中負責任地應用AI,成為推動產業永續轉型的關鍵人才。

第1階段線上課程已於11月17日開設,招募到34位來自各學院學生。上完所有課程並通過線上測驗者,才能繼續報名工作坊。11月18日第1場工作坊有來自文、工、商管、外語、國際、AI等學院的16位學生通過考驗,晉級參與。除了大學部學生,也包括1位博士生、2位碩士生。

參與學生對於臺灣在AI的發展,展現敏銳觀察力。晉級成員中唯一的博士生,管理科學學系黃百州接受訪問表示,AI的變化太快,不管是在教育、研究還是工作上,影響都很大。她期待透過這門課程趕上AI即時趨勢:「把一些零散的資訊變成更系統化的知識,讓自己在研究和工作上能有更清楚的方向。」她特別想學到「怎麼建立自己的AI工作流」,能更自在地在中文環境中運用AI,也想了解「中文token」的部分,「期待看到在中文語境中,AI能不能更貼近我們的表達方式,也讓我們不用一直在中英文之間來回轉換。」資圖二碩士班王瓊畦則進一步提到,參與工作坊除了學習新的AI相關知識之外,以獲得認證為目標,展現企圖心。

報名線上課程的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歐洲研究博士班許妙如,參與了主辦單位11月19日特別安排的線上說明會。她表示,之前還對於ChatGPT DeepSeek等系統,因美國、大陸的研發背景異於臺灣,在使用上難免有訊息內容偏頗的疑慮,而心生疑惑。說明會後發現臺灣已出現自行研發的模組而信心大增,也分享其他同學一起加入訓練課程。她提出在歐洲雖然生活水準高,但對於人工智慧,AI科技較為保守,因此希望臺灣的模組能暢銷全球,整合目前臺灣在生產製造引領全球,AI資料發展中心可以從臺灣出發:「長遠的期待課程,除了涵蓋所有行業外,語言的使用不只是英文、繁簡體中文,更建議推向歐盟,如西班牙語、法語、德語。」日文二碩士班廖祐佳則對AI一直有興趣,這次工作坊加入了AI Agent的部分尤其吸引她,希望透過課程能更精進prompting的能力。

Taiwan AI Labs人員Sherry在說明會中說明,現階段生成式AI的出現,讓能力呈現平均化的趨勢,這個工作坊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學習AI流程設計能力,「讓自己從使用者升級為AI的創造者。」學習重點是Agentic AI,「把Agent串在一起,以後可以節省工作的時間,迎合未來企業的需求。」她也提到,Taiwan AI Labs合作對象有金融、營造等,證照在企業端有認可度。

工作坊內容會不會太難?Sherry解釋,完全不需要技術背景,也不需自備軟體,「我們要學習的是核心能力工作流程設計、程式拆解能力。」在虛擬空間執行,有引導和範例,也安排有助教協助學習。工作坊也為同學準備講義,在課前可先研讀。

Sherry也提到,工作坊以實作導向,是一套完整的企業及AI實戰訓練,評量方式也以實作成果為主。實作成果在最後一天,可延續教學環境1-2小時的時間,或創造課程以外的工作流,截圖放到作品集裡。沒有通過線上測驗和實作考核者,可以在下梯次再嚐試。同時,她也提到課程中表現良好者,有機會優先媒合實習,或受邀參與年會、科技年會、產品發表會、黑客松比賽等活動。

NO.1232 | 更新時間:2025-11-28 | 點閱:1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11-28 16:38:07
  • 線上人數: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