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詭譎多變的未來,高等教育將面臨空前未有的挑戰。教育部為了紓解來自教改的各種壓力,先是漫無目標的開放高等教育,而後又毫無政策的任其發展,使得未來大學的招生人數將遠多於高中畢業生,再加上隨著WTO的入會,國外學府亦將加入招生,使得教育市場淪為商業機制,或許美其名為開放教育市場,實際上是以教育為政治手段,隨波逐流,找不到對教育的願景。需知市場經濟可以自由淘汰,尋求優勝劣敗的生存法則,但教育是百年大計,絕不可以實驗的手段,任由人才的荒廢凋零。從人本的角度來說,每一個人的教育過程,都必須是負責而完整的,所以做好教育工作也是對人生命的尊重。
淡江大學五十年來的努力成果已是有目共睹,尤其在五十週年校慶的活動過程中,也充份展現出我們對教育的用心。可以肯定的是淡江擁有豐厚的基礎,是國內名列前茅的高等學府,短期內也不會面臨被淘汰的問題。然而,居安思危卻是我們所必需要有的憂患意識,唯有不斷的成長突破,才可能超越現況,也才不會被後起之秀所取代。
決定學校經營成敗的關鍵在於學術聲望、教學成果及招生情況。就學術聲望而言:淡江這幾年來在國科會的獎助及獎勵案件都居私校前茅,可是若以全校教師的總人數來說,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成長的空間,也就是說淡江仍有部份教師在學術研究上是有待加強的。過去我們採用獎勵措施,鼓勵教師積極投入研究工作,但是對研究工作消極的教師,卻始終拿不出有效的改善方法。教學、研究、服務都是大學教師的責任,其授課鐘點也不算多,所以對於未從事研究工作的教師,實有必要加強其相關責任。
至於教學成果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畢業生的表現,淡江畢業生被企業界所接受,成為社會中堅已是顯見的事實,學校也成立大學發展事務處,積極籌組校友會,但是擁十四萬多名校友的淡江,除了部份有心經營的系所外,和校友全面性接觸的並不多,募款情況也不算理想。除了大發處同仁四處奔走外,校內配合的程度其實是可以重新檢討的。
再就招生而言:雖然招生關係著學校的財政,但是學生的品質更關係著社會對淡江的評價,廢除大學聯考之後,報名情況也是學校聲望的重要指標。到目前為止除了被動地參加大學博覽會之外,並未見到學校有較積極而有效的作法。其實我們並不贊成以任何譁眾取寵的方式經營,如何保證就業、減免學雜費等也不必然是我們要採用的方法。可是,運用各種管道將淡江有效的推銷出去,卻是我們一定要走的方向,諸如政策性的鼓勵校友會社團回其母校宣導、鼓勵本校教師參與相關事務甚至成為其高中母校的傑出校友、與部份高中做政策性的結盟、定期巡迴高中舉辦科學營隊,藝文營隊等都是我們可以思考的方向。
在五十週年校慶的激情過後,我們應更沈潛的思考淡江的未來,尤其在多變的二十一世紀,快速的變遷已不容許我們緩步慢行,更不容許我們踏錯步伐,所以我們以愛淡江的心情提出一系列的針砭,不見得完全正確,但我們總希望可以激起些許浪花,使淡江人共同來思考淡江大學在二十一世紀的願景。(系列完)
NO.45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20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