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歡迎收聽粉紅色森林,我是雷光夏。」在台北愛樂電台,每天早上,我都會這麼向大家問安。
音樂一向是我的最愛,從高中開始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吉他,一起天馬行空的創作,到了淡江,這群同學因地緣之便(在淡江和淡專),又認識了不同的人,人生重新展開,高中時一些懵懵懂懂的想法就此實現。我們的音樂緣得以繼續,淡江自由的學風,讓我們的音樂有了發揮的空間。
猶記得大二時,我和物理系林正如、淡專黃忠岳在活動中心辦了一場創作發表會,取名「河岸留言」,自己做海報,又找吉他社朋友幫忙,忙得不亦樂乎。那時是春天還下著毛毛雨,沒想到來聽歌的同學,在活動中心外排了好長的隊,這件事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這次的發表就像一把鑰匙,讓我們知道,大家一起合作就會成功。林正如後來唸了洛杉磯的吉他學院,現在是位專業的音樂人。
之前,民歌在淡江早已開始,我們那時候算是音樂的新生時期,因為中間約中斷了十幾年,前前後後有好多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像交工樂團的林生祥釱鍾成虎,他們曾在活動中心及牧羊草坪表演,公開發表自己創作的曲子,對我們來說,與朋友一起彈吉他演唱創作曲,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在我創作的歌曲中有很多淡江的影子,第一張專輯中的「情結」,就是形容唸書時的情形。第二張專輯中的「老夏天」,是侯孝賢導演的「南國•再見南國」的電影插曲之一,「操場盡頭 是一片令人眩惑的金黃海洋 只要用力揮動雙臂 也許 就能在市街的上空漂浮起來」,獲得金曲獎的肯定當然高興,因為我對自己的創作,喜歡以自由的風格去處裡,也喜歡嘗試不同的方式表現。
唸大傳系的日子,多采多姿太好玩了,只要學業兼顧得宜可以盡情的玩,很多同學畢業後當記者、作廣告,不離本行,我對學弟妹的建議是,不論作什麼,都需要廣泛的閱讀與思考,不要以為唸大傳很出鋒頭,還是要花很多時間自我進修,像我喜歡旅行、自然、人文,又參加野鳥社,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現在主持節目,多多少少有這樣的風格吧。
從高中制式教育來到大學,思考方式、觀念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我認為這時候是觀念的「黃金儲備期」,要像一塊海綿一直吸收,像我自己還跑外系去修人類學、建築史、藝術史,甚至系上的傳播史也是一種人文的觀察,我和班上喜歡電影的同學還組織了視覺傳播讀書會,每週聚會討論一部電影,彼此都覺得很有收穫。
有藝術家預言,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一點不難,但所創作的東西是否有內容,與別人有何不同?我喜歡看小說,尤其中南美洲魔幻寫實的小說,有一些幻想的詞句,所以我常有不同的靈感。有一個淡江日文系學弟姚映帆很耍寶,他的創作取名「黑暗民歌」,像實驗性質、拼貼的噪音,很吵但是很酷,我請他上節目來發表,我們變成聊音樂的好朋友,我認為創作不需要流行,有特色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