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0 NO.649 特刊
高教中心副研究員侯永琪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大學的競爭力即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大學卓越化亦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而高等教育的品質與國家競爭力的關係,不可避免成為各國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的焦點。因此,現今21世紀高等教育所面臨最大的考驗,已不是機會均等的問題,而是追求學術研究與教學卓越的問題。換句話說,當全球高等教育追求卓越(Excellence)的企圖心隨著網路科技的發達更加強烈之際,全球的傳統大學也認知到,現今大學不只是關心存亡的問題,而是如何加強自己的優勢,繁榮興盛且有品質的生存下去(...
點閱: 946 | 下載:
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 當今大學發展除具傳統的三大功能--「教學」、「研究」與「服務」之外,前美國教育部長 E. Boyer(1998)特別提出「整合」是大學面對知識經濟,新科技所發展出的新角色,大學必須跨越狹隘的「本位主義」(無論是學科或行政單位)。而B. Clark(2004)在「邁向永續發展的大學」一書中,更提到「擴展周邊組織」、「活絡學術重點領域」及「融合一體的大學文化」,其核心正是資源、人事、經費、活動的「整合」。 然而在上述的「整合」功能中,最關鍵的部份則是「思想」或「觀念」的整...
點閱: 960 | 下載:
學務長蔣定安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至今,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進入了戰國時代,競爭日趨激烈。綜觀全盤發展趨勢,大學必須保有特色,不斷追求突破,才能永續經營、持續成長。本校在發展過程中,即不斷注入創新措施,逐步建構出淡水、台北、蘭陽、網路等4個各具特色與重點的校園,並以淡江精神為核心,依「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之教育目標,型塑「多元一體,四個校園」的願景,明顯與他校區隔,成為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 大學人才的培育,必須符合社會整體的需求,天下《Cheers》雜誌羅列之團隊合作、穩定度及抗壓性...
點閱: 949 | 下載:
教務長葛煥昭 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於2003年9月1日宣示,淡江大學將於西元2005年蘭陽校園正式招生時,進入第四波發展歷程。2006年6月16日北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將本校3個實體校園連為一體,各校園間等距,車程僅40分鐘,再配合完善的網路校園使本校的招生工作更具競爭力。以95年為例,外國學生多以e-mail諮詢函覆,申請人數成長80%,網路服務居功厥偉,為招生宣傳上的強力保證。 教務資訊系統同時在2005年進入第四波發展歷程,我們捨棄了使用近35年的IBM電腦系統,歷經了6年的研發、測試...
點閱: 1007 | 下載:
74年8月31日- 張創辦人於台北市宜蘭同鄉會召開第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擔任理事長的他發起籌組「北宜捷運系統促進會」,任命簡文雄擔任促進會之總幹事,負責籌劃和聯絡工作。
點閱: 1110 下載:
張建邦 雖是同樣的返鄉之旅,但六月十六日一早從台北出發,車行在景色秀麗的北宜路上,心情卻和以往大不同。 這是一趟特別的行程,不走耗時二個多鐘頭的「濱海」和「九彎十八拐」,而是行駛僅花半個多小時可抵達宜蘭礁溪的「北宜高速公路」,並赴頭城參加「雪山隧道」通車盛典,分享蘭陽人的歡慶和喜悅。 當車子以平穩的速度通行近十三公里長的雪山隧道時,想到如今舒適開車的廣大空間,曾是千萬年來地層複雜、斷層密佈、地質破碎、地下水位高漲的凶險之境。但在費時十五年,投入二萬多名工程人員,他們日夜努力,忍受高...
點閱: 894 下載:
2006-06-20 NO.649 學校要聞
西元2006年是淡江大學輝煌的一年,蘭陽校園正式啟用,淡水校園體育館落成並首次舉行畢業典禮,北宜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台北校園全面提升安全品質與功能設計,這些都不是個案,而是四大校園全面整合的先聲。
點閱: 1055 | 下載:
在淡江大學發展第二波初期時,我有緣來校任教,迄今已邁入第20年,擔任行政工作也將滿18年,這段時間是個人人生再學習和成長的黃金時期,現今更見證了淡江的發展進入第四波。
點閱: 1139 | 下載:
6月16日雪山隧道正式通車,它具有兩個特別的意義,一是毅力,一是速度。毅力是執行理念的精神,速度是追求卓越的目標。當初,雪山隧道的通車被外界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卻在歷經了17年的規劃與動工下,終於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而以時間的速度縮短了北宜之間的距離。相同的,蘭陽校園的開發也是經過十多年的縝密規劃和無限心力的投入,把克難坡的精神展現在林美山的開墾,從無中生有,到今天略具規模,正式跨出重要的步伐。面對未來新挑戰的經營與發展,仍要結合毅力與速度來追求品質的提升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下面研討會要談的整合,是我們整合的一個重點本校的淡水、台北、蘭陽、網路四個校園在整體的教育功能與辦學理念下展現自我的特色,如何使各具特色的四個校園結合成共好的一體,唯有積極地進行聯結,方能完成這項「多元一體」的任務。
點閱: 1050 | 下載:
台北→蘭陽校園行車指南 台北校園由金山南路右轉進信義路二段,至信義路五段右轉上信義快速道路,木柵交流道處北上北二高,到達南港系統右轉進入北宜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處轉台9線,經礁溪鄉公所牌樓右轉德陽路直行進入宜五線,於大楓橋前右轉進德佑大道,沿德佑大道蜿蜒上山便可抵達蘭陽校園。...
點閱: 1081 下載:
【淡水校園訊】紹謨紀念體育館前的五虎碑於本月2日揭幕,創辦人與校長特別帶領師生登上五虎坡,參與揭碑儀式,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特別講述本校在五虎崗的歷史,訂名為「五虎崗傳奇」(The Five-Tiger Hill Saga),致詞全文如下:
點閱: 1092 下載:
【本報訊】創辦人張建邦與校長張家宜16日(上週五)參加雪山隧道通車活動後,下午到蘭陽校園與師生會面,當面向學生們說明這項好消息:「以後從蘭陽校園到台北校園只要50分鐘,淡水、台北兩校園的演講、活動也要到蘭陽舉行,3校園資源共享。」
點閱: 963 下載:
【本報訊】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和校長張家宜博士,6月16日上午10時受邀參加北宜高速公路雪山隧道通車活動,張創辦人開心地說,北宜高速公路和蘭陽校園,是他多年來孕育的雙胞胎,「如今北宜高全線通車,蘭陽也第二屆招生,17年來的夢想終於實現。」
點閱: 1085 下載:
2006-06-13 NO.639 首頁圖文
弦樂社於上週三中午在海報街表演古典樂曲,包括韋瓦第《四季》和莫札特G大調小夜曲等,悠揚的歌聲讓熱鬧的校園增添優雅氣息,誰說聽古典樂一定要正襟危坐,千里迢迢去音樂廳?(圖/記者邱湘媛)...
點閱: 1049 下載:
2006-06-13 NO.648 首頁圖文
罹患罕見疾病的博士班畢業生陳家宏,由校長張家宜親自撥穗頒授證書,自信面對未來。(圖/記者邱湘媛)...
點閱: 1907 下載:
2006-06-12 NO.648 馬路消息
土木系碩二鍾凱竹,日前接受Discovery的採訪,於「travel and living」節目中,暢談蒐集扭蛋的經驗,將於6月下旬播出。他表示:「蒐集扭蛋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研究課業之餘,用來抒壓的玩意兒,沒想到因此有機會接受Dis-covery的採訪,真的是既驚訝又高興。」(熊君君)...
點閱: 1185 | 下載:
2006-06-12 NO.648 學海跫音
土木工程學系助理馮麗卿,自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即留在本校服務,如今已逾25年。她的兩個兒子也因為喜歡本校的教學環境,分別選擇就讀公共行政系的進學班及日間部,今年兩個兒子同時畢業,其中一名還考上本校新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畢業典禮過後,她不禁感嘆:「自己當年畢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沒想到一轉眼兩個兒子也畢業了,日子過得真是快呀!」(熊君君)...
點閱: 1273 | 下載:
2006-06-12 NO.648 校友動態
機電系校友陳建瑋(93畢),目前就讀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曾擔任本校硬網校隊隊長,也得過東方錶盃冠軍,在大專盃網球及各大比賽皆有不錯的成績表現。他每週四社團活動時間皆返校教導學弟妹動作和技巧等。陳建瑋說:「硬網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日後也將盡一己之力推廣並繼續傳承下去。」(吳姵儀)...
點閱: 1317 | 下載:
2006-06-12 NO.648 瀛苑副刊
郭岱宗(英文系副教授) Any Sequela(有沒有後遺症?) 一、題目 A:My (1)臉頰 feels hurt! B:Let me see. It’s a (2)青春痘! And there is another one on your (3)鼻尖! A:(4)那麼 I (5)一定 look very ugly! B:(6)也還好啦, you are still (7)發育, right? A:I often have (8)皮...
點閱: 1108 | 下載:
2006-06-12 NO.648 專訪
【記者陳泊村、林靜旻、陳瀲文聯合專訪】你能想像有人可以白天開著飛機、載送往來於亞洲各國的旅客,晚上卻又出現在Pub彈奏貝斯高歌,而且投資國片又能一舉拿下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嗎?他就是大傳系第三屆校友石覺。
點閱: 2675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