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1997-08-08

(專訪高雄縣校友會長黃隆正)終身淡江人

「淡江是一流的大學;淡江有崇高的學術地位

;淡江有十一萬校友,對社會國家有極高的貢獻…

…」。做為一個淡江人,其實可以提出許多令人驕

傲的「淡江之光」,但若未經四年的淡江洗禮,未

經若干歲月的社會歷練,對於一個剛由中學畢業,

進不了國立大學才選擇淡江的新鮮人來說,心中的

忐忑不安是免不了的。但是像我這樣一個離開淡江

整整三十年,也不見得在社會上有什麼了不起的成

就,卻終生無怨無悔的以淡江人自居者,在十一萬

校友中,比比皆是。何況是那些在國內外階層都有

左右大局力量的淡江人,更是驕傲得不得了。親愛

的新鮮淡江人,恭喜你做了最正確的選擇。

我是民國五十三年進淡江,五十七年畢業的。

那時的淡江,比起你們現在要進入的這一片校園,

差太遠。但不差的是傳統的淡江創校精神、辦學方

向,以及樸實剛毅的校訓。如果要回憶,並不是三

言兩語可以說完的,但想起幾件小事就可以見微知

著。那時的校園,就像今日一般美好!宮燈大道也

像現在一樣幽雅迷人,道旁教室也不見得有何改變

,以那時的條件來說是不錯了。但宿舍很少又很差

,學生大部分寄住校外民房,那條件更差。創辦人

張建邦先生卻告訴我們說:宿舍不用改建,要大量

貨款建圖書館及購置電腦設備,讓學生不喜歡窩在

宿舍而喜歡整天待在圖書館,這種提高讀書風氣的

方法真是卓越。今天,淡江的圖書館是全國第一;

資訊設備及應用能力全國第一;他提供給學生的求

知環境,也是全國第一;而那是四十餘年前的遠見

啊!

我們那時是要穿校服的,要開週會的,上課要

點名的(專人點名,而非教授點名);每天要爬克

難坡,體育課要由淡水校園跑到關渡再跑回山上。

比起那時其他大學的自由開放,那時的淡江人,套

一句現在的話說:「太遜了」。以今天大學生的自

由、自主來看那時的任何一件事,恐怕白布條要由

山上掛到山下了。但我們沒有,那就是樸實剛毅的

校訓使然。

建邦先生說(那時說的):要進淡江容易,要

拿淡江文憑難,淡江的水準是一定要維持的。因此

,「當」三分之一是一種標準,換作今天,教授大

概要下臺了。聽說現在依然「當」得厲害,因我有

兩個女兒都唸淡江。現在的教育部長吳京得意洋洋

的說,要讓學生很容易進大學,不容易畢業。這些

話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創意,因為三十幾年前建邦先

生就輕描淡寫的灌在我們腦中而且到現在還沒忘記

離開淡江的淡江人,在社會上的腳步沒有慢過

,在社會上的競爭沒有輸過,在未來的理念上沒有

落伍過。今天的淡江,邁入第三波,為的是要勇敢

的去面對和挑戰當今社會的知識爆發,而「知識爆

發」四個字也是三十幾年前我親耳聽建邦先生說的

進淡江,生活在淡江,學習在淡江。是要經克

難坡的陡險歷練;走五虎崗,是要克服崎嶇不平的

趨勢;在課堂上,則要擔心課業的難關。但這些難

,都比不上離校後進入社會的險阻。所以要珍惜、

要努力、勇往直前。一日淡江,終身淡江。選擇,

就不後悔了。

NO.340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5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30 20:08:42
  • 線上人數: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