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5-09-26

重整師生倫理 活淡江文化

師生關係一直是校園穩定的基礎,然而隨著人際關係疏離,和社會物化氛圍加劇,師生關係似乎也變得淡薄而功利。尤其在強調教育商品化的年代,為了滿足學生顧客的需求,老師已經從知識人倫的培育者,轉化為知識商品的供應販賣者,使得教育多了些經濟利益,少了點人倫傳承。當然,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我們不應該用古代那種「天地君親師」的觀點來規範現在師生倫理,也不可以權威的態度來處理師生關係,但師生間的疏離卻也是令人憂心的現象。

其實,師生可以是溫馨和諧、互相扶持的生命共同體。因為老師是家人之外,陪伴青年學子共度人生黃金歲月的重要支柱。不管是知識上的教導,或是人格上的模塑,老師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有良師引導、相伴,也將是替自己的未來開啟成功大門的契機。尤其大學歲月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師生關係應該是更緊密而良性的。不可否認目前卻是呈現兩極化的發展,如前所言,因為大學過度膨脹及教育商品化的觀念,使得部分老師在取得博士學位後,還沒做好成為人師的準備,所以,除了必然的課堂授課之外,並沒有為學生付出太多的輔導心力;而部分學生也只著眼於分數及學分的取得,並不願意和老師有太多的接觸。這種補習班式的師生關係,完全違反了大學教育的本質。相反地,我們贊成適當地以中國古代師徒的觀點來回應師生關係,以家人的態度來面對師生倫理,除了課堂之外,老師還是可以給學生更多的關懷與引導,學生也可以和老師成為終身的師徒。唯有良好的師生倫理,才可能會有和諧而完備的校園文化。

淡江大學一向注重人文教養,尤其對學生通識學養的努力更是不遺餘力。以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為方向,以通識人文為基石,形成了淡江可長可久的文化,因此,師生關係的積極而穩定,也活化淡江文化的基礎。由於受限於校地的成長,我們在校園裡較常看到匆促的人群,而不是優遊漫步的師生。雖然校園花園化構築了美麗的淡江學園,但比較多的是社團學子的活力,鮮少有師生徜徉其中。或許老師和學生都應該重新審視,面對新社會價值觀下的師生倫理,在有限的學園裡,如何建構溫馨而扎實的師生關係。我們相信所有老師並不在乎繁文縟節式的尊師禮,卻願意在校園中接受學生熱烈的打招呼;更不在乎送花送禮以表敬師,卻樂於見到學生上課認真而積極;不要求學生給予當下的回饋,卻享受學生日後成就的喜悅。我們聽過許多師生間溫馨而感人的故事,也相信這是普遍存在的事實。時值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或許仍有些必須行禮如儀的公式要做,但要知道不管是標語、旗幟的張貼,或是優良教師的表揚,都抵不過真誠而溫馨的問候。

生命中應該要有值得相隨的人師,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都不應該是師生關係疏離的藉口,除非我們都已經放棄了教育。

NO.61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6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