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5-11-21

讓我們一起超越「全球化」

最近金車基金會公布了一項極驚人的調查報告,只有16%的台灣大學生及高中生「每天注意國際事務動態」,只有26%知道「WHO」是「世界衛生組織」;而他們眼中的「世界」卻只限於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台灣年輕一代的「國際觀」竟低落到如此程度,香港的一家媒體還轉載了這則「奇聞」。但我們也無庸過度氣餒,國際間相關的調查也顯示,全世界最不具國際觀的人民,首推美國,及像北韓這類的極權國家!但在「全球化」浪潮風起雲湧的時代,台灣畢竟沒有本錢如此閉關自守,如此鎖國自大!

「全球化」自上世紀九○年代便喊得震天價響,尤其在網際網路的助益下,儼然成了當前社會的唯一參照。實則,若從時空及規模層級而言,早在十五、六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人類早已進入「全球化」的世代。當今最能詮釋「全球化」定義的莫過於社會學大師鮑曼(Z. Bauman)所言,全球化的後果乃是「時間 / 空間的壓縮」(1998)所致。其實,鮑曼只是具體說明了傳播學先驅麥克魯漢(H. M. McLuhan)四十多年前所描繪的那個「地球村」(Global Village, 1960)的景致。為此,「世界村」的成員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各取所需,投入這幅全球溝通及交流的藍圖。邊陲地區的國家做出的通常稱之為「國際化」,即積極地讓自己與國際接軌。至於「國際觀」也幾乎是在如此邏輯下的一種反應。中心國家所做的才是所謂的「全球化」,但著眼的是資本主義及跨國企業的國際市場,及經貿全球佈局的策略。有時它幾乎就是「美國化」的代名詞。尤其挾其全球規模市場操作,強行置入行銷那些膚淺、平面、削平的流行文化商品,更被有識之士視為人類多元文化的頭號殺手……

認清「全球化」潮流的趨勢、動機及其本質是必要的,對它的批判、省思,及對策尤屬關鍵。我們切莫無限上綱,以為「全球化」乃是當今之世唯一的普世價值。以教育而論,我們毋寧要提倡一種超越「全球化」現象的思辨,即「世界觀」(Weltanschauung),它才是知識人認識世界、認清知識、汲取智慧的一種人本態度。它可以完全摒棄商業考量及畛域限制,追求的是知識人與所處世界的關係及互動。事實上,若一味力拚「國際化」,難免落入「後殖民」的陷阱;拚命追趕「全球化」,則極易讓自我陷於商品化的漩渦。君不見,當今不論教育當局、家長、莘莘學子心中最擔心的,還不是那陳年的隱憂--「出路及就業」問題!

面對「教育全球化」,我們應當繼續堅持「教育」的理念,繼續為培養一代代具有「世界觀」的知識人而努力。但我們也要設法與世界接軌,因為自古以來學術本就無國界。我們更要強化國際合作,與各國際名校共享國際教育資源。總之,今日的大學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國內公私學校名份之爭,也不再是爭取國家教育資源分配之爭,而是如何在國際間擴大並累積教育資源。而「因應」教育全球化的最佳策略便是:設法提供學習者最好的交流平台(如互換學生及學術交流)及資源平台(如國際教學合作及開發)等等。值得慶幸的是,本校在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一向傲視全國。但箇中最關鍵的還在於,如何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資訊爆炸及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的今天,我們缺的不是資訊,而是去消化資訊的方法及接收資訊的介面,以及發現知識的意願和動機!

NO.625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1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