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5-11-21

美國 原來我們很近

你希望睡飽後,泡杯熱牛奶,悠閒地穿著睡衣在宿舍上課;或是午後坐在蛋捲廣場,吹著微風、聽著鳥鳴,愜意地享受上課樂趣嗎?資訊化的淡江為你實現這個夢想囉!

跨時空的教與學

時間是半夜12點,這個時候天花板上的壁虎、牆角的蜘蛛、書桌後面的螞蟻、窗戶外的蟋蟀……早就都進入夢鄉,呼呼大睡了,但室友的電腦卻還在轟轟作響……睜開惺忪睡眼,只瞧她戴著耳機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偶爾點點滑鼠,不時敲敲鍵盤,一下又在筆記本上寫寫字,嘴裡又似乎喃喃唸著什麼,忍不住開口問:「你在幹嘛?」得到的回應只有兩個字:「上課!」睡意一時間被排山倒海而來的疑問淹沒:「半夜12點,上什麼課呀?」「非同步遠距課程!」室友翻著白眼,一副「你是淡江人嗎?」的樣子回答。

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下,遠距教學邁入一嶄新境界。為了結合教育、電腦、網路學習等科技,具體地推動人性化與科技化,以學習者為導向遠而無距的學習環境,打造無遠弗屆的知識「探索之城」,本校於88學年度,成立遠距教學推展委員會,規劃遠距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而於89學年度,也就是公元2000年,在教育發展中心下設立遠距教學組;於93學年度起,改隸教育學院,更名為遠距教學中心。

直至今日,共有約1萬六千餘人上過遠距教學的課程,目前同步與非同步課程共開設了約150門課,而為了營造更優質網路教學,遠距中心更引進三千餘門的數位教材等等,使教學品質更上層樓。

你知道什麼是遠距教學嗎?本校的非同步遠距教學課程,主要是經由教育學院遠距教學中心IDEA教學平台(http:// 163.13.36.203/idea)來上課,同學輸入帳號密碼登入平台後,即可開始學習新的課程或複習前幾週的上課內容,平台內工具分為互動以及學習兩類,互動工具為行事曆、通訊錄、公佈欄、討論區……等;學習工具中則有課程目標、內容、同學的學習記錄、參考資料、授課教材……等,同學們利用這些工具,完成一整個學期的課程學習,並透過平台提供的互動工具,與老師以及其他同學產生交流。本學期開設的非同步遠距教學課程共有20門。

非同步遠距教學教師與學生無法面對面,老師必不能像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藉由學生的表情反應,得知其學習狀況,因此善用平台功能就成了教師們必須學習的一課。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助理教授宋鴻燕即常利用討論區,提出某個主題讓學生們自我討論,如此一來,同學們可以建立獨立的思考空間。西語系裴兆璞老師則會利用影音的效果,營造更完善的教學環境,例如在錄製課程時,播放具有地方風味的歌曲,當作他教學時的背景音樂。

美國,原來我們這麼近

「……這個問題,我們請在台北校園坐在第三排中間穿藍衣服的女同學回答。」人在淡水校園的日文系副教授劉長輝,透過兩校區的同步連線,與正位於台北校園的同學互動,這是「日本文化思想史概論」常見的上課情況。位於圖書館後棟的I501是同步遠距教學課程的專門教室,透過視訊設備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可以接受同一位老師的教導。

上學期教科系教授徐新逸開設的「2005年教育科技講座」課程,每週都會邀請來自學界、業界的專業人員,與同學們分享數位學習產業與經驗。曾經有一次授課的老師人在自己的辦公室,而學生則位於本校以及中正大學,透過網路連線的方式,將三個地點串連起來,互相都能溝通,這樣的上課方式讓每一位同學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英文系王藹玲老師所開設的「英語語言練習」,與美國維吉尼亞州Regent University以視訊會議方式進行教學,上課時間一到,螢幕上馬上出現遠端美國老師Wilkinson的畫面,每次擇一主題與同學討論,例如:食物、學校、最難忘的一件事……等,學生並就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或經驗。遠端除了Wilkinson老師之外,還有一名華裔女老師也參與會議,在現場偶爾會幫忙「詞彙釐清」的工作,當雙方遇到不知該如何解釋的詞語時,就透過這位女老師翻譯、協調,同學們對於這樣的上課方式十分滿意。王藹玲老師也表示:「讓同學們直接面對外國老師,除了能訓練他們的聽力,也增進同學與外國人接觸的信心。」

另外,本校已經完成與日本早稻田大學跨文化遠距教學合作計畫(Cross-Cultural Distance Learning, CCDL)簽約儀式,雙方合作的第一門遠距教學課程,是由英文系副教授衛友賢擔綱授課的「英語口語表達」,已於今年10月正式開跑。

遠距教學是否真能達到學習目的呢?西語系裴兆璞老師利用本校提供的教學支援平台,以及遠距教室、電腦實習室,結合課堂講授、非同步線上學習,進行混成式教學,他認為學生若只透過教學平台學習,老師與線上助教很難全面顧及學生學習的真實性,這點為遠距教學上的一個限制,他並認為修習遠距課程的同學,必須具備自我學習的主動性,「遠距只是媒介,學生吸收的過程還是傳統。」透過遠距學習,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帶來許多便利性,但學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管理能力,「如此才能有進度地在平台中翱翔,增進自我認知,並且輕鬆愉快地學習。」

教科三黃聖育認為遠距教學不論是教材或上課的型態,都跟傳統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上學期他修習兩門遠距課程,主要上課方式是閱讀網路上的教材,以及在討論區參與、回覆別人的問題。他相信遠距教學是未來學習的趨勢,將來也會有越來越多人會認同,「當時間以及空間的藩籬被突破後,教學是可以無所不在的!」

學分怎麼算?

上課方式如此彈性、有趣,學分數到底該怎麼算呢?本校規定同學選修遠距教學課程,大學部學生每學期以不超過二學科,研究生每學期以不超過一學科為限,依教育部規定,修習遠距教學課程學生,經成績考核及格者,得由學校給予學分,其考核標準與一般正課相同,並得併計畢業學分,而教育部高教司已於今年公布的遠距教學作業規範中,將原有修習遠距課程學分總數,以畢業總學分數三分之一為限之規定,放寬為不超過畢業總學分二分之一。另外也規定若各校系所或學程開設的遠距課程數超過當學期開課總數二分之一,只要報經教育部審查通過,也能獲得同意。

教育部電算中心表示,過去大學遠距教學學分數不得超過畢業總學分數三分之一,已經不符合網路教學的新趨勢,放寬學分數至二分之一後,將賦予學校開課、學生學習更大的彈性。另外,新法開放各校得透過與國外學校合作的方式,開授遠距教學課程,打破過去只限與教育部參考名冊上的國外大學合授遠距學位, 放寬為只要報請教育部專案審查通過,非教育部採認學歷的外國大學,也能與國內大學合開跨國遠距教學課程。

未來展望

遠距教學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遠距教學之國內外合作計畫與研究發展,以優質網路教學、教材與學習平台的建置,為厚植網路校園之基礎,進一步強化網路課程相關之招生、推廣及課程服務工作,達到戰力整合、資源共享的目的,並朝向網路校園的Market II 與Market III 拓展,昂然邁入第四波。

NO.625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1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