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07-05-21

全方位作家鍾文音<br>用心記錄生命厚度

【記者謝慶萱專訪】走過巴黎、待過詩人艾蜜莉孤獨的房間、度過上海奢華的時光、聞過大溪地島嶼遠逝的芳香,鍾文音穿梭在不同的城市,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刻,藉由創作表達生命累積的厚度。

「大學畢業前我從來沒想過日後會成為作家。」鍾文音被喻為90年代後期崛起的潛力作家,畢業於本校大傳系,比起同輩的作家算是「晚熟的」,因為他們大部分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寫作,而她卻是在1994年才開始正式投入書寫的領域,這一年她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開始大量寫作,先後獲得「聯合報短篇小說獎」、「中國時報短篇小說獎」、「長榮旅行文學獎」等大大小小獎項,並出版旅行散文《遠逝的芳香》、家族小說和散文《昨日重現》等,創作量之豐富令人稱奇。

其實大學時,鍾文音迷的是電影而非寫作,生活對她來說就是「瘋狂地看電影」,也因此培養出她對視覺的敏感度,習慣將雙眼化成攝影機,捕捉、停格每個生命感動的時刻。大學畢業後,她原本想當導演,但自知個性不適合團隊的工作,因而打消念頭,率性的她之後又為了滿足自身對媒體的好奇心而當起記者,曾在聯合報、自由時報擔任藝文記者。興趣廣泛的她,不適合安定,由於對繪畫色彩的追求,她1995年辭掉工作,一個人飛到美國,在紐約學生藝術聯盟研習油畫兩年。在異鄉,她習慣獨立的生活,也開啟她往後「一個人出走」旅行的大門。

「創作帶給我生命的存在感,如果我不寫作,我就什麼也不是。」內心渴望創作的她,自紐約回國後,於2000年開始,把攝影、繪畫的喜愛當作輔助,開始專心寫作至今。

第一本長篇小說《女島紀行》,是鍾文音寫作的分水嶺,她開始關注自己和女性家族的命運,企圖獨立於男性的集體眼光,用與生俱來的敏銳觀察力,加上女性特有的細膩思維,以洗鍊的文字深入女性讀者的核心世界,產生共鳴和對話。

鍾文音的作品內容廣泛,讀者類型也很多,有人喜歡她的旅行文學、有人偏好家族史的散文,有人傾心她的小說,但對她而言,「每一本作品都是獨特的」,都代表她每一時期對生命不同的領悟。

個性兩極的她,同時住著極安靜和極騷動的靈魂,她可以一個人在沒有人認識的咖啡廳裡安安靜靜地寫作,也可以說走就走,隨時揹起行囊遠走他鄉,在旅行中體驗生命的美好。

由於家庭環境使然,從小學到高中不知道轉了多少學校,在大學前她就這樣轉來轉去,這一連串的遷徙,以及成長之後的四處旅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她寫作的素材。喜愛旅行的她,覺得自己每次出走,都是為了安撫自己內心的騷動,她習慣用緩慢的步調,去了解每個城市,體會每個地方的可愛,也藉由獨自旅程中的疏離感,與自己內心深層的對話,找到更多的自我與記憶。

「每一本書誕生的前幾天都很開心,像是看到一個漂亮的孩子被送到我眼前。但是過幾天後,那種開心感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接下來我要寫什麼的焦慮,我可以超越前一本作品嗎?因此心情很複雜。文學作家天生就是複雜的人。」每當心情低落時,她就會想起莒哈絲堅毅的精神,以「情人」一書聞名的法國作家莒哈絲是她精神上的標竿,她很欣賞莒哈絲具有的強大爆發力,「一個女人能持續不輟地創作直至死亡,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因為很多女性創作者在走入家庭後,為了照顧丈夫、小孩,往往與現實妥協,中斷自己熱愛的藝術工作。」

閒不住的她,最近又跟哥哥合作,成立一個「美學網」(http://www.bestlife.tw),將於6月1日正式開張,內容包括設計、文字、視覺、身體、心靈、旅行等多項美學概念,她認為近代美學是很大的產業,創意將會是全球的趨勢。「我四處旅行多年,卻一直沒有把外國的美感經驗和概念帶進台灣,因此想藉由這個網站將自己推進社會的運作中,不單侷限在個人對美學的熱情。」

將寫作當作一生志業的鍾文音建議對寫作有興趣的同學,要將眼光放長遠,不用急著現在就想寫出感人肺腑的文章,否則容易有焦慮和挫敗感,要慢慢醞釀、累積閱歷,並時常「磨筆」,也就是訓練自己習慣以文字記敘生活點滴,寫作多少會遭遇困難,但只要堅持著對寫作的熱情,就會克服障礙。待一切都蓄勢待發了,「命運自然會把你推到寫作的門口。」

NO.678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3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09:27:12
  • 線上人數: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