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7-06-16

說再見太難

█林祐全(統計系畢業生)

五年前指考結束的那個週末,全家開著車到北海岸一日遊。不料,在漁人碼頭竟然下了場大雷雨,爸媽安慰地說:「考完試了,暑假很長還有機會再來的!」沒想到一語成讖,我成了家裡第6位淡江人。

放榜後家裡的「老」淡江人們不停地出意見,要租哪邊的房子?大田寮、水源街還是大學城?哪家餐廳比較好吃?「哇!十多年了,原來『大陸麵店』還在啊!」週末午後的「找房子兼懷舊之旅」,讓我這菜鳥新生只能靜靜閉著嘴,一路跟著哥哥姊姊們走。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原來淡江人真的是無所不在,連舅舅也說:「我是你畢業三十多年的學長!」身邊認識、不認識的親戚,一個個淡江人都冒出頭來。人多,正是我對淡江的第一印象。

雖然家也在台北縣,但是總覺得淡水似乎離得很遠。上大學以前、捷運還在用儲值票的時候,淡水到台北車站還得80元,大家都會刻意留下剩5元、10元的票,不是利用期中考的下午或是假日,一夥人就衝到捷運最遠的地方─淡水。其實我們這群人,不是文藝青年,從沒去逛紅毛城、滬尾砲台或有關馬偕的古蹟,更沒有浪漫到坐下歇息看夕陽,只有像逛夜市一樣不停地吃吃吃。直到大一租的頂樓套房,才體認到夕陽、觀音山大器山水的美。

決定租這間套房,並不是那回一群人浩浩蕩蕩看屋簽下的,而是第二次找房子,我媽累了在一棟公寓門前休息,不經意看見一張小小的3M利貼,上頭寫著「租套房、限男……」就這麼撥了電話上了樓,應門的房東端詳一下我們,就直接帶上樓看房子。到這間套房會先通過頂樓的大露台,雖然是在大學城周圍,但是沒有高樓擋住視線,直直對著觀音山。我還記得房東是這麼介紹的:「我是學校的老師,我的房子沒有裝第四台、寬頻和冷氣,這邊一直都很安靜、很適合唸書。你要住的這間套房,上一個房客是任立渝的兒子,他一直住到畢業還考上了國立研究所……」我媽一聽是老師、沒有電視可看、又有「名人加持」,二話不說就租了!當時回去我還頗有微詞,不過還好住這裡一年,才有機會「不經意」看到破曉的觀音山、日暮的觀音山,還有半夜曬衣服安靜又黑抹抹的觀音山;還好沒有冷氣,讓我適應了淡水的酷熱和濕冷;還好沒有第四台和寬頻,除了很慘的微積分,其他科目成績還不錯。大二之後搬到家庭式的房子,雖然熱鬧、舒適許多,有時心情不太好或想耍孤僻的時候,就會懷念起這有大露台、面山的房間。

大一就加入淡江時報,覺得這樣就了了讀傳播科系的心願。雖然一切靠自己摸索,常常生一篇稿子或採訪搞不定,弄得神經緊繃,但經歷許多次的採訪處室及社團幹部,讓我比一般同學更了解學校,從受訪的老師、學生身上獲得更多東西。

第一次專訪就令我印象深刻,是現在仍在唸教心所的李克翰。當時他出院復學還出了書,在一個下午到他家專訪,事前我讀過了書,再聽到他親口的闡述,原來他就像書裡一模一樣,反轉後的人生還這麼樂天看待。反觀自己區區為了轉學考與否和一些小事煩惱,真的比起來還滿微不足道。藉著一次次訪談,和受訪者的一問一答,下筆前思考、激盪的過程,再想想自己,這種感覺很不賴,我很享受這種滋味。

也許去年就和順利畢業的同學Say Goodbye,這一年來和我一樣「刻意」留下的,也各自忙著拚研究所,沒能常常連絡,所以對提供我「棲身」的報社,感觸特別多。五年間,我從報社最菜的編號34,直到現在已出現100多號的學弟妹;禮拜四和破破的電腦奮戰打稿、寒暑訓、慶生會,還是送舊,都是我在淡江一大部分回憶。不管是事過境遷,以後變得如何,「就當咖啡換了人煮,回憶都還留在這」!

淡水濕濕的空氣、夕照、觀音山、報社、半夜還在電腦教室跑SAS的統計系同學們,我還是很懷念的。

NO.68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2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