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3-05-26

活化系所•課程改革系列報導──國際學院

【記者翁履中報導】「發展自己的特色,才能走出淡江的路。」國際研究學院院長魏萼博士針對活化系所的未來方向提出看法。魏萼院長指出,將來國際學院的發展一定要有方向,並且要訂定出發展的主軸。中華文化中儒家思想和全球其他文化差異性的研究,將是未來國際學院最主要的計劃和發展軸心。目前的計劃是要將“比較文化觀”、“比較價值觀”做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甚至是作為「淡江學派」的基礎。院長並以本校校歌的開頭為例:浩浩淡江,萬里通航,新舊思想,輸來相將。說明了儒家文化的精神便是融合東西方的精華,不僅要了解東方文化的意涵,也要認識西方的思想及觀念。要了解傳統文化但不守舊;要學習西方進步的觀念卻不一昧抄襲。

魏萼院長表示,國際化是二十一世紀必走的大道,儒家文化未來的發展一定首重國際化的推動,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優勢為何。從比較各區域文化的差異來找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我們將朝此一目標努力,「淡江學派」便可建立學術的地位和價值。淡江人才濟濟,「淡江學派」思想已在學術界中滋長。淡江大學不僅要邁向全球化,更要走出自我的學術道路,必須要「擁抱國際、走出國際、貢獻國際」,並藉此晉身為國際學術重鎮。以世界知名的幾個學派為例,芝加哥大學的「芝加哥學派」以海耶克為首,串聯幾位著名學者打響了知名度;過去北京大學也因為有了梁實秋、胡適、陳獨秀等人,才讓北大佔有學術上的地位。今天淡江國際研究學院有如此優秀的學者齊集於此,也因此有了「淡江學派」的構想。而建構此一學派所須要的基本精神便是「新新儒家」的精神。所謂「新新儒家」的概念,簡單來說便是結合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以及現代化的科技,揚棄過去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及現代科技無法結合的觀念,以一種新思維來將學術進行整合,也就是所謂的「學術一體,一體多元」。除了以上理論和精神的層面的推動之外,實務層面上也將採取行動來打出「淡江學派」的招牌。因此,積極爭取國際研討會的主辦也是本院未來的工作重點。國際研究學院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與會參與討論;不定期發表「淡江國際研究」英文期刊,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提供時事評論與政策建言;聘請海外知名學者講學,增加學術視野。

另外,在學術研究的推動方面,院長也要求各所未來要擬定辦法來協助老師們達成學術研究計劃的目標,積極鼓勵教師在國際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包括:1.鼓勵教師與外校教師合作提出國科會整合型研究計劃,使得研究層面不至於僅設定在某一範疇,並能提昇研究主題之間橫向整合。2.鼓勵教師將研究成果出版,必要時以所募款經費補助出版。3.配合學校國際化的政策,增加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鼓勵教師參加並發表研究成果。4.定期發行學術刊物,提高國際學院在學術領域的知名度。5.加強與國外大學間的交流,藉由與國外大學的交流來吸收不同的見解。甚至,未來將以教師研究的成果列為教師升等與評鑑的考核項目,藉此激勵教師提昇學術研究風氣。

相較於其它的學院,國際學院活化的方向是比較不同的。基本上,各所內部從讀書風氣的改善到課程的規劃都有相當大的自由,因此,各所表現出的風氣也相當不同。大陸所的課程中安排了企業講座,每週邀請知名台商分享經營理念,不僅讓同學們了解大陸現況,甚至也為同學們創造出不少就業的機會與人脈。學校一直強調要加強語文能力,而在國際學院中,各所卻早有了對語文能力的要求。拉研所的課程中要求修習西班牙文,俄研所學習俄文,東南亞所則必修馬來文,這些語文能力的要求不僅是要修課而已,更需要在畢業前通過語文能力的測驗。更不用說美研所、歐研所和日研所在入學時就設了語文能力的限制,這樣的語文要求相當的實用,對同學們進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同學們增加了一項就業的籌碼。另外,美研所、大陸所、拉研所、歐研所與東南亞所的同學,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組團前往所研究的國家進行實際訪察則已成為慣例,也可說是國際研究學院的特色之一。

去年才從陸研所畢業的吳國弘同學表示,院內的老師不但都是國內著名學者,有許多甚至在國際間都有相當高的學術地位,加上寒暑假例行的訪問行程,讓同學們不但在理論上有所了解,更能與實務層面相結合,對同學們有很大的幫助。東南亞所黃羽儀同學表示,由於課程與實務相關性很高,不致流於理論,在學習上自然能引進大家的興趣。出國實際走訪當地的經驗,更是為每個同學提供了實際上的幫助。此外,以每年的外交特考為例,國際研究學院總是有許多同學能順利考上外交官。拉研所兩位同學甚至以在學生的身分,在去年的外交特考西班牙文組囊括榜首與榜眼。同樣於去年考取外交特考英文組的東南亞所何肇育就表示,國際學院中所學的課程,對準備外交特考的幫助很大,讓他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能比別人少花一些精神,並順利考上外交官。

NO.53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02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