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8-05-12

我拖延,故我在—淺談大學生的拖延習慣

「氣!信用卡帳單過期,又得被扣一筆逾期繳款違約金!」

「哎呀!手機忘了繳費又被停話了…」

「真慘!期末報告一個字都還沒打出來,今晚不用睡了…」

小學開始,生活公約就一定少不了「今日事今日畢」這一條,不過上面這幾段話是否聽起來還是感覺很熟悉呢?是否每當想要做些愉快的事時,便記起那些該做卻還沒做的事情,因而一陣心煩?

許多人總是到了考試前才慌亂地臨時抱佛腳,沒有乾淨的碗盤可用、衣物可換用時不得已才開始清洗,或過了繳款截止日期沒有繳費而額外地白費一筆罰金;更有為數不少的人因為未能即時行動,甚至到了年紀一把時,重要的人生計劃和目標仍無一得以實現。

每個人對於或大或小的事情都曾經做如此處理,明明知道應該提早準備或完成,卻往往不能如所想的那樣如期進行,而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拖下去,這就叫做「拖延」。根據國內一項和拖延習慣有關的研究就指出,高達90%大學生表示自己對於應該完成的任務,會延後開始進行或延遲完成。

拖延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它可能會讓你疲憊不堪、而學業(工作)更是變得困難重重的艱鉅任務,嚴重的代價是不在相信自己可以如期順利完成任何事情、人際上再也得不到別人的信賴和肯定。而那些被你拖延的事情潛伏在你的房間、抽屜還有心裡面,有時雖然暫時被忘記,可是一但想起來總不免會著急、緊張、不安,還可能會有罪惡感。

因此臨床心理學家主張:「拖延」是人類的一種特殊行為偏差和功能失調的狀態,它使人們無法有效率地去追求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使人們喪失圓滿處理日常生活大大小小事情的能力;拖延行為,不但浪費了拖延者自己的時間,使他失去了完成任務工作的機會,也沒有辦法享受正常生活的樂趣或成就感。可見得,拖延習慣相當可能對個人的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所以,拖延雖然可以帶來看起來好像暫時「無事一身輕」的快樂,但是回頭發現已累積了太多事情尚未完成時,會讓你開始懊悔,變得慌張、甚至焦慮或是沮喪喔!

由於研究顯示拖延習慣和時間管理有很大的相關,建議首要從「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做起。例如:設定與規劃適當的任務目標,學習有效的計劃執行步驟,正確估計完成一件任務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確實掌握、運用時間等等。這些都是有效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祂給了每個人都是24小時,為什麼你夠用?而我不夠用呢?我想應該是我忘記先選適當的大石頭,放進我的時間空瓶吧!市面上充斥著許多管理與規劃的書籍或文章,教導我們如何將時間作一個比較好的規劃、教我們要懂得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也教了我們要進行預先的安排,但是這些都是其次的,時間管理上最關鍵的部分在於,是不是能夠區分那些是重要的事情?那些是可以稍緩的事情?當我們懂得將所有的工作進行一個適當的分類,那麼時間就比較容易有一個好的規劃,而可以有充分的利用,「時間不夠用」的哀嚎聲就不再不絕於耳囉!

NO.715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8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3:17:34
  • 線上人數: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