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8-05-19

酷學習-如何增進學習與記憶的效果

「如何增進學習與記憶的效果」講座於4月30日,在L302舉辦,由通核中心教授葉紹國主持,邀請台大心理系教授鄭昭明主講,就一般介紹、注意、記憶、學分與學徒的知識四部分解說,詳實精闢。特摘錄其內容菁華,以饗讀者。

最早的嬰兒時期,會透過各種感覺來認識環境,不同於成人以聽覺、視覺為重,最常用的方式為味覺,常抓了東西就往嘴巴塞,從而了解外在世界。從小到大,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學習。人類的學習認知系統,管理我們的眼睛、耳朵去接觸外界知識、訊息,將這些訊息透過學習記憶,留在個人知識系統,成為自己的知識,在系統狀態中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和記憶。

所謂注意力是指「在從事某種作業時,心智活動的分配。」美國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說:「注意的關鍵,即犧牲某些事物的處理,以便能有效的處理其他事物。」人類的注意力和學習的關係非常重要,閱讀或聽講時,接收的視覺、聽覺會進入腦細胞,若不去注意,它便會飛快地消失,像影像停留在視網膜上只有短短一秒鐘的時間,所以要擅用此有限的「注意力」資源,以下三個面向和學習有關:

首先,為注意力的轉移,失去注意力轉移的人,如腦部受到創傷者,在學習上會有很大的障礙,即使大腦正常的人有時也不能如意轉移注意力。其次為注意力選擇的廣度,就像荀子說的「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第三是注意力持續,學生讀書、上課時很容易分心,一堂50分鐘的課,許多學生注意力最多持續約20分鐘,剩下30分鐘都在做白日夢,無法持續注意力也是造成學習效率不彰之因。

但為何打電動的專注度就能持續這麼久呢?研究發現,注意力和「緊張」的程度有關,完全沒有緊張感會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太過緊張則會使人注意力窄化,兩者都會導致我們忽略應注意的事物,所以適度的緊張能保持最佳的注意力、學習、記憶之行為表現。

要提高注意力必須提高注意的動機,需要一個「有趣的事物」,對於一個人的智力和過去經驗而言,過於簡單的事物會因為自己能力遠遠超過它,覺得沒有意義、無新知識可學習,而感到厭煩;同樣的,過於複雜的事物也會因為太難執行而感到厭煩,所以比自己能力稍難一點的,最有趣,最能吸引注意力。

如何才能提高讀書和聽講的效率呢?最重要的是態度,以主動的方式去閱讀,讓自己站在批判的角色來看待一切,好比你是個主編,所有要學習的事物就像一篇篇稿子,都要經過你的審視許可,如此一來,專注力能更集中。

有了好的態度學習之後,要如何讓記憶持久呢?在記憶時,可以概念來記憶,例如一組數字1、8、9、5、1、9、1、1、1、9、4、9、2、0、0、8要全部背起來很困難,但如果將它分解為1895是「馬關條約」簽訂的年份,1911是中華民國建國的時間,1949是政府逃難到台灣的時間,和2008是今年的年份,以年代的概念去背它就能幫助記憶。

另一種方法,是「新舊合同」觀念,將新吸收的知識與舊的知識相連結,就像古人說的「溫故知新」,例如,拿工學院的物理題目給文學院的人做,很多人可能都不會,因為他們很久沒有接觸物理了,相對的,從高中就唸理組的同學,到大學做物理題目可能就比較得心應手。

最好的回憶方式是在同一個情境中,譬如很多人背單字時,都會選擇背字典,這是屬於機械性的記憶,最好的方法是大量閱讀英文文章,文章中有上下文的情境,能幫你恢復對過去所背過得英文記憶,如此一來便能效果加倍。

而「學分的知識」與「學徒的知識」有何不同?由別人直接教你的就是學分的知識。至於學徒的知識,可由以下例子說明:「馬口鐵」、「保久乳」雖然三個字都是三聲,但我們唸的時候會自動唸成二聲、二聲、三聲,而「母老虎」、「米老鼠」卻會自動唸成三聲、二聲、三聲,很多知識沒有人真正教過我們,但在生活中我們就自然而然學習到,例如老醫生擁有大量知識與技巧,但他無法用口述的方式傳授給實習醫生,要靠實習醫生自己在每次實際開刀的經驗中學習。因此,很多知識都要靠自己真正經歷過、親自體會才能了解,所以應該秉持自己去探索的精神,而不是被動的等人來教。

NO.716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9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