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是一個平等開闊的空間,網路的使用者也視網路空間為自由的淨土,正因它的自由與開闊,個人及各機關都必須做好資訊安全防護措施。但是隨著電腦運用的普及改變人類生活模式,資訊安全服務市場預估將從2006年的169億美元成長至2011年的379億,5年期間市場規模擴大超過兩倍,顯見資訊便利帶來令人擔憂的資訊安全問題愈加突顯。唯有在確保資訊安全之前提下享受資訊便利,才是面對資訊世紀來臨的正確態度。
對教育機構而言,學生不管其專業為何,都應具備電腦與網路使用的基本常識及素養;同時,未來高等教育規劃的課程,也不能自絕於資訊素養教育之外。教育部近年明確規定網路使用規範,其目的為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功能、普及尊重法治觀念,提供網路使用者可遵循之依據,也期待能落實在生活教育中。而學校教育對於引導網路使用者必須有正確的指引及規範,如網路的資訊資源應用、網路系統的使用、智慧財產權及網路隱私權之保護等。本校資訊中心近日接獲教育部來函,指出本校網域IP位置在約一個月間就有14件疑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檢舉信;相較於96學年度同一時期無案件,96整學年度的22件疑似侵權事件,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整體來看,各級學校機關可將資訊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從不同方面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使學生了解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亦使校園網站的安全和網路服務能夠繼續服務所有的網路使用者。而本校為確保全校教職員生在安全的環境下使用電腦及網路,亦已裝置防毒伺服器。今年8、9月攔毒件數共有144,565件,而每月對於多數電腦作業系統更新,皆以email及公文系統公告「微軟重大資訊安全通告」,平均每月1次。
就教育素養而言,教育學生正確使用網路,是各學域所共需之基本資訊素養,除可融入各學習領域中實施外,並得視內容性質,集中於適當學習領域中實施教學。各校可視學生資訊素養程度彈性調整學習內容與授課順序,在此我們認為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有其重點觀念必須建立,包括:禁止散布詐欺、誹謗、侮辱、猥褻、非法軟體交易等其他違法之訊息;禁止擅自截取網路傳輸訊息;禁止利用學校之網路資源從事非教學研究等違法行為;禁止以任何方式濫用網路資源,如以電子郵件大量傳送廣告信、連鎖信或無用之信息,或以灌爆信箱、掠奪資源等方式,影響系統之正常運作。
此外,各級學校機關應也可透過合作方式,結合校內、外各種學習資源,如圖書館、研究單位、軟體廠商等,對各項供應的資源作安全性及合法性的解讀,使學生透過合法的使用網路,建立認識、蒐尋、分析評斷網路資訊與整合分享資料,並創造有價值資訊之能力。總之,資訊素養教育已超越技術層次,而進入觀念及倫理的層次,它不但是資訊世紀的發展趨勢,也將是本校資訊化的新目標。
NO.728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76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