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8-12-01

從淡江到矽谷 給你創新與驚奇

北加州淡江大學校友會預計於2009年1月17日舉辦「2009年年會」並發行「2008年刊」,特別組成校友年刊採訪小組,召集人本校物理系系友宋韶華及會計系系友孫櫻蓮,於10月8日專訪曾任本校電子計算機系(簡稱電算系)系主任,目前任職中華民國駐舊金山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組長楊啟航,北加州校友會會長林文雄特將全文提供本刊刊載,與全校師生分享。本文亦同時刊登於《美西玉山科技協會通訊》第228期。

問:請老師講講與淡江的淵源。

楊:我於1978年從英國留學回來臺灣,先在交通大學的電信工程系教書。交大訓導長推薦我去救國團「歲寒三友會」擔任指導教授。與我一起帶隊的有焦仁和、簡又新、郁慕明等人,他們後來都是知名人物。在這個歲寒三友會活動中,救國團安排每兩位教授睡一個房間,我正好與簡又新同一個房間。我們白天帶隊,晚上在宿舍裡天南地北的聊天,簡又新就邀請我去淡江教書。

當時,簡又新是淡江大學工學院院長,他表示淡江電算系正需要一位系主任,我是學通訊的,符合他的理想。當時,我剛要結婚,太太在台北做事,我們打算住台北,所以我與太太到淡江看看,很喜歡那裡的環境,就答應了下來。以後我就在淡江專任,交大變兼任了。

整體來講,在淡江兩年是相當愉快的。張建邦是一位有魅力的校長,與系主任以上的學校主管有很多互動,張校長常召聚大家吃飯喝酒,與大家打成一片,主管階層彼此之間也有很多的溝通與交往,非常親切溫暖,這是國立大學所少有的。淡江的電算系是很特別的,張建邦是私校中最早支持成立電算系而且購買大型電腦的校長。他把新的觀念帶入學校,當時電腦很貴,而且是用讀卡機輸入程式的。我進淡江時,連文學院也必修電腦概論課,當時電算系學生很吃香,因為大家都要找電算系學生幫忙。

我在電算系主任這個職位上,做了三件有影響的事。

第一是在我剛到淡江任教的暑假,九月開學,我七月就去系裡做課程規劃,把大一至大四的課程,按美國的大學課程標準,整個做了調整。

其次是開學後,我到主要課程的課堂上去聽老師講課,為了要找最會教的老師教大一學生。當時有一位冼鏡光老師教Compiler及 Operating Systems,教學深入淺出,深受同學愛戴,我找他來辦公室,請他教電算系大一的電腦概論。我認為大一要有好老師,講的精彩,能啟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一生就會喜歡了。他真是好老師,為這門基礎課,他重新準備課程內容,他編的教材,我送到教育部,還得到教材獎,他出了許多本中文教科書,後來赴美唸博士,聽說現在在美國大學教書。

第三件事我覺得很有貢獻的是我說服工學院院長簡又新買一台迷你電腦,大約花了三百五十萬台幣。剛開始時,他很為難,他說:「工學院一年九個系的設備費也就500萬,這一台電腦就要用到350萬,太貴了!」我說,工學院買了這個迷你電腦,除了解決電算系學生實習的問題外,這台電腦也是全工學院師生在使用的電腦,有許多終端機,大家都可以用,由電算系學生管理機房。我自己的碩士論文是在迷你電腦上完成的,所以我認為電算系學生一定要讓他去玩電腦,有了這台迷你電腦,大家都可以上去玩,簡又新很有魄力,工學院買了電腦。所以我在淡江教書後,許多畢業學生對我最大的感激就是引進這台電腦,因為淡江電算系的學生是真正有碰電腦,他們還要輪流去機房輪值,這在當時是全國羨慕的設備。淡江電算系的學生在臺灣電腦界佔有相當的位置,多少與他們在學校有機會實際操作電腦有關。後來個人電腦風行,對他們是小事一樁,因為已經很熟習電腦了。淡大電算系當時有位學生黃存義,他後來做到微軟在大中華的總裁。與我仍時常聯絡。

真的,你做一位系的領導人,能把最新的課程帶入,把好的老師拉來授課,把設備充實,就是你應該做的。我努力做到了!

在淡江兩年(1979-1981),真是很愉快,我碰到最有魅力、想法也最先進的校長,我所去的系也是學校最重視、最支持的系。只可惜兩年後,我被吸引去創業,進入產業界。這時,微電腦也出來了,改變科技產業的模式,引導我在產業界做了七年。

我事後常對人說,私立大學比公立大學更有發展潛力,你去看看美國大學,美國最好的大學是私立的,因為私立大學若有前瞻的領導者,有創新的想法及魄力,他可以帶動整體,學校有可能一直向前衝。若是公立大學,教授均是國家付薪,就不容易推動教授來做一些新事了。想當年,淡江給歸國教授的薪水就比公立大學教授多。若學校著重要發展某些領域,他可以出高價錢來聘請某些專業教授。私立大學所獲得政府的奶水少,因此限制也少,可以自己做決定,自己發展,校長有魄力,方向抓對,創新領域投進去,一定會有新氣象的。這是我的真心話,譬如後來我到高雄參與創辦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擔任教務長及副校長,前幾年,開創的這群人講話都相當有力量,推動校務非常順利,現在教授治校,阻力一定大。

在淡江任教雖然只有兩年,如今也離開了好久,但當年教授們之間感情融洽,現在每次回台北,仍有機會與淡江的老朋友相聚,矽谷這邊有淡江校友會的活動,如果受邀請,我也會去參加。

問:老師為何會來矽谷?

楊:我是遊牧族的人,很隨興的。大部份學術界的人是埋頭努力,向著一個方向一直在做。我是隨興趣做,當年留英回國,先是在學術界(交大及淡大),後來到產業界、再進入政府,在環保署與交通部都做過,後來谷家恆校長找我,我們又去高雄辦大學,從籌備到把大一學生帶到研究所,有八年時間在那裡。直到2001年我當年在交大的同事魏哲和教授擔任國科會主委,找我當國際合作處處長。後來舊金山科技組周仁章組長退休,我就來了矽谷,到今年已經六年了。不來矽谷不知道,來了矽谷就覺得矽谷很好玩。

問:老師您為何覺得矽谷很好玩?

楊:我前面說了,我一向喜歡找有興趣的事來做,所以從學術界到了產業界,從產業界又到政府,你們知道政府的薪水只是產業界的三分之一而已。但對我而言,我沒看過政府的運作,我想學經驗,不管薪水多少,所以從學、產、官一圈下來,本應很認命回到學術界,在高雄第一科大任教,但人生不是你可以規劃的,因著簡又新,我到了淡大,環保署及交通部,因著魏哲和,我到了國科會。三年的借調期滿,應該回高雄第一科大的,但沒想到在國科會才兩年,舊金山科技組的組長出缺,國科會說矽谷很重要,一定要強棒,我在臺灣產、官、學都做了,還沒來國外做過,所以我就來了。

我在矽谷這裡一待六年,同事高亞眉笑我過去的工作從沒一個是超過三年的。所以在這裡能待六年,是我過去三十年工作生涯很特別的六年。過去在臺灣,也曾讀過矽谷的報導,並曾來訪多次,但這六年在這裡深耕讓我真正深入瞭解矽谷之所以為矽谷。

在矽谷,可以從科技的變遷來看矽谷,亦可以從創新的角度來看矽谷。矽谷真是全世界的創新之都。此地可以吸引我的地方很多:

矽谷很獨特,地靈人傑,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有如此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聰明的人聚集在此,又把此地叫做 “Home”安身立命。這個狀況在美國許多其他地區不可能如此。我住的地方附近有印度人、中東人、華人等,均是以此地為家,印度人在臺灣不會以臺灣為家,你們來自臺灣,但住在此地卻能以此地為家,是自己可以打拼事業與孩子可以成長發展的家。

我每天碰到很多很聰明的人,他們很自在隨意,不虛偽。讓你更好奇的是,每天所遇到的人都會給你驚奇,你可以從每個人身上學到東西。我自己過去一直在換工作,接觸廣泛,有許多奇特點子,若在臺灣,人家一定覺得我好奇怪,為什麼要自找麻煩,但在矽谷,我覺得很自在,我提出的點子很快就會收到迴響與肯定。例如我與SRI的總裁Curt Calson相識相交,我們兩人見面,常進入小房間,在黑板上畫呀畫的,許多事我們有共鳴,我想的點子,他都很有興趣。但我有很多想法,在臺灣卻不一定找得到對口單位。

我覺得來矽谷真是如魚得水,在此地所得到的共鳴、所吸收的東西,真覺得充實無比。我常換個角度想,如果我今日仍在臺灣,人家回台灣與我溝通矽谷的東西,我會如何?但在海外歷練過了,你親身融入這環境了,你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我感覺坐在臺灣,固然知道矽谷很重要,但唯有住在矽谷才知其奧妙。若把矽谷的想法帶回臺灣,人家不一定接受。

問:老師要不要對剛出來的淡江人講講話。

楊:我這話不單是對淡江人講,也是對所有的年輕人講。我鼓勵國內的年輕人要出來,若有機會來矽谷,不論是定居或是短期工作,一定要來,這裡是如此的迷人,外在的環境如天氣、環境已是非常好,其中的知識與創新更是如入寶庫。今天國科會若是派我去印度,我一定要花時間適應。但在矽谷,你就覺得這裡像是你的家。世上很難有個地方生活環境與知識增長的情況讓你可以feel at home。此地真的能刺激你的改變,因為有這麼多的聰明人。

交大校友會下月有一個年會,下午邀我參加一個研討會,題目是「在十字路口的工程師」。工程師一直埋首在康莊大道上向前走,一旦遇到情況就不知如何往前走了。年輕人來到矽谷要改變自己,要有開放的心胸,要能接受新的事情。

在矽谷許多的聰明人中,我結交最深的是創投家(VC),他們講他們所看到的,常令人耳目一新,受惠良多,譬如在今日金融風暴,一片哀鴻遍野聲中,對VC就是機會,新的機會來了,在混亂中,就看見他們的專業展現了。有一位VC告訴我,當一個東西泡沫化了,就讓它破,矽谷浪潮起來又落下,大公司遣散員工,是立即反應現實,股票掉了50%甚至到底,大家再努力嘛!矽谷有大地震也沒關係,從頭開始。沒聽說那一家公司遣散員工,有抗議的,這情況在臺灣就不得了了。所以這是一個特別的環境。有本事就上去,跌倒就跌倒,學會自己爬起來嘛!”矽谷太得天獨厚了”!

看我周圍的人,不同族群來此,他們自己本國的文化還在,例如印度人仍穿著印度服飾,吃印度食物,自己傳統文化還在,他們也回印度探親,但他們以矽谷為家。不同的文化在此地融合,有些就開始有了變化。在台灣的人現在開公司觀念仍是要傳子傳孫,但在矽谷,我沒碰到任何一個人是這樣想的。公司能賣則賣,再去開新公司,外國人來了矽谷,頗能接受這個觀念,這就是文化融合中”變”的部份。這次金融災難發生,中國人受災最少,因中國人講究儲蓄,量入為出,保守的這個觀念還在。

我很幸運,代表政府來到矽谷,我代表的是一個科技臺灣辦公室,背後有國家為招牌,也是這職位給了我獨特的機會,可以見到許多聰明人,與他們交往,互相幫忙,做政府的橋樑,他們也很有興趣與科技組互動,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工作如此有趣,但是如果我自己不積極,努力,開放,在矽谷的工作也是無法有建樹的。

年輕人不要只守在自己的領域,應嘗試去解決更多、更複雜的問題,所以要開放自己,吸收更多的知識,瞭解更多問題,一旦新產業出來時,你就已經是準備好了,再把自己的專業發揮出來。譬如我最近在大力推動的生醫產業,這是需要醫師與工程師結合的產業,你有你的核心專業能力,你能再多瞭解其他領域的趨勢,你就可以在更多的領域來發揮與貢獻。

若有新想法的人,歡迎與舊金山科技組聯絡,我願有時間與你談談。

NO.734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77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09:58:46
  • 線上人數: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