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8-12-01

前進未來學年會:新視野看世界(Seeing the Future Through New Eyes)

文�陳若&#20264、蔡瑞伶

2008年世界未來學年會於7月26至28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盛大舉辦,今年以「Seeing the Future Through New Eyes」為題,探討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社會等各領域。由助理教授陳建甫、紀舜傑、宋玫玫帶領學生未來所碩二郭玟婷、周雅玲、保險四黃毓芬、吳昱杰、法文三許潔婷、產經三陳若&#20264共6位參加。

參與未來學年會,是張創辦人建邦博士深化未來學推廣最重要的一環,張創辦人將未來學的研究引進本校,「未來學」這名詞,可說是淡江首創,也是全台最早、擁有最豐富未來學資源的學校。早期未來學年會只有教師參加,後因張創辦人贊助學生來回機票,並每年透過甄選的方式,才得以由教師帶領4~6位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學生共同參與。

行前,張創辦人特地接見9位代表,表示「未來學年會的『年輕化』,是淡江開創的風潮」,一路走來態度始終如一,並且積極提供相關資源。當天,創辦人聽取6位學生各別之自我期許,相對照以下的會後心得,此行帶給學生的不只是了解國際會議流程,同時也探索目前的社會趨勢,也藉此接觸不同領域的論述,並從中發現興趣。

多元可抉擇並非單一的未來

未來學研究所所長 陳瑞貴

世界未來學年會報名人數逐年上升,證明同學對未來學越來越有興趣,除能取得參與國際會議的機會,拓展視野外,還有機會接觸世界未來學學者,對未來學的接觸廣度有所助益。最令人驚喜的是,參加過未來學年會的同學,會開始勇於和他人分享對未來學的認識與心得,這是極難得的一項轉變與成長。很多人對甄選卻步,害怕英語說得不好,事實上,未來學年會的甄選,語言並非絕對指標,而是同學在修習未來學學門,是否對未來學抱著極大的興趣與熱忱,並能積極爭取機會。未來學是全球的潮流,本校除開設未來學門的課程外,也經常邀請各國學者前來參與研討會,未來規劃張創辦人所提之,將邀請10至15位全球與未來學相關權威學者,於2010年60週年校慶期間,到校參與各種學術活動。

參與未來學年會,學生須具備「獨立性」與「參與熱忱」的特質,在參加未來學年會期間是十分重要的,能主動和國外學者和學生進行討論與對話才有意義。參與的同學談及經驗都表示,未來學年會是大學部同學在核心課程以外,接觸了解未來學最快速和直接的方式,有興趣的同學未來可多注意並主動報名參與,一同來探索多元可抉擇並非單一的未來!

進一步討論why not that

助理教授 陳建甫

如何及早發現未來不可能發生卻會發生的事,練習透過各種不同角度思考,是當前學生應該接觸並學習的課題。學生必須從生活中開始,多方涉獵並關心如經濟、科技等資訊,以黑天鵝效應所述為例,不能像過去總是思考「why that」的單一層面,而是要進一步去批判「why not that」。不同於過去,近期全球的金融風暴使美國政府忙於紓困,進而影響參與未來學年會的人數,今年較往年大為減少。以往重點大多為科技與經濟,也因而轉為教育、組織管理等相關研討。未來學不只是課程,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影響、接觸的事物,以本次美國經濟危機為例,其變化不僅只美國本土,影響層面擴及全世界,今年也可說是全球經濟的轉捩點。

參加的各國學者代表中,本校算是派最多學生的單位。研討會對參與者是種直接的訓練,一開始必然較為生澀,不敢主動提問,到最後參與的同學們都已經能自在地參與討論,與各國學者相互交流與學習,是很特別的學習歷程,相信參加的每位同學收穫都很豐碩。

Future-Oriented University淡江展成果

助理教授 紀舜傑

在未來學年會的眾多會議場次中,此為淡江大學第一次規劃專屬自己的會議,會議名稱為Future-Oriented University:How Tamkang Univerisity Brings Futures Studies to Lives,會中除了增加本校國際能見度外,也發表本校未來學研究所的努力成果。近幾年來,從事未來學研究的學術團體愈來愈多,然而,他們都有制度不完善的共通問題,因此,藉由這次的會議,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看到本校長期以來經營未來學領域的成果。

以自身未來學的教學經驗,與在場人士交流互動,會後與會者仍不斷與我討論。其中,一位Notre Dame大學教授表示,近2年接觸未來學便產生興趣,對於講者教學時的小技巧十分認同。巴西智庫戰略研究與管理中心負責人Lucia Tinto de Melo,相當羨慕淡江大學學校支持及推廣未來學的方式。此外,另有來自紐約的女教師,期望參加此會議後,能找出創新的教學方法,解開目前的教學瓶頸。舉辦未來學年會的目的,不是讓未來學學者告訴你答案,而是邀請大家,集思廣益,用想像、規劃,提出問題,讓大家透過討論,找出答案創造未來。因此,參與這場會議,解決方法及答案都取決於你自己。

未來學園獲認同

助理教授宋玫玫

第一次參加未來學年會,感到相當榮幸,與會當中,發現許多學者十分重視淡江大學,2天會議,就有3位講者於會議中主動提到淡江大學,這讓身在台下聽講的我相當驚訝,印證且間接肯定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於未來學領域上的努力,默默的耕耘已見成果。

世界未來學年會以廣面及宏觀的角度,探討政治、經濟、環境、教育等各項議題,當然,我也是抱持學習的態度參加。我的專業是教育,因此,在淡江大學為主的會議上,我以台灣微軟與台北中崙高中合作成立之未來學園為題,向世界各國介紹台灣於教育領域上的成果,許多學者紛紛表示認同。

教育,是長年以來孕育英才的百年大計,它也涵蓋文化、性別、社會等各相關領域,因此,會中,許多大學老師對淡江努力的成果都相當意外,紛紛詢問我如何將未來學應用、融合至課程上,這讓我十分有成就感,並以淡江為榮。

未來所碩二郭玟婷

眾多會議中,一場名為「End of the written word」會議,令我印象深刻。演講者以質疑書寫和電腦科技的記錄方式作為開場,他指出,當人類用科技取代文字記錄時,同時,又得不斷研發更精明的儀器去取代之前的科技,導致我們必須持續學習新知及不斷更新使用模式,因為,知識才是生存的主要關鍵,才是打開未知門窗的鑰匙,但也因此製造出科技發展的產品逐漸取代文字書本,進而讓現代人的閱讀與書寫能力日漸衰退。所以,當人類以為科技愈趨便利記載事物時,同時我們的溝通能力也受到阻礙,這番思維,不斷衝擊著我。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淡江大學推動未來學教育廣為人知,在許多議程中,多位學者都以淡江未來學課程為藍本,加以探究討論,也讚許本校未來學的教育成果,甚至會議中,相當大方的指出我們,起立向大家打招呼,那時,身為淡江一份子的我,心情十分激動,久久無法平復。同時,當他們播放一張張淡江校園的圖片,更讓我深刻體會,淡江在未來學深耕的成果,有目共睹!

因此,當我們自身的會議被分配到中小型會議室時,雖然,剛開始還有些擔心參與者不多,故四處向人推薦,沒想到反應十分熱烈,呈現爆滿狀態,不只位置不夠,還有許多人擠在門口,不論是問與答或是會議的請益交流,更是欲罷不能,多數人對於淡江在未來學的推動上充滿好奇,甚至連身為學生的我們也連連被問到學習的心得及感想,讓當時在場的我們也感到與有榮焉。

未來所碩二周雅玲

今年暑假,很榮幸能代表淡江大學至美國華盛頓特區,參加今年的世界未來學年會,感到非常興奮。

2天的會議,其中一場「Foresight Development in the Class-room and on the Web: Ideas for Educators」,主要是介紹一些未來學工具,將未來學的觀念置入組織應用,讓我受益良多。除此之外,多場會議提到淡江大學,肯定淡江在未來學領域的努力,讓我備感驕傲。由於,自己本身具備未來學的專業知識,因此,聽講時,特別津津有味,也更加投入。其他如未來教育、未來性別、全球未來等議題,更讓我驚覺「未來」,已經正在醞釀、產生。

此外,由於學生的身分以及東方面孔,因此,當我們穿梭在各場演講時,格外引人注意,主要是因未來學年會是以學者、商人為主。會中,不時有人詢問我們是從哪兒來,還有記者上前採訪以及拍照,相當刺激且好玩。

保險系四黃毓芬

伴隨紅酒與美食,始業式與交流餐會氣氛熱烈,為期兩天的議程正式開始。一場豐富有深度的會議、來自異國的朋友,令我印象深刻。

會議主題包羅萬象,對社會文化有推波助瀾的效果、公共議題產生什麼影響,個人價值追求及行為改變與社會的關聯性等。印象最深的是遇到一位學者,得知我來自淡江大學,便興奮詢問我關於在學校接觸與學習未來學的事情,我也開心的盡我所能向他分享,如之前社會未來課堂上欣賞的影片「無米樂」(紀錄台南縣後壁鄉的幾位老農民的生活,堅守著祖先所遺留下來的財產,不願將這塊陪伴一生的農地荒廢掉,他們展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呈現農村原有的人情味。藉由此紀錄片了解到台灣經濟起飛後對農村人口的影響,年輕人外移問題。)我大致介紹了背景與過去探討的過程、議題及想法。也與參與者分享諸多對社會未來學的想法、觀點。多位參與者讚賞本校將未來學與教育結合,不禁以身為淡江的一份子感到驕傲。

能面對面和不同國家的學者討論,是個難得又難忘的經驗,不僅能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能聽到不同的想法並培養看待事情的多元角度。最後,也鼓勵對參與國際會議和未來學有興趣的同學,把握機會,勇敢爭取2009年WFS的門票,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及滿滿的美好回憶。

保險系四 吳昱杰

很榮幸能以淡江學生的身分參與世界未來學的年度盛會,兩天半的會議,累積不少有別於過去所學的心得,不管是視野或想法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場次是關於年輕人對未來學的想法,會中有許多與我年紀相仿的外國學生,以工作坊的方式進行議題討論,分成小隊互相腦力激盪,討論未來學的相關議題。舉例來說,「2015年的報紙頭條可能會出現什麼新聞及內容?」每組報告完畢後,大家總是爭相舉手提問或表達意見,甚至全盤否定講者所言,並提出自己的論點。討論熱烈,導致該場會議超過預定時間。參與會議給我深刻的震撼教育,雖然早就知道美國學生,多數有獨立思考與勇於表達的個性,但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他們對於議題激辯的程度,也因此了解國外學生的想法,見識到他們討論議題時,所展現出與台灣學生的不同。

此外,觀察講者們不同的呈現方式及與聽眾反應和互動,所造成相異的迴響是很好的學習,觀眾所提出的問題也能了解未來學者在討論時所想及提出的疑問,進而審視自己沒思考到的範疇。其中觀察到最特別的現象是,許多人總咄咄逼人,不得到合理的答覆誓不罷休,相當有趣!其中的收穫與成長更是無法言喻,明年的WFS將在芝加哥舉行,推薦全校同學努力爭取並能共襄盛舉。

法文系三許潔婷

WFS會議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那些因緣際會下認識的朋友們。誤打誤撞之下,我們認識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任職的義大利人和北京奧運贊助商之一的William,他和兒子在越南開設占卜網站公司,另有一位淡江大學校友,目前任職於公家機關,以及多位旅館中初識的朋友。推翻我原以為須保持團體行動模式,而沒有機會認識新朋友的顧慮。

會議本身十分充實,令我深受感動的是,會議中,主講者完全不因提問者是前輩就心生畏懼,總是侃侃而談自己的論點,無論提問者的態度多惡劣,依舊以完美的高EQ來回應。此外,當我上前與那位主講者對話時,他也不因我只是個年輕學生就擺出高姿態或嗤之以鼻。「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這位年約三十的年輕研究者對我說的話,我會牢記在心裡一輩子。

綜觀整體,這次WFS會議中,我得到最大的收穫是,「只要不對自己築起高牆,所學便會超越所想。」

產經系三陳若

第一次出國,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對我而言,真的相當興奮。開幕式時大夥聚在一起聆聽會議流程,餐會的交際過程,研討會的經驗分享,閉幕式時的收穫滿滿,身為淡江的學生,能參與如此盛大的會議,真的備感榮耀。

其中,「High School of the Future:"Boot Camp"」會議最令我印象深刻,探討未來教育模式,從最基本學校的建立、生活環境、課程內容,以及學生心理建設等各方面,都有相關配套措施,重視藝術氣息、科學、國際觀、健康等多方面培養,強調「從遊戲經驗中,快樂學習,同時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會中,還有外國雜誌社攝影師請我們當model拍照,刊登於明年未來學年會的宣傳品上,真是受寵若驚。

同時,這也是訓練自我獨立的機會,從行前機票、旅館、交通等各方面,一手包辦,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我做到了,尤其當我已身在異國,呼吸不同於台灣的空氣,體驗不同的文化風情,那時候,我知道這一切都值得。這趟旅行,真是別具意義,尤其在邁入20歲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它在我人生經歷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NO.734 | 更新時間:2011-07-07 | 點閱:175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