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09-04-06

陳威宏挑戰紫外光新技術 申請美國專利

【記者陳若&#20264專訪】晚間7時30分燈火依舊通明,刺鼻的化學氣味迎面而來,還有不少學生在裡面研究討論,這裡就是化學系博士生陳威宏,經常一待就是10多小時的化學實驗室。

繼去年獲得「第31屆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年會」壁報論文獎第1名,陳威宏今年又以「功能性高分子的應用與開發」論文,在「第32屆2009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年會」中,榮獲「纖維與紡織組」口頭論文組第1名。陳威宏從事紫外光技術研究將近3年,是國內首位將紫外光取代傳統高溫環境加工,讓防水布料既柔軟又透氣,同時,可減少高溫加工過程,節能減碳,降低工作時的危險因素,並響應綠色生產製程。目前,這項技術正申請美國專利,並陸續與業界廠商進行產學合作,未來將可運用在雨衣及日常衣服上。

從未想過自己會走向學術研究一途,陳威宏表示,研究與實驗過程,時間長、壓力大,所以「耐操」是必備的特質,但是「我曾經是個很混的學生,得過且過;國、高中時期,搞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會盲目的唸書,大學也是因為分數的關係而考上化學系。」直到上了研究所,報告進度的壓力迫逼他不得不面對挑戰,陳威宏笑著說:「一開始遇到不少挫折,但是研究沒有捷徑,只能一次次反覆實驗直到成功為止;慢慢克服而且習慣後,我漸漸發現自己從中得到了樂趣,而開啟了往後的研究之路。」指導他將近6年的化學系教授陳幹男表示,陳威宏原是個木訥、不善言詞的學生,經過不斷訓練,讓他與同儕多接觸,現在的他不但活潑又開朗,而且在研究領域上已小有成就,正所謂「沒有努力就沒有命運,有努力就有機會」。

為什麼選擇從事紫外光技術的研究?陳威宏感恩的說:「過去,老師和學長便一直積極於相關領域的研發,我只是在他們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由於從來沒有人將這項技術運用於布料,所以研究時經常找不到方向和頭緒,陳威宏不斷請教師長、學長姐甚至學弟妹,他謙虛的說:「學弟妹學的不比我少,多問、常與人討論,才能激發新思維,找到出口。」問他可曾有放棄的念頭,他語氣堅定的說:「已經投入這麼多的精力及時間,我沒有放棄的機會,如同陳幹男老師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Work hard. Work smart.』專研自己所學的時間久了,必然也會變聰明,也就不會再重蹈覆轍了。」

在學弟妹的眼中,陳威宏是個熱心又認真的人,化學碩一吳瑞鑫說:「學長會主動指導我研究方向,給我很多意見。」對於學弟妹,陳威宏建議,大環境不景氣,年輕一代學生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承受壓力的能力也會愈來愈強,「學弟妹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勇於面對困境、接受挑戰,找出自己的興趣後,勇往直前,不要害怕;教授給的功課,不先問why、不計較,動手做就對了!」在淡江的生活已邁入第12個年頭,早已在淡水落地生根的陳威宏,對於這塊土地充滿感情與感謝,他說:「淡江給予化學系的資源相當豐富,除了擁有獨立大樓,化學器具也設備齊全,讓我受惠良多,將來我也會盡己所能回饋學校,幫助學弟妹學習。」

談及家人,陳威宏笑逐顏開,幸福洋溢,他表示,雖然年紀已經不小,卻還只是個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但是爸爸媽媽一直都默默支持,從來沒要求任何回饋,「去年6月我的第一個小孩出生,讓我的人生更加多采多姿,對於現在的生活更加滿足。」今年6月,陳威宏即將披上博士袍,踩著五虎崗階梯,踏出校門迎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在學期間他秉持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從錯誤中汲取經驗,從挫折中萌生信心,他說:「畢業前的一些成果展現與肯定,確實強化了我的自信。」預計畢業後將投入國防研發部服替代役的他,期望透過服役增加工作經驗,並持續在研究領域上發展,讓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斷向上推進,除了以此感謝家人、師長的栽培,也期望盡己之力、奉獻所學,為社會所用。

NO.746 | 更新時間:2011-07-07 | 點閱:165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7:26:07
  • 線上人數: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