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9-11-02

透析「未來時間表」:追上變革的關鍵

編者按:張創辦人於上學期提供THE FUTURIST(March-April 2009)期刊內文兩篇文章"Timeline for the Future : Potential Developments and Likely Impacts"及"Technology Revolution: A Summary",予教學與行政同仁參閱,本報特邀學校主管執筆探討,共思淡江應如何為未來做準備。

國際預測中心主席馬文.塞德隆(Marvin J. Cetron)在撰寫"Timeline for the Future : Potential Developments and Likely Impacts"一文時,引述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曾在《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一書中提到,科技改變生活的速度,已經快到開始讓人們失去了歸屬。我們成長時所熟悉的世界消逝得如此之快,讓我們已不知自己現在身處何方。因為生活改變的速度只會愈來愈快,這種極度的不安全感絕對會日以劇增,人們也愈來愈難做長遠的規劃。

塞德隆回顧,在人類漫漫歷史的時間表上,稍早之前人們才剛發明了個人電腦,一個被認為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為人類生活帶來最大改變的發明;那時,基因工程還只是幻想;更別說奈米科技了。顯然地,在1970年代,科技的發展仍是緩步向前。

在二十世紀早期,「產品的週期」是四十年。到二次大戰時,「產品的週期」縮減為三十年。對於今日大部分的消費性產品來說,週期則是六個月。而電腦及最先進的電子產品,它們的週期則為六週。因此塞德隆指出:「有時一個熱門商品才甫上市,類似的商品立刻在中國製造,兩週後就能在eBay拍賣網站上看到。」

經由塞德隆提醒,我們了解由於科技進展的速度如此驚人,因此我們必須檢視到底有哪些科技會改變我們的未來。塞德隆藉用未來時間表,提供最簡單的資訊,幫助我們思考、計劃未來。表中的每項新技術都會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普遍性的改變。它們代表的不只是技術本身,更代表了隨之而來的機會及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力。

此「未來時間表」係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服務於位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的Futurizon GmbH,在他的帶領下,這個時間表每二到三年會被更新一次。國際預測中心(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最新的「未來時間表」是由六位人士所組成的評判小組更新2005年的資料而來,成員包括:美國航太總署蘭格里研究中心(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首席科學家丹尼斯.布希涅爾(Dennis Bushnell)、最熟悉此一「未來時間表」的預測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等人。

「未來時間表」中所預測的時間,代表的是在那個時間點時,可以取得某樣物品或技術,但它們尚未成為普遍性商品。消費者無法在連鎖超市見其蹤跡,必須在專賣店或是高級百貨公司才能購得。

評判委員對於大部分項目的時間預測都很有共識。有些時候,甚至六個委員都選了相同的年分。若是大家預測的時間有所差距,則通常會取一個中間值。假如國際預測中心對於某項議題覺得特別重要,在做最後決定時,大家也許會爭辯一下,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一般來說,一項技術何時能到達實用的階段,通常取決於外在的因素,而非技術本身的障礙。一個新的東西要被採納,不僅得在技術方面可行,經濟方面可行,同時也要具備政治正確性,並被社會所接受。

太空計畫的發展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塞德隆認為,在這份「未來時間表」中,評判小組是假設未來的太空計畫仍然以送人類進入太空為目標,並在此前提之下,預測所有和太空發展相關的時程。但這個前提並非是絕對的。好比說,美國未來也許會較傾向以自動化的機械探測取代人類的太空飛行。假設如此,在「未來時間表」中,評判小組勢必要針對太空的部分做重大的調整,或許以較安全、較保守的活動來取代現有的預測,其發生的時間也會改變。

在某些情況下,創新科技的命運可以被少數管理階層的人所決定。其他時候,則必須由更廣泛的民意決定。有時,它甚至得由政治角力做最後的定奪。

塞德隆指出:「在這個變遷快速的時代中,無論對於公領域或私領域的管理,都變得愈加困難。我們希望這個『未來時間表』能減低未來對人們的衝擊,增加人們控制未來的能力。」總之,正如皮爾森所說:「我們在準備未來時一定要記得,重要的並非是科技本身的改變,而是這個改變能賦予我們什麼,或是為我們帶來什麼破壞。」(圖�洪翎凱)

NO.765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3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4 18:13:08
  • 線上人數: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