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瑜倢專訪】他很年輕,今年未滿三十歲,但是他得獎的紀錄,卻比許多同他年紀的人來得多;他是多變的雙子座,滿腦子創新的想法,套一句他常說的:「靈感常在一瞬間消失,留住它的方法,即是記錄它。」他是徐國能,師大國文博士班畢業,現為本校中文系助理教授,去年以「毒」獲得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一時之間聲名大噪。
對徐國能而言投稿是一種癮,得獎只不過是一種過程。他所得過的獎項還有:中央日報文學獎新詩第三名、臺北市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花蓮文學獎新詩佳作、臺北市公車詩文古詩新詩入選、 臺北市文學獎散文、時報文學獎散文第二名、教育部文學獎散文第二名、臺灣省文學獎散文佳作、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文建會全國大專文學獎散文首獎。徐國能說:「獎項對我來說是文學中的冰山一角,文學的領域很廣,想寫的東西太多,所以得獎讓我覺得很有參與感。」
目前在中文系授課的徐國能常以自身的例子鼓勵學生多寫文章、多投稿,畢竟好文章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徐國能認為文學表現手法雖然不同,但它內在表現方式卻是一致的,把感情投入文章之內,不要太過矯情及掌握住綱要,創作不是一件難事。身為一位文字創作者,他也有自己欣賞的作家:「我滿喜歡董橋的文章 ,因為他的文字駕馭能力很好,且很博學;白先勇他把現代主義表現得很極致,而在《台北人》一書中,把人物刻劃得很傳神,令人佩服不已!」
除了熱愛創作,古典詩詞是徐國能的另一個最愛,他並擔任本校「驚聲詩社」的指導老師,帶領同學們暢遊於古詩的世界裡。就讀師大博士班時主修的即是詩詞,他的博士論文是「歷代杜詩學詩法論研究」,對於杜甫和王維非常喜愛,徐國能認為他們二人將藝術和個人觀感,找到適合自己的形式發揮出來。古詩的篇幅很短,但表達出來的意涵卻是無限的,對古典詩詞他是迷戀的:「不論是詞、絕句或律詩,詩人們濃縮情感,含蓄的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想法,這種文字的組合在我心中很美。」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文華,現擔任本校中文系專任教授,他眼中的徐國能是這樣的一個人:「對杜詩的研究很深入,非常有潛力研究詩學;創作能力不論是現代散文或是古典詩詞,都寫得很好!他是位很有資質的學生,在教學上,我相信他也會是位很不錯的老師。」。
在斯文的外表底下,徐國能對於新的事物很敢嘗試,他總是帶著好奇心去看周邊的世界;他認為學習古典詩詞的人不一定思想是硬梆梆的,徐國能提及在師大向陳文華老師學習的那段時間:「老師常教我們學習詩詞要多點想像的空間,不能用太過刻板的想法去解讀一篇作品,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創作是需要靈感的,他的靈感往往在一剎那間出現,但有時也會如難產一般,沒有辦法提筆寫作,在遇到創作瓶頸時,新的事物帶給他不同的刺激,他認為:「創作散文及古詩都是需要醞釀的,但古詩的文字很精簡,字字都要斟酌,組合中的句子都要有涵意,情感是很間接的表達,想像的空間會較多;但散文就不同了,往往一篇文章中,除了要切題外,還要有言外之意,但文字卻可以有很大的發揮地方。」
在中文系進學班教詩選及歷代文選的他,由於學生們無法一下子即進入古詩的世界,他選擇用較活潑的教學方法讓他們能接受:「上課前和學生聊聊他們的想法,再進入主題即可以很容易進入狀況。」對於流行新資訊他也很感興趣,在生活中他是不能忍受「無趣」的,於是他把家裡佈置得很有趣,比如說他和妻子不常看電視,便把這個龐然大物佈置得像個巨大的盒子,「因為這個樣子就不會感受它的存在啦!」他幽默的說。
喜歡看電影的他,認為要會文學創作就得學會欣賞電影:「電影是文學表現的一環,劇本及導演都是靈魂所在;在電影中找尋創作的題材,也是另一種新鮮的嘗試。」得獎對徐國能而言有如家常便飯,但他卻認為得獎只不過是一種運氣,因為他認為只要勇於創作的人,就會有人欣賞他的作品。在他的腦子裡永遠都有著寫不完的文字,他認為文字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歷練的,散文如是古典詩詞亦是。文學的領域很寬闊,徐國能在這裡找到他的心靈寄託,沒有選擇華麗的文句筆耕,有的只是他對文學的熱忱及投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