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世界未來研究聯盟(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 WFSF)年度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月13至17日在日本廣島吳市(Kure City)舉行,本校未來學研究所陳國華所長及鄧玉英老師率領未來所研究生劉玉儀、柯依玲以及國貿系張有存、日文系蘇葳蕾等四位同學前往參加並發表會議論文。此次研討會的主題為"Futures of Humanity Around the O-ceans",共有來自12個國家的未來學專家暨學者參與盛會,除主辦國修習未來學課程的學生參加之外,還有來自美國休士頓大學、夏威夷大學以及本校的學生越洋與會。這是本校連續第八年甄選學生參加國際未來學會議,除加強學術交流外,對我校國際化教育更具意義。本報特別刊出劉玉儀、蘇葳蕾兩位同學此行的收穫和心得,與全體師生分享。
第18屆WFSF年度研討會,在日本廣島縣吳市舉行,恰逢深秋楓紅的季節,我就把它稱之為「秋楓日本,巧遇未來」之行吧!
這次的研討會主題為「海洋、人性與未來」(Futures of Humanity Around the Ocean),配合吳市的軍港及海港的地理特性,又適逢吳市100週年市慶,市府特別協助舉辦,可謂盛大!
趕路─匆匆忙忙,但所幸沒有跌跌撞撞!
我們預計11月13日的中午從大阪出發,約15:42由新大阪搭新幹線阪急號快車到廣島,再由對方工作人員接車換車到吳市。預計在17:15到達廣島,17:45到達吳市,18:30的歡迎晚會絕對不會匆忙!但是,計劃與變化總是在互別苗頭!
先是本姑娘在買數位攝影機時,因為日本帥哥店員的“週到”服務(為了傳輸線驅動軟體的語言版本與台灣是否相容問題,他思考並詢問了至少3個人),使我比原訂集合時間14:30嚴重遲到了20多分鐘,真是對不起大家!所幸並沒有對之後的行程造成延誤!
我們於是氣定神閒的在新大阪的月台等候(因為還有10多分鐘),過沒多久,一班顏色鮮亮的列車駛進,因為時間尚早,我們只是寄予無限的欣賞眼光,直到距離發車時間2分鐘時,仍未有其他列車進站才警覺的詢問站務員,果真是這班列車(這時僅剩1分鐘不到!)顧不得形象的提起行李往車上跳,這班車比預訂時間晚了約1分鐘發車(一般而言,日本的班車都是準時進站及發車的,這次因為我們……)
不過他們很人性的調整了車速,並沒有造成任何延誤!
準時到了廣島,果然在接駁吳市支線的出口看到4位工作人員前來迎接,實在令人感動!(踓然他們是日本人,而且其中還有一對60多歲的老夫婦)再轉搭20多分鐘的火車到吳市,不到18:00,天卻已暗,而街上的店家也都準備打烊回家。(連SOGO也是哦!)
我們跟著另一位交班的工作人員搭旅館接駁車到開會及住宿地點。我心想終於到了,等會兒可要迅速放下行李、換裝以赴歡迎晚會,哪知等我們領完會議的資料及名牌後,卻被告知只剩3分鐘就要在3樓舉行晚會了!請想像我們一派郊遊遠足的輕鬆打扮,卻去參與一場名媛紳仕的盛會,真是有點尷尬!還好主辦單位的熱情及親切讓我們去除緊張,說真的,我們可是有豐富的內在涵養哩!這可是要具聰明智慧的人才看得出來的哦!
我們的匆忙感終於在第二天研討會開始時劃下句點,但是在早餐時刻,我們用約「5分鐘吃、15分等待」的匆忙,為這場趕路做了一個完的結尾!算是個不錯的回憶吧!
官學合作的工作團隊
這次的研討會,許多工作人員均來自當地居民,市長及市府也提供了不少的行政支援,之後好奇詢問下才得知,這些工作人員多半是招募來的義工,各年齡層都有,也都很熱情,也因此他們在分工時實在精細(但也因此有聯繫上的疏漏,以致有趕歡迎晚會的錯愕及名牌製作等疏失),市長及官員的態度也很親和及熱情,除了第一天的晚會、會議的場地協助及會後一天的參觀安排之外,又增加了會議最後一天的臨別晚會及茶會等,感覺是親切熱情且不落於政治氣息的,我們的國旗還曾一度與China的五星旗並列哩!(而且就在旁邊哦!)
相較於我所參與過台灣所舉辦的會議,若有政府官員到來,似乎如御駕親征,總感覺與他們距離遙遠,無法親近。
不過,說到那種官僚分層及以男性為主的氣息,在吳市與台灣就沒什麼不同了!
以科技的美好景象為主的研討會
雖說這次研討會的重點放在對海洋、水資源的維護和妥善運用以及人類所可以做的改善,同樣的議題也值得我們台灣深思。所以我抱著要去寶山挖寶的心情,但是得到的與預期的落差頗多!
先是參加的人多為所謂先進國家(第一世界)的成員,他們所分享的經驗,多半侷限在目前用了哪些方式、技術去處理問題,或者是科技未來可以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美好層面。卻鮮少有人去碰觸目前狀況的危急程度、損害情形、現階段實際可行的具體措施或辦法,也不深入探討與人性、價值觀的改變、生態的變遷等所造成的相互影響等問題。與本校在11月5~7日所辦的研討會相比,這次的研討會就好像是一個展現美好願景卻不探討負面影響的廣告。在被問及台灣的經驗時,因為成員對台灣的不瞭解,常對我們為什麼沒有與他們相同的環境表示驚訝!(例如:自家廢水循環再利用系統為什麼在台灣沒有普及……等,其實有些是因為我們的環境並不相同)這樣的感覺在第一天會議時特別明顯,覺得台灣竟然被視為邊緣國家(連半核心都摸不到邊!)實在有些傷心!事後想想,這也是一種學習,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所處的環境,而非一昧的以自我為中心,所得到的觀點及想法,或許才更有幫助!
還有一件一定要說的事,在這次研討會的報告中,我真的覺得我們的表現是最好的,玉英老師所分享的實際經驗才是真正最切合主題的發表!
再次說謝謝,對所有在這次過程中幫助我們順利參與研討會的人士!最後還要說,對於國際研討會的經驗,真的是聽聞有你,卻不如親眼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