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12-04-30

淡江的8大能力指標分析

針對《Cheers》雜誌報導8大能力指標,以分項方式進行,俾以更進一步瞭解本校在各項能力上的現況,期盼本專題分析結果能作為持續精進優勢與改善自身弱點之參考。

●團隊合作(凝聚共識 提升管理智慧)

,其中,又以團隊合作指標的積分最高,可展現淡江學生的強項在於團隊合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是為達成既定目標所展現出來的合作與努力精神。對於如何整合始能達到最大效益,學生會會長財金三徐振傑認為,有位能夠明確帶領方向的領導者很重要,而且團隊中所有人員對於目標的責任心、凝聚力須很明確。學生會中有各種不同科系的人才,首先必須要充分了解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了解他們的人格特質以及興趣所在,根據成員的特性安排適當工作。

領導者的培育對於團隊合作也是相當重要。本校特有的「淡海同舟」,即社團負責人研習會,一直是校內最受重視的領袖研習活動,每年培育出許多專業的社團領導人。100學年度淡海同舟執行長王永勛表示:「『竭盡所能,締造遠景』,是整個淡海同舟的核心價值,希望所有領導者可以學習面臨任何挑戰及困難時,不輕易放棄,要全力以赴、堅持到底,並以此心態經營團隊。此外領導者也須清楚明瞭整體狀況,並做出準確的判斷,按部就班完成事情,再加上危機處理的能力,團隊合作就會產生。」

本校游泳校隊隊長中文三黃新智表示:「體育性的校隊比起其他團隊注重團隊合作,因此對於紀律的規範也相對嚴格,透過多練習,彼此互相打氣,團隊默契就會慢慢地培養出來。除此之外,適度的閒談與關心也是重要的一環,有助團隊間更加和諧。」

●融會貫通(實務操作 考驗內化功力)

融會貫通部分,如何將學校教授的理論概念轉換成自身的知識,「動手做」便成為重要的關鍵。本校機器人團隊輪型機器人隊長電機博三何丞堯表示,「電機系課程到了大三,開始接觸專題與電子電工實驗課。在加入機器人團隊後,更能將課堂理論結合並延伸到實作應用上,對工科學生來說,能否『動手做』是融會貫通的關鍵。」

而機器人團隊人形機器人隊長電機博四胡越陽也表示:「在學生時期,學習很多理論性的課程,卻不知如何應用。但電機系的專題實驗制度,可以讓學生了解如何將電子學與電路學,及程式語言融會貫通,並將所學以實體呈現。我目前所做的機器人研究就是需要使用到很多課堂理論,不乏有微積分、機率學、工程數學與線性代數等,透過機器人的研究讓我可以融會貫通各項的理論,因為想要做出優秀的機器人就必須如此。」

融會貫通也是老師用心設計課程的核心之一,目前在數學系開授中國語文能力表達課程的中文系專任副教授陳瑞秀,除了基本課程外,還將英文融合至課程中,自製「中英互譯」的教學教材,以英文短文或詩集為課後作業,讓學生理解後譯成中文;藉由該項作業培養學生的融會貫通能力,「曾有學生將一篇英文詩譯成七言絕句,詩風意境之高妙,真是妙不可言!」

除了融會貫通的能力培養,如何運用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對此她表示:「推薦同學們閱讀一本書《Lords of the Rim: The Invisible Empir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作者為美國人,以孫子兵法的理論分析亞洲局勢,能將所學融會貫通且實際發揮,這也是莘莘學子們必須養成的能力。」

資工系副教授鍾興臺表示,融會貫通是資訊概論課程的要素之一,讓學生累積四年的學習得以應用,相信整體的資訊能力,也是獲得企業高度肯定的因素。此外,融會貫通最主要的基礎還是需要發現「自身核心」,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後,便會主動學習,善用網路資源並態度積極,才能徹底體會融會貫通的定義。

現任於網路公司,曾就讀資訊傳播系的張馨今表示:「進入職場後,發現業界並不需要只會讀書的人,能夠融會貫通並且學以致用的人才,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我覺得淡江學生能夠擁有融會貫通的能力,除了本科系的專業知識之外,校風自由且社團發展蓬勃,也是主因之一,參加社團的學生,比較不會死腦筋,而且藉由此類參與機會接觸各類事物,自然而然將所學整合成自身的能力。」

●抗壓性高 (韌性夠強 終能找到真愛)

抗壓性是本校在調查得分的第3名能力指標,足見本校學生有能力負擔壓力、承受挫折,及自我調適與適度的抒發。在淡江之聲實習的英文三王苡嫣形容淡江人,既耐操又很堅強,即使在課外活動中活耀,但也會顧好學業成績,況且學生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壓力再大也會堅持到底。

淡江校風公認自由,提供學生多元資源的環境,康輔社社長連惟執認為,學校對於社團的重視可由「社團學分化」而知,雖有多種活動可以參與,但必須為己所選負責。另外,透過參與社團也能增加抗壓性,因為可以學到的事情太多,儘管過程會不如預期平順,但終究能獲得寶貴經驗。

對於被貼上「草莓族」標籤的世代,學務長柯志恩有另外的看法,她認為現代小孩也被稱N世代,因所有資訊來得快速,每天都在改變的壓力下,變得沒有耐性,對於事情的執著性很低。目前在淡江任教超過10年的老師,常感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無感,但柯志恩認為應該要陪伴他們面對,或是以另一個角度思考,將其轉化成為優勢,進而強化學生的創意,也願意去挑戰新事物,以及多元的發展。在課程的設計上,配合N世代的認知模式,例如讓他們離開座位,從活動中去親身體驗有助於學習效果。

●學習意識強、可塑性高(集體學習 營造學術氛圍)

本校學教中心學習發展組每年度針對大一新生進行學習調查,包括學生學習風格、學習與讀書策略等調查,觀察學生的學習模式,給予老師教學上的方向與建議。加上讀書會、進步獎學金等設置,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學發組組長黃儒傑表示,讀書會的效果非常良好,同學們有伴一起學習,不但效率提高、也會提升學習意願,更能改善整體的學習風氣。學生要主動學習,除了老師幫助引導,其實只要遇到有興趣的科目,就會主動去尋求更多的知識,再進一步分享給彼此,集體學習,就是個很有效的讀書策略。

除了學生,本校也著重老師的研習。教學方式正確,更能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黃儒傑也提到,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整個大環境不斷地變動下,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學習不是只有在大學,而是時時刻刻都要去更新自己的知識。」他鼓勵同學,現在的資訊比以前多很多,要如何判斷跟選擇,去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提升競爭力。

●外語能力與國際觀(關鍵眉角 英語教授課程)

「外語能力與國際觀」是因應時代新加入的指標,國際事務副校長戴萬欽表示,我們有非常好的教學環境:全國最大的外語學院、國際研究學院、國企系的英語專班,還有全國唯一的全英語授課及大三出國的蘭陽校園;外籍老師的人數也是數一數二的多,外語學院的外籍老師就占30%;境外生的人數在國內也是相當可觀的:僑生人數有750名、陸生有78名,及外籍生也有200多人,這對於外語學習和開拓視野,都是非常良好的環境。

另外,將《全球視野課程》列為核心通識必修課程是本校一大特色,提供同學們許多資源和機會;學校設置的外語中心,可讓境外生和本地生在此練習語言;也有免費的英語學習課程於每年暑假開辦,還可以修習學分,係透過教學卓越計畫的經費支應。還有免費英語夏令研習活動,讓大家利用假期進修。在培養國際觀上,有海外志工的服務隊,和良好的交換學生制度,讓學生可以參與,藉此拓展全球視野。

在特色計畫下,給予師生更多資源,例如邀請多位國際大師、讓更多老師有機會到國外進修。商管學院也積極推動加入AACSB,讓教材能和國際接軌。未來將努力加強目前800門英語授課的品質,從學生的滿意度調查來檢視教師的授課成效,也將提高對英語授課的老師獎勵,並規劃送英語授課老師到先進的英語系國家進修其教學技巧,或是請赴國外開發英語授課的種子專家分享講習。長遠來說,希望促進對本校的學習氣氛及老師的授課方式都能有所刺激。

●創新能力(跳脫框架 激發無限創意)

「創新」的風氣始於淡江自由學風之下,且在這個「不連續的時代」中,行政副校長高柏園認為,學生如何因應環境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因此,「要找出淡江學生的DNA!」建邦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蕭瑞祥也提到,因為有各式社團活動,發展致蓬勃多元,學習方向不僅在課堂上,更是在生活周遭,這樣的資源與環境,凸顯學生是充滿機會的。

近日,創業的風氣日漸盛行,學校也開始舉辦許多競賽找出創業新鮮人,蕭瑞祥認為,淡江學生具備足夠的能力,但會因為缺乏自信而猶豫不前,事實上,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Do Something」,將自己的計畫表達出來,學校可以提供培訓的課程協助,甚至扮演企業與其創業團隊的溝通橋樑,全力幫助學生實踐創意。高柏園也談到學生應該要具備的是好奇心及觀察力,才能察覺出生活周遭的變化,並積極嘗試,才能夠與眾不同,找出不一樣的答案。他建議學生可以透過關心公共事務,培養出獨立的思考模式,才不會被時代大潮流所淹沒,例如上學期課外活動輔導組舉辦「玉山票選催票活動」,希望能有助於玉山擠身世界7大奇景之一,更希望培養學生用一個乾淨的眼光看待世界。

●具有解決問題能力(多方嘗試 從中獲取養分)

「『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指標就是其他七大指標下的產物。」管理學院院長王居卿說,必須先將專業培養好,融會貫通後才能產生創新,在培養這幾項能力的共通點即是能夠去「解決問題」,也可將這項能力用以檢視自己的成果,了解自己的不足與進步空間。從《Cheers》調查中可得知,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指標在整個積分排名中是排在中間的,從此顯示雖然淡江與其他私校相比下獲第1,若要超越前幾名的國立大學,必須在不足的地方更加強。

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是否深入,會影響自己面對問題解決的方法及效率,王居卿表示,大一新生在「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能力當中是不足的,並非不願意去學習,而是尚未對某種專業領域融會貫通,所以學生在多元化的求知時,無論遇到挫折或找到根解,其追逐每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就是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創育中心的培養,提拔許多淡江的人才,其中已創業的英文四翁子騏現任新銳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監,他認為在創業這條路中總有高低起伏,當自己遇到困難時,總用策略性思考不斷反自我反思:「這樣是對的嗎?」、「這是最好的方法嗎?」過與自己的對話悟出許多方法。他提到,「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夠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夠爭取到機會,面對問題時,能夠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很重要的,學生應再多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推動特色計畫 前瞻企業需求

近年來,學校推動特色計畫,由學術副校長虞國興來統籌規劃。希冀透過教學及研究上的改革,讓學生能夠提升自我能力。針對本校學生在國際觀及外語能力略顯不足的情況,學校也持續致力於英語能力補救教學課程,未來還希望透過規劃英語授課課程,引導學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增進英語能力,如此才能產生最大效益。

虞國興強調,目前課程改革將持續進行,希望更能貼近「三環、五育」的構思,例如100學年度開始的「社團必修化」便是具體作為,希望透過課外活動,讓學生除了課堂理論上的接收,在實務操作上也能廣泛的接觸,不僅先行感受團隊合作的意象,也能從過程中汲取經驗、反思與回饋。另外,在101學年度,學校預計規劃「榮譽學程」,主要針對每班成績前10%的學生提供課程選修,使其有更多機會去學習,讓這些學生有持續精進的管道。

虞國興指出,未來產業所需要人才會包括更多的特質,著眼於五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針,因此「美學涵養」課程有其必要性,且培養學生「未來觀」亦相當重要。倘若學生有憂患意識,則能預期未來趨勢,並可做好應變規劃,這樣具前瞻性的特質,也將是企業所需的人才。產業界對於人才的需求,將影響教育單位的施教方針,並希望與產業界的互動,不斷調整校內資源的運用,讓學生能在大學時期就擁有足夠的競爭能力。

●培育卓越人才 讓淡江人見人愛

由《Cheers》雜誌所調查出來的8大指標能力看來,本校在產業界確實受到肯定,而本學期由學生事務處職涯輔導組所舉辦的「2012校園徵才博覽會」也吸引53家企業到本校招募新人,經博覽會後調查,企業對於本校學生的「抗壓性高」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際面試後皆能受到肯定。

畢業於本校公行系、壹傳媒人力資源部專員李宜諭表示,淡江人在職場上能屈能伸,擁有多元能力,因此能為就業上加分。中文三楊蕙綾的家長也指出,當初讓孩子選擇推甄淡江大學,其《cheers》雜誌「企業最愛的大學畢業生調查」報告結果,是一項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因為淡江校友能夠在1000大企業中,連續獲得私校第一的肯定,使家長很放心讓孩子成為淡江人。

除學校課業應有的專業知識外,學生應該還要多儲備一些帶得走的能力,如:懂得如何學習的能力、電腦運用能力、語文能力。而透過參與課外活動,如社團,或是舉辦活動,讓學生們養成領導、溝通協調,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看來,本校「三化」或「三環五育」的教育策略,讓淡江人在學期間的能力養成,擁有更多彈性,以及獨立思考能力,使淡江人持續在職場上發光發熱。

NO.858 | 更新時間:2012-04-30 | 點閱:182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1-06 17:38:52
  • 線上人數: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