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書函專訪】「我就是擅長說故事!」以親切爽朗的嗓音侃侃而談的是《科學月刊》總編輯暨本校化學系教授王文竹,不像個嚴肅而拘謹的學者,反倒像滿腹墨寶的「說書人」。致力推廣科普20餘年,深化國小至高中生的科學新知,從教授晉升「科普推手」。為此校長張家宜特於本校第128次行政會議上,頒發推展科普工作貢獻卓越獎項,表揚王文竹在科普教育上的奉獻。
從忠實讀者到「無給職」總編輯全因愛「科學」
王文竹自1991年起為《科學月刊》撰稿,並於1996年任執化學系教授時,同時擔任該刊編輯工作;2001年起接任董事會董事,2010年正式接掌科學月刊社「無給職」之總編輯,綜理全社之編輯工作迄今。「其實我接觸到《科學月刊》的契機是在創刊的1970年。」當時王文竹還只是個大三學生,透過班上同學,拿到第一期的《科學月刊》,從此成為忠實讀者。
直到他開始教書後,受月刊之邀幫忙撰稿、擔任編輯,從著手審稿、改稿,到約稿等工作都要包辦,「我們是學術編輯,必須把關稿子內容,不能違反科學原理,並且要讓人家看得懂。」除了嚴格把關,更不能讓假科學的內容混雜進來,「其實擔任編輯不難,和教書工作沒有衝突,除非突發事件,臨時要去找文章就會比較忙。」例如日本地震發生核災,以及日前塑化劑事件等,就必須去找相關研究領域的人員來撰文,透過《科學月刊》此平臺反映社會時事,為社會大眾破解科學迷思,解釋來龍去脈。「辦刊目的就是為了讓國民有基本科學精神和素養,這是最重要的!」王文竹堅定地說。
即使到了總編輯的位置,王文竹仍不斷吸收海量的知識,「在雜誌社最重要的收穫,就是認識很多朋友,」不只是念化學的,天文、地理、心理學,各科學領域應有盡有,藉此增廣自己的見聞見識,「蠻有趣的!因為當你在聽他們談他們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就有機會多了解其他領域的新事物。」對他而言,執筆於《科學月刊》不只有趣,還有一份使命感,「社會上有些不講理的,我們稱之為理盲,」這些人會提出一些反科學、偽科學的理論欺瞞社會大眾,有科普觀念的民眾就不會輕易道聽塗說。
淡江出品 在母校擔任教育舵手
王文竹一路從本校化學系學士、碩士,到現在成為教授,可見其熱愛化學的程度十分驚人,「化學很有趣、變化多端!而最吸引我的,是化學還沒辦法用理論去精準預測其性質,要真正實際操作後,才能發現它的奧妙。」事實上,不僅是化學,整個科學領域都是王文竹的最愛。致力於化學研究的他,沒選擇專精於研究員的工作,反而投入推廣教育,「其實做研究到一定程度後就知道,教育比研究還重要,尤其在淡江這環境,不要忘記這件事情!」他回憶20年前擔任系主任時,接受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從哈佛大學獲得的靈感,著手推動核心課程,讓文理工商的每個學生都有科學素養,「只是一推出就遇到問題,如何把科學知識,包括科學概論、生活與化學等,傳授給各系的學生。」於是他決定自己編教材,要讓同學能聽懂並喜歡,「我花了3年半的時間,拍出13集的短片教材『生活中的化學』,甚至獲得視聽教育學會金牌獎,並在臺視播出。」後來也陸續編撰了供教學使用的科普書籍,於是,科普精神就從校內開始萌芽。
他認為,本校學生的「素質」很好、潛力很高,不輸給臺大清華,但「程度」卻輸給人家,他解釋,程度指的是個人因貪玩,或是家庭環境背景不優渥,以致求學有困難等因素,就需要老師多去關心,從教育上去刺激這些學生,使他們自大學一、二年級開始脫胎換骨,「所以化學系的學生在外面的表現都不輸給人家,因為老師這樣教我們,我們就這樣教學生。」此刻的王文竹,就像是個教育舵手,推動著化學教育的大齒輪,在浩瀚的科學領域中傳承下去。
說故事學科學 足跡散播全國
去年是國際化學年,科普推廣上除了有本校的行動化學車外,他與其他學者一起組成「演講團」,到產業界工廠、全國各地,舉辦科普演講和一些社區型的小講座。例如,由化學教授親自講解化學的真相,改變社會大眾誤以為化學是很危險的錯誤認知,「其實並不然,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桌椅等,生活週遭處處充滿了化學。」而王文竹授課對象不只是廠商或大學生,他也常為中小學生演講,但要如何向孩子解釋艱深的科學?王文竹善用獨到的「說故事」專長,如以古代帝王擅改月份名稱作為故事起頭,說明「末日日期」其實沒有依循正確的天文週期,加上錯估月球及太陽的公轉自轉,早已影響曆法,他用科學角度打破2012年12月21日為世界末日的謬論,讓聽者感到津津有味!
打開心胸接受浩瀚科學新知
因長年貢獻備受表揚,王文竹認為可藉機喚起大家對於科學的重視,也將本校理工學院的特色研究推廣出去。他細數道,如學術副校長虞國興成立的水資源中心做得有聲有色,「因此《科學月刊》就曾邀請虞國興介紹臺灣水資源專題,做該期的主題編輯。」也請土木系教授鄭啟明負責介紹風洞研究,以及理學院院長王伯昌所做的化學理論計算,「這都是很棒的研究,值得去關注與了解。」王文竹連結各領域專家,無私地介紹每位教授的專業,努力為科學付出,「現在的科技進展得越來越快,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會發生,」因此我們必須把心打開,去接受、學習更多的科學新知,「切記別當科學的理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