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13-06-14

【畢業快樂有品感言】公平正義 公行碩專二李芳儒

「嗶嗶!」走過40餘年,還能手握學生悠遊卡的感覺真不賴!即使成為市議員,我仍想回到校園精進自己。在學生時代時,求學生涯並不順遂的我,都在「國四」和「高四」的重考歲月中留下痕跡,然而選擇重返校園就讀EMBA公行所,是因為我知道透過吸取專業理論與學術知識,能有助自己在政策上的理念發表,而位於永康街附近的臺北校園,不僅地理位置與生活機能便利,在眾多校友口耳相傳下,成為我考研究所唯一的選擇。

由於公行所經常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前來演講,對我而言有顯著的影響,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沈中元在某次演講中提及「以法論法」的觀念,當大家抨擊審判者為「恐龍法官」時,卻忽略須被檢視的關鍵,其實是法律本身。透過他們的分享,拓展我的思想,甚至不被社會輿論和意識所蒙蔽,使我在工作上,能具備深層思維探討施政方針。在開放自主的學風下,老師經常會與學生透過問答與意見交流的方式,結合理論與實務,讓大家的理念基座更加穩健,此外許多授課老師都比我們年輕,「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不同於以前學生時期崇尚師道的嚴謹,我們分享職場經驗,他們教導學術理論,教學相長的氛圍是我很享受的」。

就讀公行所的同學多來自公家機構,從地區里幹事到中央部會官員,每種角色對事務的看法不盡相同,「決策者多具理想性,而執行者卻常受制於人情包袱與現實面的難題」因此當彼此交流時,不僅能相互激發新思維,我也可以從中了解每份工作的差別與職場問題,這幫助我未來在政治規劃上,由點線面的方式更周延地設想每個細節。

EMBA像一面堅實的牆,讓我面對執政者時,不再只有經驗之談,而能循著法理依據說服對方;因此我想告訴學弟妹:「一定要將職場經驗與老師分享,因為理論和實務的結合,才能讓政策或工作更具完整性。」(文/莊靜整理、圖/李芳儒提供)

NO.900 | 更新時間:2013-06-14 | 點閱:143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