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4-02-17

World Future 2013 世界未來學年會─前進芝加哥 探索未來

文/趙巧婷採訪整理報導資料提供/未來學所

本校永續經營與發展以「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為根基。其中,推動未來化一直是本校的重要使命,「世界未來學年會」是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深化未來學推廣最重要的一環,為增廣學生視野、擴展國際觀,由張創辦人贊助學生參加世界未來學年會。2013年世界未來學年會於7月19日至21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辦,逾近千位學者專家一同參與,數百場的研討會、工作坊以及演講都在此會議中進行。

2013年會由未來學門教師鄧玉英講師帶領3位同學一同前往芝加哥參與世界未來學年會,與會同學分別為未來所碩二劉薇蓮、大傳三卞其敬及英文三張秀卉。

未來學門講師鄧玉英

World Future 2013以「Exploring the Next Horizon」為主題,內容涵蓋教育、經濟、科技、人文、環境、國際趨勢等不同面向,並亦可將研討會分成6個單元:Commerce(商務)、Earth(地球)、Futuring(預測未來)、Governance(政府與政策)、Humanity(人文/人類)、Sci/Tech(科學與科技)。其特色是希望透過專家的工作坊、演講,談未來學研究的方法,與會者不僅有專家學者、各行各業的人士,像是顧問公司的人員都前來參與。

在這次研討會中,WFS第一次有Poster Sessions的論文發表形式,我也在其中發表以「Unemployment Crisis and the Lost Generation」為主題的論文,即探討全球化對青年失業的影響與衝擊。

在全球化發展迅速之下,「全球在地化,不再只是個口號」。08年金融海嘯過後,失業的現象很明顯,更凸顯青年失業的問題。面對青年失業,台灣的教育目前著重於「學用媒合」,但國外卻傾向於在教育中,如何去激發年輕人的創意。因此在這次的研究中,以臺灣青年的創投案,CAMPOBAG與iCook為例,探究青年失業問題、如何以全球化的思維來看青年失業、如何激發年輕人去思考,而年輕世代有許多可延伸的創意投資,但如何給予年輕人機會是個值得思考的議題。

學校給同學們這個參與國際會議的管道,除了可透過與國外人士交流、專家學者討論讓同學們增廣見聞,也能讓在淡江所學的知識與對臺灣的認識了解,藉此國際交流,讓他們知道淡江、了解臺灣。

未來學年會是個很棒的平臺,如往後有舉辦徵選時,同學們也可以好好把握機會!

未來所碩二 劉薇蓮

新角度 新視野

參與國際會議對於學生來說,是十分難得且能開拓視野的機會。未來學年會也是我第1次參與的大型國際會議,不僅能與全球各地的未來學家交流,也可檢視自己所學的專業,並開拓更遼闊的視野。

未來學目前在台灣不算顯學,許多人對於「未來學」有許多迷思與錯誤的認知,認為「未來學」是與生死學、玄學相關。每當自我介紹說明我所讀的科系為未來學研究所時,都會被問到這個系到底是在學什麼?拿出未來學家(Futurist)抬頭的名片,所得到的回應多是「So could you tell me what about my future ?」這些問題,如同在WFS閉幕典禮時,福特汽車全球趨勢經理Sheryl Connelly所說的:「It’s not an easy question for me to answer…」。因此我認為,對於未來學與算命師最大的差別是,算命師往往告訴人們,他所預測到的未來;但未來學者對事件不做任何的揣測或預測,並認為未來是由人們自己所創造的!

在未來學中認為我們應當去學習我們所不知道的事物,因為有時就連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無知,因此須用另一個角度來觀看事情,這也符合本次會議的主題。

此次會議的地點位於美國的東岸,在這裡不僅看見城市高度化、快速的發展,也看出城市因商業、貿易等多方發展、繁榮的風貌。這使我想起在未來所的課程中所討論到「何謂發展?」的相關問題,難道那樣高度化發展、高樓林立、人口密集的城市景象,是每個城市所應當追求的二手未來(used future)嗎?又經濟上的蓬勃才稱為「發展」?我想這也是經過未來學課程的洗禮,才能使我有另面的思維。

大傳三 卞其敬

開拓視野 掌握未來

在未深入了解未來學之前,大多數的人往往無法理解它到底在學習什麼?參與未來學年會後,對於未來學我有了新認知,也發現眾多與會學者對於本校未來學課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並相當讚揚本校對於未來學的推廣。與會來賓不但主動與我們寒暄,更提及往年遇過的未來所教授都讓他們十分欣賞,甚至連我們帶過去的未來所刊物「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在眨眼間被索取一空。身為2013WFS中最年輕的團隊、身為淡江大學的代表,能夠在會議中建立起學校良好的形象是我們重要的目標。

2013WFS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一場演講,是由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兼執行總監Nicholas Negroponte所主講的「Learning without Schools」。由Nicholas Negroponte主導的公益組織,正在偏遠國家實行「One Laptop per Child」的計劃,讓原本沒有辦法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們有機會接觸運用電腦科技,一點一滴地開始改變這群孩子的未來,讓他們不再陷入環境造成的惡性循環。

鄧玉英老師也於Poster Sessions上,針對「Unemployment Crisis and the Lost Generation」發表研究概念。而我們學生負責的是解說當中Case的部分,在面對不同國家的口音、無法預測的專業提問,如何把臺灣青年失業的現況解釋給現場的眾人聽,實在是個考驗。不過,當下大家熱烈的回應也使我拋開緊張,並產生莫大的自信。此外,這個議題也獲得來自瑞典和委內瑞拉與會者的共鳴,表示對這個主題非常有興趣,並感同身受地分享其國內正面臨同樣的問題,熱烈地交流更是給我們表現的肯定。

參加世界未來學年會是個很寶貴的經驗,不但拓展視野,更擴展彼此的國際觀。很慶幸自己能在大學時期,就可以出國參與WFS,這個如此盛大的國際研討會,以累積自我經驗值。「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道理人人皆知,這趟旅程也讓我懂得,把握住每一次實踐的可能,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

英文三 張秀卉

掌控未來脈動

這是我第1次出國參加國際性會議,在研討會中,除了參與演講課程及關於各種不同主題的研究報告外,與會期間,鄧玉英老師以海報的方式發表論文,內容主要講述關於失業危機與失落的一代。與會前兩個月,我們曾數次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討論,探究其中的前因後果。在發表的過程中,我們向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解說我們的主題與內容,不但訓練自己的英語能力,也得到許多寶貴的想法。

在為期3天的會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閉幕式時,福特汽車全球趨勢經理Sheryl Connelly的演說,她提及她成為一位未來學學者的心路歷程,給了我對於未來有更多的想像與勇氣!以下6點是她演說中的重點:「1. Don’t be afraid of the future. 2. Beware of SWOT. 3. Be provocative. 4. Be plausible. 5. No one can predict the future. 6. Explore what you can’t control.」時時提醒著我對於未來該抱持的態度!

參加會議之餘,我們也到處遊覽,體驗芝加哥濃厚的藝術氣息!每一棟建築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參與建築遊湖,欣賞芝加哥河與密西根湖沿途的風光。從John Hancock96樓俯瞰燈光明亮的夜景,至今依舊歷歷在目。

此行要感謝鄧玉英老師,給予許多建議與協助,讓我們受益匪淺。更要感謝校方,給予的機會、提供補助,讓我有機會參加國際性的學術會議,與其他各國的專業未來學者互相交流,揭開對於未來的疑惑,啟發對於全球社會、科技、環境、經濟和政治脈動的整合性瞭解,以增進人類適應變遷與掌控未來動態的能力。並讓我了解到一個專業的養成,是需要許多人共同投注心力,無怨無悔的付出,才會有所成果,雖然現在我還只是一個大學生,往後的道路還很長遠,但要秉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NO.920 | 更新時間:2014-02-17 | 點閱:196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