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4-03-03

【卓爾不群】淡水文史工作者 謝德錫

【記者李亞庭專訪】一幢幢的紅磚房、淡水線的舊鐵軌,「臭油棧」的歷史遺跡在淡水河邊蕩漾。進入淡水文化園區,右手邊的殼牌故事館靜立在那,館內有位頭髮略顯灰白,但眼神散發故事光彩的導覽員,向著來往旅客述說淡水的歷史點滴,他是歷史系校友,殼牌故事館館長暨淡水社區大學副主任,謝德錫。

埋入書海在歷史中找答案

一臉親切的笑容,謝德錫拉開椅子歡迎我們來到,說起他與歷史的緣分,要從他考取大學那年說起,謝德錫笑說:「其實自己是不小心落進歷史系的!」,原本高中讀理工的他,這一個考試「不小心」跌入歷史的懷抱,但他一點也不後悔踏入文史這一行,反而說起過往暢遊歷史書海、書寫歷史、守護文物、推廣鄉土教育的點滴,雙眼炯炯有神,侃侃而談。

謝德錫自小對歷史知識嚮往,大量閱讀文獻、成天抱著史記、漢書鑽研,培養出對「歷史研究」深厚的興趣,而在大學時代的知識薰陶、田野調查,也加深他對文史的熱愛,謝德錫說:「大學老師多為中研院院士,富有深度的教學知識,為我帶來許多衝擊與刺激,認為自己有所不足,便投入更大心力閱讀更多書籍。」謝德錫將自己埋入書海,執著地在歷史中找尋答案,任何古人的蛛絲馬跡都不放過。謝德錫的辦公處堆滿各類書本,可看出其大量閱讀的習慣。

除了中國歷史書籍的研究,謝德錫回憶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時和張杏如老師學習西方史學,雖僅短暫一年時間,但讓我學習到中西史學差異、西方的教學方法,以及如何將歷史資料歸納分析。尤其是跳脫本位主義,從不同角度觀點切入看待歷史。」

人生繞了一圈 從書寫中重拾守護歷史熱情

大學畢業後,對於未來感到徬徨,但謝德錫秉著積極挑戰的態度,嘗試各方面的工作,曾經創業當老闆、也擔任過醫院院長助理,更曾撰寫臺灣政治人物史,「在《首都早報》擔任資料室主任的期間,磨練新聞報導實務經驗,後又在《臺灣全記錄》一書中,撰寫民國38年至55年之間的紀錄,和歷史同步成長。」,他在各行各業中累積自身能量,最後從書寫中重拾守護歷史的熱情。

守護淡水古蹟活化殼牌倉庫

有感於在地文化需人民共同關懷與保存,謝德錫遂於1984年和張建隆等人成立了「滬尾文教促進會」,也是「淡水文化基金會」的前身,謝德錫描述,當時常幫素人畫家辦畫展與各式文化活動,聚會也比較是近於清談的形式,他說:「為了紀念投身淡水歷史,所以撰寫了《淡水大事紀》。」1995年「淡水文化基金會」成立,並在1997年發行《文化淡水》,謝德錫在編輯《文化淡水》刊物時,發現「環河快速道路案」興建後,將對在地文化有所衝擊,淡水文化基金會因而轉型成目標性的行動團體,由基金會許慧明擔任召集人,張建隆擔任發言人,號召淡水文史團體共同組成「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在大家共同努力爭取下,隔年殼牌倉庫最終免於拆除命運,且被指定為縣定古蹟。

2000年殼牌石油公司慨然將殼牌倉庫地上建築捐出,作為淡水在地文藝活動的空間,「淡水文化基金會接手後,因為想替這塊土地做更多事,所以基金會成立了淡水社區大學!」謝德錫笑說:「當時社大的辦公室就設在殼牌倉庫裡,我們居然在古蹟裡的辦公!」現在的殼牌倉庫已規劃成淡水文化園區,由於時勢變遷,關於殼牌倉庫所留下的史料不多,因此謝德錫花費10年心力,整理國內外資料,以《臭油棧傳奇──淡水殼牌穀倉的鎏金歲月》一書完整呈現殼牌倉庫的故事,並且在文化園區中,將其中一幢倉庫整修為「殼牌故事館」,紀念殼牌倉庫在淡水的點點滴滴。謝德錫提到:「現今殼牌故事館內的珍貴遺跡都是工人與我幫忙留下的,這些都是殼牌倉庫的歷史。」

除了殼牌倉庫,謝德錫也致力於淡水歷史文化的保存,他也有感地說:「那時正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因此基金會投入許多田野調查計畫,也帶動許多人一起認識淡水這塊土地,我們主張『咱的故事咱來講、咱的故事咱來教、咱的故事咱來顧』,培育許多在地人才,讓歷史的保存從點串起來成線進而成面。」面對如今淡水地區的開發建案眾多,古蹟保存無法全面,人民亦陷入新市鎮開發的掙扎,「是開發還是守舊?每個人的看法見仁見智,如何累積在地認同的情感才是保護歷史最重要的。」

傳承淡水「大道公」信仰將鄉土教育向下扎根

淡水「大道公」信仰,也是謝德錫的主要守護的在地文化之一。每年農曆3月15日是臺灣民間醫藥之神──保生大帝的聖誕,保生大帝亦稱大道公,在淡水三芝一帶已延續近兩百多年「九年輪祀八庄大道公」的世紀拜拜,謝德錫談到:「8個庄輪流祭祀,每9年為一輪,充滿豐富的民俗色彩。我們整理了近60年的老照片與文物,在2002年舉辦了圖像紀錄的成果展。」關於大道公的文化,他說起2005年時與水源國小合作:「當時舉辦logo設計與創意祭品競賽,經由鄉土教育與在地情感,結合信仰、結合了鄉土認識,讓學生在過程中更加瞭解自己生長的家園。」

結合在地大學、社大多元推動文化傳承

謝德錫與本校資傳系和日文系合作,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在地文化,他也在淡水社大的課程中帶領學生認識淡水,「現在淡水社大的學生有百分之六十是新移民,這裡的新移民指的是近10年搬進淡水的新住民,透過對淡水文化的好奇與新鮮,建立當地情感。」

將歲月奉獻在歷史研究的他,笑說淡水歷史還有很多待挖掘的地方,像是滬尾與大稻埕的淵源連結,「現在環境在時間洪流中轉變,如何一步一腳印地向下紮根,是我想去挑戰並努力的。」

NO.922 | 更新時間:2014-05-06 | 點閱:213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6722